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环境工程素质教育的探微范文

环境工程素质教育的探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环境工程素质教育的探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环境工程素质教育的探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我国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及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国策的共同制约,目前素质教育还处在摸索前进阶段,重学历不重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科学定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为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对培养高素质环境专业技术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但目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在素质教育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重视理论基础,忽略实践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是工程类学科的关键点之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才能更好的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教育界比较突出的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等现象,则是重书本、轻实践最直接的后果。

2.课程时数偏低,教学效果欠佳。经调研,结合桂林地区部分本科院校多年的教学经验,任课教师普遍反映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很多基础性知识多是一带而过。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的串讲式授课方式,再加上该学科固有的枯燥、繁琐等特性,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情绪膨胀,继而失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3.资金投入不够,实验条件有限。经济是带动教育文化等发展的动力源泉。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不到GDP的4%。在全国范围内,非211、985重点院校中,绝大多数高校的实验条件是十分有限的。对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仪器配备上,与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我校地处西部,在实验教学条件的上的投入十分有限。然而,教学设施的配备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这也是目前制约其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4.师资力量薄弱,办学体制陈旧。我国环境工程微生物教学与当前国际科研前沿动态呈现脱节现象,整体教学水平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教材未能跟上人才培养的需求。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现用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该教材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串讲,很少涉及当代前沿科研技术,未能与时俱进。其次,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环境微生物学的最先进技术都是以英语形式呈现,而很多专业名词不容易翻译成中文。因此,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中进行双语教学是一项重要举措。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能在该课程中实现双语教学的高校还不多。

5.学科基础性强,就业前景堪忧。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各项数据显示,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相对工科学生就业形势更差,就业率较低使各高校均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环境工程微生物是一门基础学科,本科还处于理论学习阶段,本科毕业生不具备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微生物学就业面比较窄,目前尚且局限于增加石油采收率以及微生物法处理污水两方面;生物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不够,我国在此项技术上还处在科研探索阶段。

二、有效途径与方法

环境类课程是培养高素质环境类人才的主要方法,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而教学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环境类专业的素质教育中起到举重轻重的作用。针对该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育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它主要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实现。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努力地转变思想,切实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3]。作为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对个体的教育不能简单地看分数,而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应以综合素质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遗憾的是在我国以学历衡量能力的现象非常普遍。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招聘信息,一些非211、985院校在招收青年教师时,竟然严格要求本科必须毕业于211或985院校。应引起重视的是,这是一种现象,并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对人才的遴选机制,不仅在人才的导向上存在严重误区,而且直接导致高校一味注重就业率,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从根本上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从社会需求上看,能力强的人优于学历高的人,而素质高的人又优于能力强的人。作为素质教育中占主体地位的学生,要时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育体制,健全考核办法

首先,转变教育观。素质教育旨在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弘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观,重视专业课程的文化素质教育,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其次,改革教学模式。从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记忆性、重复性,抽象性,脱离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理论和实践并重,提倡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比如,基于我校在环境工程精品课程以及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级示范中心的平台,我们通过较多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形式更形象生动,取得一系列较好的教学成果,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中取得优异成绩。再者,健全考核办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有科学的考核体制作保证。经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实行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综合标准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对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改革教学评价制度:1、丰富课内教学活动。设置课堂提问、随堂测验、课前预习及课堂讨论等诸多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程气氛,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2、健全课外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多项指标评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实践动手能力、科技成果的水平、撰写论文或科技实践总结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3、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评价,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察。近年来,自治区、学校及学院都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新的平台,对有创新、有研究价值的可行型创新性实验给予了资金支持和技术条件支持,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后,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宽进严出的学籍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刺激学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竞争压力下突破自我,最终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三)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办学水平

各教育部门应在教学设施的添置、实验器材的配备、教学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为确保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支持青年教师出国深造,鼓励教师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对相关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尽快培养出大批具备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业务水平、具备专业前沿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拥有创新观念和创新情感的素质教育一线教师。我校自开办环境工程专业以来,一直关注微生物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建设,先后选派多名青年教师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进修,近来年引进海外、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际国内知名大学的博士后数名,对我院环境工程微生物教学师资力量的配备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与日本熊本大学、爱媛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金斯维尔分校等国外科研院所,在学生培养上建立联合培养、交换学习项目,为我院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

三、结语

素质教育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政策性支持和资金资助,高校不折不扣的落实,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师生的共同努力,都是确保该项工程顺利实施的必要因素。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通过不断的深入实践与探索,将为我国环境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出重要的贡献。

作者:游少鸿刘杰林华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