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通识教育集群项目的设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创新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伯克利分校齐名,是美国最好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是南加州地区入学竞争最激烈的学校。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优秀人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适时地进行了通识课程的创新探索,并建立起了较有影响的通识课程集群。
1.通识教育集群项目及其开设背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识教育新生集群项目的发展可追溯至1994—1995年,这一年,学校任命了一个教师—学生工作组来检查通识教育课程,经过两年的大范围调查与讨论———包括全校范围内休利特基金会(HewlettFoundation)倡议的“通识教育论坛”,以及与学生、教师、讲座教授、系主任和其他人的广泛讨论,委员会于1997年提交了一份名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识教育:变革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文件,这份文件建议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变革,使其比当前的课程“更简单、精致、一致,并且目标更清晰”[7],同时也呼吁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一年级学生的基本技能,例如写作与批判性思维,并把他们引入研究,了解阶梯晋级教师的观点,让他们开展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习明纳和跨学科学习。《建议》的核心部分集中在要求每个一年级新生参加为时一年的名为“新生集群”的课程。这些集群项目着眼于广泛的主题,同时,课程应体现四个方面的内容:跨学科、最好的实践、智力技能以及学习共同体。《建议》还特别提出了集群项目的师资应该由来自不同学科和系的阶梯晋级教师和高年级研究生共同合作教学;课程形式分讲座、小型讨论与实验以及小型顶峰习明纳等;除了加强新生的智力技能与把他们引入跨学科学术以及大范围的实践外,工作组还特别重视把集群课程看作是建立本科生、参与教学的研究生以及教师构成学术共同体的一个途径。1998年,学校成立了本科生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副校长Smith还提议创建集群评估工作组,随后,集群课程得以开展。[7]
2.通识教育集群项目设置的理念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旨在通过集群课程的开设给学校三个主体带来变化:一是研究生,二是教师,三是本科新生。对这三个主体的要求分别是:对于研究生助教,由于大部分博士生毕业后都计划从事学术工作,集群项目希望给博士生提供一些教学经历,提供经费支持让他们参与跨学科教学与创新性的教学;基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秋季学期的集群课程的经验设计并教授一个习明纳;让他们参与到一个由校园中不同项目和系的新生、杰出教师以及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同伴组成的学术共同体中。新生集群课程希望给教师带来的变化是:通过新生集群课程的开展,使教师能够设计并提供一门有凝聚力的、整合的课程,用多学科的方式来把一个主题内容清楚地传授给新生;开发一些任务和课堂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术技巧;参与一个合作式的教学过程,提供机会让他们在一个学者—教师共同体中,既成为学习者也成为教师。本科新生是集群项目的最主要目标,集群项目希望通过项目的推行帮助新生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他们在大学以及未来作为公民及专家所需要的技术和通识知识的基础性经验。为了获得这些目标,集群项目旨在帮助新生:掌握复杂的跨学科内容,理解不同学科对研究主题的贡献;加强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有效推理以及创造性表达等技巧;参与由杰出阶梯晋级教师领导的学习共同体。具体而言,通识集群最主要想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经验:①跨学科理解力。使新生能从多元的视角理解复杂的、有争议的主题,更好地发现在研究共同问题时各学科的一致性和差异性。②提高智力技能发展。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有合理的、有说服力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识别、获得并运用相应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评估传统与数字化的信息。③建立一种学术共同体的感觉。新生集群项目希望通过在新生、教师和研究生助教中建立共同体的方式减轻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感,通过课内外的教学和学习经历帮助新生形成他们是智力共同体中一部分的感觉。④推动积极学习。让学生参与集中讨论,开展探究性学习,参与团队工作,进行文献分析与研究,开展跨学科学习与习明纳等活动,以此使学生能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集群课程的“亲密属性”让同学之间、学生与研究生助教及教师加深相互了解,创造一种容易产生建设性讨论、争辩与交流的氛围。特别是希望通过顶峰习明纳的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亲密、更紧凑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让每一个学生受到更多的关注。
3.通识教育集群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实施(1)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组织管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识教育集群项目的管理与支持机构包括:集群项目管理团队、集群项目支持团队、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以及通识教育集群评估工作组等。集群课程管理团队由教学副校长领导,其主要目标为负责推动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开发并实施针对新生的一年期跨学科课程;设计、推行并支持学术评议会的监查与评估过程,确保新生集群与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实践相一致;开发并为新生提供机会参与集群项目。它在集群课程形成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帮助形成教师团队,以及建议他们采用集群项目的形式等。核心管理团队由两个工作人员、三个教学协调员以及一个评估协调员组成。除了这些专门的工作人员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教学支持网络来协助项目的组织与推动。包括学院图书馆、写作项目、教学发展办公室、经验教育与服务学习中心、宿管办以及写作项目中心的联系。这些支持团队对集群课程的成功开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正如普林斯顿大学的HankDobin院长所言:“集群项目受到了来自校园其他团体在时间、专长以及资金上的极大帮助,尤其是在图书馆、教学发展办公室以及写作项目上。”[8]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通识教育进行监督,委员会向本科生委员会和负责本科教育的副校长建议有关学校通识教育的所有事务,包括:定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识教育的价值与目的,并负责系统地检查、评估和改进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集群也由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负责检查,同时,委员会对发展新的通识教育集群课程提供指导。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于1998年专门建立了一个通识教育集群评估工作组负责对通识教育集群进行评估,1999年,该责任被转交至本科生评估与研究学院办公室。(2)通识教育课程集群的实施每个新生集群课程在内容与教学方法上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作为学习共同体而设计的,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20-200名新生;由3-4位教师以及3-6名研究生助教组成的跨学科教学合作团队;由集群课程管理团队、图书馆人员、宿管办人员以及写作项目顾问组成的教学支持网络。①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教师组成通识教育课程集群在教师组成上融合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优秀的教师队伍,自1998年实施以来,课程集群的教师参与中阶梯晋级教师占了绝对的比重。如在集群课程实施的第一年,有89%的参与集群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阶梯晋级教师,随着课程开设数量的增多,阶梯晋级教师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稳定在70%左右,这个数字与专业前教育和其他通识教育课程48%的阶梯晋级教师相比,数量要大得多。除了学校教师的参与外,集群课程的设置明确要给高年级研究生提供机会开发一门课程,并肩负起早期的教学责任。因此,研究生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群体,也被纳入到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来,并在新生集群习明纳项目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整个秋季和冬季学期,他们负责引导讨论和实验室环节。在春季学期,这些研究生助教要求开发一个基于他们自己研究兴趣的习明纳,习明纳的主题与他们早期熟悉的集群课程的大量材料相一致。大部分参与集群课程的研究生都是候选人中的优秀学生,并至少有五个学期(每学年分为四个学期)的早期教学经验,研究生助教选择的标准主要是他们的学分与经验。②通识教育集群的项目种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已发展起了“全球环境:多学科的视角”、“宇宙与生命的进化”、“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的种族互动”、“现代思想史”、“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征兆与风险”、“心理学、文学和艺术的知觉与直觉”、“美国就业、劳动与社会公平”、“东亚地区的政治、社会与城市文化”、“六十年代的美国:政治、社会与文化(1954-1974年)”、“洛杉矶:集群之地”、“人类发展的前沿:生物医疗、社会和政策视角”、“性:从生物到基因社会”、“行为艺术:社会与文化表现的跨学科探索”等十余个新生课程集群。这些集群课程研究的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生物学、历史、文化、医学等多个方面。③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实施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实施共分两个学期,在秋季和冬季学期,集群课程学生参与讲座课程和小型讨论与实验室环节,在这些项目中,主要学习学术技巧,如批判性思考、写作与实验室工作,也学习如何参与学院层面的关于专门问题、文本以及观点的讨论,这些活动是在由教师讲授的讲座中开展的。在春季学期,学生参与顶峰习明纳学习,由研究生助教团队教授,习明纳基于学生前两个学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要自己完成一个项目,继续参与一些集中的讨论、辩论、研究和写作并参与一些合作性的学习活动。这些讨论环节和顶峰习明纳的人数都限制在20人以内。就一个完整的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实施而言,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中的内容。
4.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成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通识教育集群项目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截至2007年7月的统计,已设计与教授了13个课程集群,提供了493个顶峰习明纳,有10550名学生,198名研究生助教和102位教师参与其中。[9]通识教育集群项目在其所欲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上也取得了较大成功,2007年学校本科生评估办公室与本科生教育研究部的《四年回顾:新生集群经验的反思》报告指出:在跨学科方面,84%的学生认为参加集群项目对他们从不同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有重大或一些影响;在提高技能发展方面,有超过75%的同学认为集群课程在批判性思考、有效呈现观点、清楚写作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60%左右的学生认为他们的信息素养、公民责任以及时间管理能力加强了;在建立学术共同体的目标上,78%的学生认为集群课程提高了他们的学术自信,同时也有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有助于他们与同学的友谊,以及与研究生和教师发展良好的关系,有机会参与智力共同体;在推动积极学习方面,67%-75%的学生指出集群课程讨论能帮助他们更自信地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90%的同学反映春季习明纳非常重要,并通常把习明纳认为是集群课程中最难忘的部分。[9]集群课程项目也得到了学校评估机构的认可,大学学术评议会在对通识教育新生集群项目2003-2004年的评估报告中指出:“集群项目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的确视之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生教育的宝贵财富,它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体验。”[8]集群课程也获得了外界的高度评价,普林斯顿大学的HankDobin院长指出:“新生集群项目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它在为一年级新生创造一种整合的、跨学科的、团队教学的一年期限的学术经验上是成功的———这是在其他学院和大学可能还未尝试过的,并且肯定没有其他的学院或大学已取得更大的成功。”[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负责本科生教育的副校长ChristianMaslach也指出:“如果新生集群项目一直能保持如此高的质量,它将是本科生一种优异的入门体验。”[8]
二、通识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
1.树立传承与创新共存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通识教育的早期核心理念就是大学必须关注专业之外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大学生作为一名社会公民所应该接受的普通教育。因而,在通识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传承古典文明以及推行普通教育是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校不仅需要教授古典的、普通的知识,以把学生培养成自由人,更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把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知识、新时代的文化与社会重要主题,尤其是一种创新的思维与学习研究能力教给学生。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该在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传统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时展的变化要求,在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等方面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强调跨学科研究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把这些新的元素纳入到课程中才能使学校的课程跟上时展的步伐。
2.有效的组织管理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创新的关键课程改革,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与院系单个教师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同,这种具有跨学科、小班化等特点的通识教育课程需要集中来自各个院系教师的通力合作以及学校各方的支持。因此,有效整合全校的资源,实施统一归口管理对课程改革的成功尤其关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成功经验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它有效利用了全校所有的资源,它吸引了来自全校不同院系的优秀教师,把研究生吸纳到课程开发与设置中来,更把对学生学术发展有影响的学校图书馆等各方面的人员都纳入其中。通过建立集群课程管理团队,以及一系列的协助机构,为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当前我国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上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缺乏统一的管理与组织机构,对课程开发缺乏组织、指导与帮助,因此,建立起有效的组织管理是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所在。
3.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在经验分享与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前行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体验,这些都是后续课程开发的宝贵财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成功在于其能够在经验分享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课程开发。如及时的、全方位的、发展性的课程评估就是集群课程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课程开发前把早期课程开发的人员集中在一起,一起共享探索过程中的经验,这是大学课程开发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事实上,作为培养人才的大学课程不是一个个割裂的、独立的个体,更需要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其他资源的通力合作,通过经验分享,通过各方的参与与支持,才能使大学课程凝聚成一种培养人的合力,也才能使大学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
4.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应实现多方共赢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涉及教师、学生以及研究生等各类群体,通识教育的开展必须有一个多方共同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以及个人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要在此过程中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等,而参与此过程的研究生不仅获得了教学与研究方面的锻炼,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经费支持,在学术共同体中实现了多方的共同发展。我国研究型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时应考虑课程改革给各方带来的机会与利益,尽量实现共赢,唯如此,才可能更好地保证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
作者:李雪飞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