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通识教育引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通识教育
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的任务已从对人生特定阶段的一次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因此,高等教育不只是传授某种知识和技能,而是使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等能够帮助学生随着工作职业的变动而不断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任何时代所需要的人才都应具备诸如忠诚、敬业这样的个人品质。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授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在于能否使人的心智和潜能得到开发,能否使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健全的人格,能否使人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生存下去。而通识教育的理念正是使人不仅具有某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使人对人类的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香港中文大学提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之视野,培养其抽象与综合思考之能力,使其在瞬息万变之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香港中文大学概况》1994~1995年)。
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纲中要求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学生应树立全面的文化观,提升综合素养,这正是通识教育的主旨所在。夏纪梅指出,工具性、人文性和教育性是外语教育的本质所在。语言学家W.River认为,外语教学的两大功能为工具功能和整体培养功能。语言承载了思想和情感,这些内容体现了人文性,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征。外语教学的整体培养功能正是通过承载文化与思想的语言工具来实现的。通过学习体现文化知识和多学科知识的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言和思想文化的统一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统一性。大学英语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其教育理念都是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外语教学的任务不仅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探究语言背后的无限的精神世界,建立综合全面的人类知识结构,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培养学生成为通融识见,具有博雅精神的人。
三、构建“语言技能+通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学知识,学做事,学共存,学做人”(learntoknow,learntodo,learntolivetogether,learntobe),这对于外语教育来说亦是如此。语言承载着各种文化与知识,外语教育不仅可以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文化知识和多学科知识。外语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外语教育也是教学生做人的过程,培养学生能够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交流,能够正确理解和接受各种文化和思想,成为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现代人。随着时代的变革和发展,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除了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厚重感,培养学生明晰的观察、思考和表述能力。把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学生的人格、道德情操及社会意识相结合,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完整的人”。
(二)教学内容
现在,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主要在于增加英语课程的内涵,尤其是文化内涵。对于如何将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相结合,吴鼎民和韩雅君提出“三套车”课程内容框架,即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语言教学是根本,尤其对一些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但语言教学并不等同于一个纯学语言的教学,关键是如何以广博的文化及多学科知识这个内容为依托进行语言学习。在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联系教材适当导入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厚重感。甘阳认为,中国的通识教育的两大中心为全球化和中国文明,要使学生做到中西并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关注相关的本国文化,并将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相比较。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客观和宽容的文化价值观,拓宽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时不乏对中国文化进行介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入中国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向世界介绍中国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吴鼎民和韩雅君指出,多学科知识包括文、理学科和社会发展等通识性知识。通识知识既不是简单的基本常识,也不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知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补充最新的、真实的语料,如国内外时事、热门话题等,从而扩充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四册中有一单元的主题是关于经济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关于国内外经济类的新闻听力语料,并指导学生掌握与经济相关的一些带有一定专业性的常用的词汇和表达。
(三)教学模式
本研究不涉及大学基础英语课程之外的外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主要是以基础英语课程为依托进行通识教育,将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通识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英语基本技能。
1.课堂以师生互动为主。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主要以课文、词汇和语法为中心进行讲解和练习,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发现教学法强调,教师的任务不是将现成的结论性知识教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如何思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自主地探索和重新构建知识。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面对各种知识与信息,如果不分良莠,不能批判性地去接受,就只能成为知识的奴隶和信息的容器。教师应激励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去学习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总结汇报或论文。融合了通识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思想和语言的互动。认知主义代表人物Bruner指出,教育应成为履行文化再生功能的讨论场所,在讨论中,文化被不断阐释和重新定义,以产生意义的交流和再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式、探究式的互动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批评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步摆脱“学了语言不会用”的处境。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中有一单元的主题主要涉及婚前协议,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对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并提高学生通过语言把所思考的问题层次清楚、逻辑严谨地表达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这种以深层社会文化内涵为承载的语言技能训练,使外语教学摆脱了单一的“工具化”倾向。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识教育理念要求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由于学时数的限制,课外布置的任务可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甘阳指出,通识教育的两大内容是阅读量和讨论。阅读量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不会思考的。教师围绕某一主题内容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材料,或在网络上查阅资料,随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与主题相关的陈述、展示或讨论,也可以要求学生上交读书报告。《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中有一单元的主题涉及人类基因工程和克隆,学生对于这种具有一定专业性的主题了解甚少,因此,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得相关学科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弥补了学生对一些学科知识的缺失,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课文。课外大量的阅读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阅读及相关的听说写译这些基本语言技能的根本,从而达到语言技能与通识教育的双赢。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作为对课堂教学的延伸,组织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竞赛、给英文电影配音和根据名著改编的舞台剧表演等活动。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专门的语音课和口语课,这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语音语调的准确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远远超出了对其语言技能的训练。当学生经过多次彩排和反复训练后,惟妙惟肖地表演名著中的人物角色时,熟练地吟诵诗歌时,雄辩地阐述某种观点时,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次心理和能力的突破,是对其人格的一次教化和升华,是一次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努力。可见,这些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但是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思辨能力、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人格的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四)教学手段
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导入时,可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新闻、采访、名人演讲、纪录片和原声电影等进行直观的教学。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中有一单元主题是关于美国黑人的历史文化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美国黑人的历史,并适当地选取能够展现美国黑人历史的电影片段展示给学生。这种融文字、视觉和听觉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善了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陈述和展示时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对于教材中涉及的黑人文化主题,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和陈述。这样,学生就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力等心理素质的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英语学习网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恰当地利用网络进行英语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际竞争力。
四、结语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内容上文化含量低,在教学方法上缺乏思维导向,通识教育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键是如何在一定的条件下,做到既保证学生的语言技能水平不下降又开展通识教育。以大学英语基础课为依托,以英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将语言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及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从而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
作者:盖晓兰曲蕾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