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议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美感形象范文

浅议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美感形象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议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美感形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议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美感形象

摘要:教师的自身形象伴随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语言美、爱心真心美、知识智慧美、人格性格美、教风教法美等方面,给学生以美感的形象,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塑造学生的灵魂,促进残疾学生功能补偿和潜能开发,助力这些有着特殊需要的生命健康成长。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教师美感形象

视力残疾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失去或渐弱视力后主要靠听觉来观察、感知、理解事物,无法像正常学生一样接受常规教学。视觉是人们认识世界、摄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视力残疾学生因视力缺陷,感性表象欠缺,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殊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这个特殊的群体最终能回归主流,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教师的自身形象伴随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语言美、爱心真心美、知识智慧美、人格性格美、教风教法美等方面,给学生以美感的形象,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塑造学生的灵魂。

一、语言美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工具。在特殊教育学校,语言更是师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视力残疾学生对外界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听觉,所以说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更应加以锤炼,以补偿学生感性表象的缺乏。1.规范性、逻辑性美。教师的语言要有规范性,特别是讲授基本知识与概念时更应准确、清晰、简洁。教师的语言具有逻辑性才能使所讲授的知识系统化,成为一个整体,构成知识网络。2.深刻性、含蓄性美。语言的深刻性是教师语言的力量所在。所谓深刻就是有“新意”,有“见识”,有“独到”之处。深刻应体现在哲理的揭示、经验的总结、审美理想的探求等。含蓄性是语言具有启发性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具有修养与风度的表现。音乐要有间隙、画要有空白,教师的话也不要说尽,课堂上要留下让学生深思的余地。3.感染性、参差和谐性美。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单一传授知识,大量的是和学生情感的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性。语言的教育作用往往在于“情真”“意切”。要使学生动情,在心理上引起“共鸣”,然后再让学生受到启迪与教育。语文教材中表现语言美的内容比比皆是,如表意精练的“四字格”词语工整骈骊的风姿,参差变化的长短句中整齐错落之美,排比句中音节匀称而又畅达动听的声音美等。语言表达要长短错落,节奏、节拍要昂扬与舒缓相和谐,这样才可以表现教师起伏跌宕的情感。优秀的教师都懂得以语言的节奏去调节感情的交流,并善于将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审美主体,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审美的愉悦性,在审美的享受中愉快学习。4.生动性、形象性的美。全盲学生,尤其是先天失明的视力残疾学生对具体物体、周围景物以及对于他们来说很抽象的事物都无从感知,又没有弥补手段,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语言直观描述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应重视学生视觉缺陷的补偿,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直观描述,有时还需要加上教师本身的感受与体会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弥补视觉表象的缺乏。

二、爱心真心美

对于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高度的道德精神、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是职业素质的灵魂,而关爱精神同样是教师素养的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教育话题,作为特殊教育教师,“爱”尤为关键。残疾学生是一个不幸的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有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在成长的道路上,要付出比健全学生更多的努力与艰辛,因而尊重、爱护、关心和帮助这些困难群体,是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教师不但要热忱关爱每一个残疾学生,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把爱的情感教育作为残疾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残疾学生也能同情、关心、帮助和接纳他人。教师良好的情感不仅会发展学生的智力、愉悦学生的心情,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对祖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学生的爱、对自己从事的特殊教育事业的爱,这一切爱都集中到对学生的爱上,对学生付出一片真心。这种爱心、真心积累的丰富、坚实的教学实践,将是教师与学生内心里一生的财富。

三、知识智慧美

教师无论品德多么高尚,对学生多么爱,工作态度多么认真负责,没有智慧是永远不会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爱学生就要以思想、智慧、知识的乳浆培育学生。教师的天职就在于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腹中有真才实学,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时时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激昂的情绪赞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以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必须尊重视力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在教育平等的原则下,开展个别教育。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最终是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正是这座古园历久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努力生活,积极面对人生。通过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如何看待生与死,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自信心。

四、人格性格美

教师的美感形象因素还体现在教师的人格力量上。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崇拜一位好老师的知识、人格,甚至他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人格力量表现在多方面。理想美是心灵美的精华、灵魂。富有理想、有执着追求的教师能给学生追求理想之美的人格美感。无私是最崇高的品德。为特殊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教师,给学生以无私奉献的人格美感。坚忍不拔的意志、豁达乐观的心境,是令人崇敬的精神。在艰难的境遇中乐观向上,在疾病缠身时仍欢悦热情工作的教师能给学生以胸襟宽广、境界高远的人格美感。教师的人格常常是活跃在学生心中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人格起着强大的塑造作用。教师的性格对视力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会在学生身上打下烙印。性格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以及与这种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具有连续性的行为方式。我们提倡性格多样化,反对违背生活辩证法的“千人一面”、“万人一格”。但是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多样化的性格特色还应有一个共同的基调,这个基调应是真诚、坚强与热情。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提高,人生价值的取向也是语文教师美感形象的内容。如在讲授《老王》一课时,我启发学生体会到作者是在用善良去体察善良,从中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的道德理想。残疾人的人格独立是回归主流社会的重要标志。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心理的自卑、自信心的缺乏。许多教师也会不自觉地带着同情、怜悯的眼光去“俯视”这些孩子,这就很难培养起残疾学生自尊、自强、自信的品质。教师只有以平等的态度、以对待常人的眼光去“平视”这些孩子,热爱关心他们,尊重理解他们,严格要求他们,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所以说,对残疾学生身残志坚、逆境中奋斗等诸如此类的教育也体现着教师自身的审美取向。因此,教师应努力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美学成分、人文要素化作残疾学生成长的营养,滋润他们的情怀,从而使他们积攒起人生底蕴,孕育出人文精神。

五、教风教法美

教风教法是直接显示教师美感形象的因素。教师丰富的知识,洞察秋毫的眼力必须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落实新课标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自主高效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展示,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自信心,体验“我自主我快乐”、“我参与我快乐”、“我成功我快乐”、“我收获我快乐”的学习乐趣。倡导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与经验,去自主探究和学习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并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知识技能,理解知识发展的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应根据残疾学生的个别差异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实施分类教学;按残余视力的不同分层次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充分运用辅助技术来补偿学生的视觉缺陷,比如视力残疾学生失去或渐弱视力后主要靠听觉来观察、感知、理解事物,所以他们对于音响有着比普通人更强烈的反应,在语文课堂中加强音响教学,可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善于创造活跃的教学环境,突出口语交际教学,强调综合性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协作互助、倾听表达,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交流情感、学习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得以全面协调发展。当然,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的美感形象不止以上几点,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且还要努力以生动的语言、耐心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恰当的教学方法感染学生,真心为学生服务,促进残疾学生功能补偿和潜能开发,助力这些有着特殊需要的生命健康成长。

作者:贺晓静 单位: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