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的通识教导与图书室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
由于通识教育能够令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可以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就已经启动了通识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外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通识教育。在中国,通识教育称得上是方兴未艾,不过是近十年左右的事情。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于通识教育始终存在着多种不同理解,由此通识教育在实践中也就出现了不同的模式。有研究人员指出,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代表性的模式大致有三种:一是由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入手,着力构建适合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选修课程模式。当前大部分国内高校主要是运用这种形式开展通识教育。其方法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一组或多组能够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课程作为学生的核心课程,以学分制为基础,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做出相应的选修规定。其优点在于以选修课程打破专业限制,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外学到其他文化知识和思维模式。二是由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入手,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或者以专家讲座、文娱活动、心理辅导和社会实践等形式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由组织模式变革入手。简言之,就是设立没有专业、不属任何院系的“学院”,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少而精。
通识教育中的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高校的教辅部门,是各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历来被认为是高校的第二课堂,在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尤其是非专业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是大学课堂教育的延伸,能够有效补充课堂教育的不足。图书馆面向学生,可以开展有形的教育,也可以开展无形的教育;可以开展物质的教育,也可以开展精神的教育。因此,作为课堂教育重要补充的图书馆,必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使其成为教育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的重要辅助。
1高校图书馆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是教育作用,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仅靠传统的课堂教育很难完成,课堂之外,图书馆各类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学生获取和补充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图书馆教育具有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优雅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传统的借阅服务、现代化的网络服务,书展、讲座、联谊等丰富多彩文化活动,都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培养。其次是引导作用,当学生们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心理状态处于形成期时,当学生们面临以前从未遇到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梦想与现实、成绩与压力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焦虑、抑郁、悲观、孤独等各种心理上的困扰。高校图书馆可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积极向上的引导活动,帮助学生启迪思想、开拓视野。再次是娱乐作用,学生人格的完善、审美情操的提高都离不开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高校图书馆这个载体在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发挥文献资源和各类设施、设备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获得休闲的机会,在娱乐中达到身心的和谐、人格的完善。
2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有效保障
首先,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主要文献信息保障。海量的、多学科的文献以文本、光盘、多媒体等形式被图书馆收藏,学生在高校图书馆里可以查阅到本学科相关的文献和其他任何感兴趣学科的知识和信息,这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基础。其次,高校图书馆中被广泛应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信息技术保障。高校图书馆在由信息检索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等机构所构建的通识教育的现代化技术平台上所开展的通识教育较之于一般的课堂教学的优长之处,在于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收藏的光盘、占有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文献载体进行更为直观、更为形象、切实可感的传播知识活动,这相较枯燥的课堂教育形式可以令学生更为愉悦、主动地接受信息教育,从而拓宽知识领域、完善素质结构。再次,高校图书馆专业的信息人员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人才保障。
通常来说,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搜集、整理、加工和管理的专业队伍。他们对学生所发挥着如何更好地检索、查询、筛选、利用各种信息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可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信息情报、更好地摄取知识,另一方面则使高校更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有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第四,高校图书馆充足的开放时间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场所保障。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一般都在每日12小时左右,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此接受教育,大大的超过了课堂时间,以学习场所而言,较之课堂明显具备充足的时间优势,加之自身具备的馆藏、设备等优势,能够保证学生在这里可以接受大大超过课堂教育的信息量。
作者:孙雪峰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