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一线的实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
素质教育提出之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讲授知识展开的。所谓知识教育,就是按照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而素质教育,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动手能力,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等。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笔者认为,素质教育首先创设问题的环境,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知识教育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简而言之就是知识和能力的区别。同时,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也是彼此相联的。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所在层面不同,是知识教育的目的层。也就是说,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具有某些素质,而为达成这个目的,需要安排一定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本身就包含了知识教育的内容,但是知识传授活动并不是应试状态下的知识教育,它有了素质教育这个更高层目的的指导,也为素质教育下的一线教学提供了指导,以贯彻素质教育层面的目的为最终目的,以知识传授为直接目的。笔者以高等数学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二、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比较与思考
(一)在教材编排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教师讲授各个知识点时,往往是从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开始;而且在国外的高等数学教材上,有大量生动的例子与插图。加入生动的例子和插图是容易的,但是要想举的例子贴近生活却不易。欧美发达国家工业较为发达,这些数学教学的例子往往和工业生产相联系。而国内的教材几乎都是开门见山地讲问题,忽视了对问题来龙去脉的分析。但是直接照搬欧美教材中的例子是不可取的,只有针对中国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开发出的例子才更加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因此,单从教材建设这一点,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在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内各个高校之间的课程建设是不同的,较好的高校师资建设情况能够在大学数学课程中同时进行数学实验的教学。然而好多普通高校还无法做到,主要原因是设备跟不上、相关师资短缺以及相关师资的技能培训不足等。师资力量短缺,导致许多课程无法开设,从而导致课程建设问题突出。
(三)在课堂进行上素质教育融入课堂。以数学建模课程中森林救火模型为例。数学建模本身是一门和素质教育目标相融合的课程。建模就是数学在生活中各种应用的综合。当火灾发生时,没有知识储备的同学首先想到的是着火了之后会很危险,会很热,会有大片森林烧毁,甚至会出人命。这是一般人从电视上、生活中了解到的一点知识。然而很少人会想到,森林着火之后如何去救火,更少的人会去想森林救火和数学有什么关系。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绝不能仅仅局限在了解这些知识,而是首先要想到这些知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也是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之一。在森林救火模型中,素质教育要求在讲授森林救火模型时,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几何条件,建立几何导数模型,根据数学知识,寻找解决方法,然后回归实际情况中去。下面是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去救火?救火是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在数学建模中,只能计算财产数目,因此就称为财产损失最小的问题。既然考虑损失最小,就是要和森林着火面积挂钩。着火面积和什么有关系?与时间成正比例么?显然不是的。那到底和什么成近似的线性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并将导数非常自然地引入。如此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下去,在遇上实际问题时,学生就会有所斟酌。
(四)在课堂上对学生纪律的要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上课常常要求学生都不要说话,安静地听老师讲。素质教育不同,它要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多进行互动。鼓励学生相互讨论,有时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问题场景的理解和体会能力,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课外继续进行相关的探索。
(五)对学生水平一致性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学生的考分越高越好。现在,由于学生生源数量下降,平均分数降低,“基础”变差,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这就需要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色进行教学。这种教学不是千篇一律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上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还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进行分析,因势利导,培养其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刻不容缓的,但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还需要任课教师观念的转变、师资力量的增强,甚至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乃至文化积累的沉淀。
作者:刘建强 单位:宁夏 大学数学 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