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公共体育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拓展训练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对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背景、指导思想和目标、教学内容构建和实施以及师资培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仅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观和现代课程论体系,也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发展课程目标。
1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课的背景
1.1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优良的团队意识同样重要。尽管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足,导致大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呈现一些缺陷:如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自私、冷漠、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关爱之心,缺乏自信,耐挫力差等…。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和教学方法的单调,使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导致体质的下降,一项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连续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大学生体质状况总体上呈下滑趋势,与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要求不相符。
I.2拓展训练能对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达到提供手段和途径
拓展训练(OutwardBound)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生存训练,它是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但并非体育加娱乐,它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在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的学校中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比较普遍,并规定在其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中,代表了一种国际化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J。通过拓展训练,参与者能在如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iX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等。
2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2.1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拓展训练课程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2拓展训练教学目标
“拓展训练”课程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发展课程目标。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其主要目的在于以拓展训练为主要手段和途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对“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适应社会能力。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在目标中包含5个领域。
2.2.1基本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体验挑战自我、团体协作的乐趣,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运动技能目标——掌握有关拓展训练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掌握提高体能、竞赛水平的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的侵入,最终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目标——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较高的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适应社会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2.2.2发展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产生强烈的体育锻炼欲望,体验挑战极限的乐趣,能自觉地参与、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过程。
运动技能目标——能参加具有挑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和竞赛,挖掘身体潜能,提高技能,具备自我和指导他人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全面发展体能,达到较高的身体机能水平。
心理健康目标——在挑战更强的体育训练、竞赛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适应社会目标——能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体现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拓展训练教学内容构建和实施
3.1拓展训练的教材化
将拓展训练引人高校公共体育课既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体育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同时又可以丰富完善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教育部2002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_4J。但是将拓展训练引人高校公共体育课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是要经过一个“教材化”的过程。
拓展训练通常是指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采取精心设计包括水上、野外、场地等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内容,在使学生掌握一定遇险生存技能的同时,开发其心智,培养团队精神。其主要的目标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挑战自我、团队合作的心理品质,对于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作用略显不足;而高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J。所以应对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做相应的扬弃,在重视其对培养学生体育参与兴趣、心理、社会适应的优点外,近一步加强对其体能锻炼、运动技能、竞赛方面的挖掘、开发和改造。经过教材化的拓展训练应该是以综合体能活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团队协作为重点,以增强体质、改善合作意识、完善人格为目标。
3.2拓展训练教学内容安排
拓展训练经教材化后的内容基本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和素质训练内容两方面。体育与健康知识包括对拓展训练的起源、原理、价值和意义等的知识,与提高拓展训练有关运动能力的知识(特别是提高上下肢、腰腹肌力量锻炼的知识),与开展拓展训练有关的卫生、营养和保健知识(如,体力消耗与营养、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等)。素质训练内容包括室内情景训练、户外场地、野外和水上等项目。水上项目包括游泳、潜水、跳水、扎筏、划艇、龙舟等;野外项目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长途跋涉、野外定向、伞翼滑翔、野外生存等;场地项目包括信任摔、高空单杠、高空漫步、高空速降、天梯、断桥、沼泽、绳网以及各种个人和团体组合项目等;室内情景训练包括组织能力、人际处理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领导能力等管理素质培养的专题训练项目。当然各个学校开展的项目应根据该学校具体的物质、师资等条件选择其中的素质训练内容。
拓展训练教学大体上可分为体育与健康知识讲授、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三个阶段,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如表所示(见表1)。其中要说明的是,以上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定是先介绍体育与健康知识,然后过渡到学习基本技术、最后进行拓展训练项目的学习和竞赛,而是在相应的阶段以某方面为主而己。根据拓展训练项目本身所体现的价值和功能的特点,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讲授阶段,可以选择一些个人和便于室内开展的团体项目让学生感受拓展训练的魅力,提高学生后期学习的参与兴趣,如,“巧解绳结”;在基本素质训练阶段,选择一些沟通类、小型的团体协作项目改善运动技术学习和体能训练的单调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信任百步行’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快速传球”、“信任背摔”等项目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综合素质训练阶段应该以基地拓展训练项目为主,如,“绳网”、“高空单杠”、“高空漫步”、“高空速降”、“天梯”、“人工岩壁攀登”这几个便于在学校基地开展的项目为主,通过大量的综合性的学习和练习,巩固和提高拓展训练的运动技能和技术;采用竞赛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全面锻炼其身心素质,达到学习拓展训练的目的。新晨:
4师资培养
专业化的师资是课程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将拓展训练融于体育课,对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拓展训练课程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并做到身体力行。要求他们不但要因地制宜地设置情景体验,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知识,以便日后运用于生活和工作。
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可能还知之甚少,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程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的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