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探索与实践范文

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探索与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探索与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从普及阶段过渡到质量提升阶段的大背景下,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结合多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率先提出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理念,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跨多学科领域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综合改革策略。通过增加教育实践的学时内容、增加案例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等实践教学形式、组建跨学科专业研究和教学团队等措施,丰富了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形成了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特色。

[关键词]特殊教育;专业建设;跨学科多领域;复合型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福建省响应国家政策,于1988年在泉州师范学校创办了特殊教育专业[1]。30年来,特殊教育专业为福建省内外特殊教育学校培养了近1400名专业教师与管理者,促进了福建省特殊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以及残障儿童入学率的稳步提升。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进行了专章规划后,特殊教育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党的十八大和相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和“办好特殊教育”号召,特殊教育从普及阶段向质量提升阶段过渡,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专业性更强的教师资源予以支持。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不仅要求特殊教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实践技能,还要求教师具有多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以适应特殊学校的发展,包括特殊教育学基本知识、学科领域知识、医学康复技能等。现有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方式在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下逐渐显示出不足,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期高质量的特殊教育需求。从2007年起至今,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理论思考,在调研的基础上,率先提出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理念,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跨学科多领域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综合改革策略。

一、跨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综合改革

(一)明确跨学科多领域的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目标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对象的类别在不断扩展,相继增加了脑瘫、自闭症等其他类别的特殊儿童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应聘对象的要求也越来越专门化,开始招聘数学学科教师、语文学科教师、自闭症教育教师、具有“医教结合”专长的康复教育教师等。因此,新时期的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学科教学等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教育学、心理学、医学是特殊教育专业的主干学科[2]。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掌握所任教学科的内容及一定的康复知识、技能等[3]。面对这些新的要求,当前的特殊教育师范教育模式却很难提供除特殊教育学之外的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目前国内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沿用教育系课程设置框架,仅有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特殊教育课程,而较少设置学科课程、康复医学课程,实践课程也缺乏针对性。而学科课程、康复医学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够加深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残障学生的认识,也能使他们更容易接纳特殊学生,有利于形成初步的特殊教育教学与管理能力,这也正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应该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毕业生课堂教学能力的调研时,我们也发现了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一些问题,如特殊教育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其任教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等等。综上所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使特殊教育的对象、类型增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通过现场调研收集到的特殊教育专业的诸多问题又督促我们应当对原有的“大而全”的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做出调整。因此,泉州师范学院提出了培养具备基础知识加专长的特殊教育教师,即培养“跨学科、多领域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目标,并根据一线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学院的具体条件确立了三种培养定位:1.培养具备特殊教育基础知识与拥有小学学科教学能力的特殊教育教师;2.培养具备特殊教育基础知识与拥有较扎实的实践能力的发展性障碍教育教师;3.培养具备特殊教育基础知识与拥有低视力教育康复能力的特殊教育教师。

(二)整合资源,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必须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和实施,才可使学生达成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泉州师范学院首先尝试性地在2008级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植入学科教学的课程知识模块,在2010级人才培养计划中增设普通小学教育实习环节,以适应在不同教育安置环境中特殊儿童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在前一轮教学改革的基础上,2014年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进行再次调整,在原有特殊教育基础知识上再增加三类专长的限定性选修课程模块(详见表1),以契合基础加专长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

(三)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是特殊教育教师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才是教师知识应用的终极目的。针对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中呈现的传统特殊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时间短、实践时间不合理两个问题,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设计了两项针对性解决方案。1.通过案例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扩充传统课堂中的实践学时一直以来,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都偏短,难于形成对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流程和儿童学习过程的整体认知,因此学校借鉴了国内外教师培养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模式,引入案例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延伸和扩充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使大学课堂不再等同于“理论课”,支持学生在大学课堂里也能获得特殊教育实践知识和技能。2.增加教育实践学时,改变教育实践课程结构传统特殊教育的实践课程常被安排到教师培养的最后阶段,难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到验证。这种实践安排的方式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设计的完整性,理论与实践知识相分离,降低了学习效率。对此,特殊教育专业与义务教育阶段各类特殊学校和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增加实践学时;与特殊学校共建实践性课程,加强对特殊学校教师的实践指导,将集中性教育实践学时从8周增加至12—15周,同时增加7周的教师技能训练和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举措,有针对性地解决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从教室、实验室到教育现场的多层级实践能力培养问题。

(四)组建跨学科专业研究和教学团队面对新时期对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了能够检验专业改革的成效,学校特殊教育专业组建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团队,通过研究的推进,将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与医教研究、基础特殊教育研究、高等特殊教育研究结合起来,以解决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深度的问题。目前,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已经拥有一支跨学科、多领域、校内外专兼职、大陆与台湾学者兼具的特殊教育学科研究与教学团队,成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同时,特教专业依据校、市、省的人才引进政策,以特殊教育学科建设平台为基础,通过引进、整合,组建一支跨学科多领域教学团队,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专业教师、高等医学院校低视力康复医师,分别承担发展性障碍教育专长、学科教育教学专长、低视力教育康复专长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任务,同时分别承担着基础特殊教育、高等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研究任务。

二、专业综合改革成果的效果与推广

(一)增强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综合改革以来,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参与各级竞赛获奖项目以及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明显增多,跨学科专业的成果也开始显现。其中,特殊教育专业与教育技术、数字媒体专业合作的科技发明作品《盲用智能教学触摸板》获得“2017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东赛区二等奖;作品《自闭症谱系儿童教学辅助教具》获得“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康复训练的智能机器人教具设计”获国家级立项;4名首届特殊教育专业低视力教育康复方向学生获得“初级辅助技术工程师(低视力方向)岗位”资格证。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专业就业率比例提高。2018届毕业生有70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业者占比63%,表现出较高的专业忠诚度;在普通学校就业者占比15%;在其他行业就业的占比12%。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省外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毕业生遍布24个省(市、自治区),影响力持续扩大。

(二)促进科研、教学的相互结合跨学科多领域团队的组建不仅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一种支持,同时也使得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在协同开展的合作项目中获得提高。核心团队获批省级应用性学科(教育学)和省级教育硕士培育学科,确保了学科建设的方向和水平;低视力康复教育方向的合作团队协同泉州市教育局申报并实施教育部“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泉州市低视力‘医教结合’”项目,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三)推广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理念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经验曾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的“特殊教育质量提升高峰论坛”微信公众号进行详细介绍;2014年起,学校每年定期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工作交流会上报告该成果的实施经验,该项目阶段性成果《新建本科院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问题与对策》作为特殊教育研究分会的主场报告在“2014年全国高等教育年会特殊教育分会”上进行交流分享,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四)培养普通师范生的特殊教育素养通过跨学科多领域的合作,特殊教育的影响渗透在校内的师范教育课程建设中。首先是在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特殊教育课程模块,培养具备特殊教育素养的小学教师、学前教师;其次,从2009年开始学校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体育教育方向;从2016级开始,全校师范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选修模块中设有特殊教育课程,相关毕业生分布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特殊教育领域的专业教师。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探索与实践,有效解决了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促进了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围绕增强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一举措,有效地增强了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深度。”微信公众号进行详细介绍;2014年起,学校每年定期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工作交流会上报告该成果的实施经验,该项目阶段性成果《新建本科院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问题与对策》作为特殊教育研究分会的主场报告在“2014年全国高等教育年会特殊教育分会”上进行交流分享,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曾雅茹.回顾与展望: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培养[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⑶:115—120.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EB/OL].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

作者:曾雅茹 雷雨田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