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人口素质理论思考范文

农村人口素质理论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人口素质理论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人口素质理论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确保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牵动和制约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坚持把农业的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村人口素质的若干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目标特征

1991年联合国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的《丹波斯宣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表述是:“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和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这种持续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而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接受”。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首先,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置环境恶化于不顾,而是“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不造成环境退化,”“以便确保获得和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它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次,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是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而无限制利用甚至浪费大量自然资源,而是立足于现行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对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与保护,在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产品数量、质量及效率的提高,而且更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促进生产、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第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技术革新和体制改革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强调应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避免引起社会较大的震荡,以利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丹波斯宣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必须确保达到的三个战略目标:一是积极增加粮食生产,既要考虑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适当调剂与储备(粮食储备量占年需要量的17%—18%为最低安全系数),确保粮食安全。与此同时,在确保粮食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协调与综合安排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二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状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必须设法发展农村其他产业,促进农业与农村各种产业综合发展,以便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使农民脱贫致富。三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使这些客观条件能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永续地处于良性循环之中,以利于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这三大战略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是要把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二是要把保护“资源与环境”同“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不能片面强调保护“资源与环境”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也不能以求“生存与发展”而无限制地浪费自然资源及恶化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包含多维目标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是指在经济上能获得较高和较稳定的经济效益,可以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包括农业生产的可持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是指以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手段,以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原则或目标、实现农业生产在较长时间维持较高的产出水平,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②社会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是指维持农业生产、经济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所需要的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社会可持续性的前提是农业能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而优质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而农业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这主要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农村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持续优良,农村剩余劳动力以适当的速度不断从农业领域转移出去,落后的农村逐渐脱贫致富。③生态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可持续发展农业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因此,在资源方面,稳定耕地总量,提高土壤肥力;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保护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化。资源问题是农业生态可持续性问题的重要方面。在环境方面,要保护良好的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包括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等。农业可持续性的三个目标特征即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是社会可持续性实现的基础和条件,没有经济和生态可持续性,就不可能有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也不可能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社会可持续是目的。社会可持续性反过来又制约经济和生态可持续性。农村人口减少,可直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农村人口素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教育、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而农村人口素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

第一,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村人口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尤其强调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占用和财富分配上较好地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自身利益和公众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它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农业发展理念中包涵着深刻的伦理道德意蕴。它要求人们以“利人利己”、“义利兼顾”作为价值评判尺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环境,对待自然资源,要给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能为求今天的生存与发展而“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一个艰难长期过程,这对还属于传统农业的我国来说就更为艰巨,因此需要人们具有艰苦创业和奉献精神,这样,才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源。

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村人口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以科技进步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为手段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是以低投入、低消耗实现高产出、高效率,以最小生态代价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与此同时,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创新与发展再生资源或资源替代,促进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永续利用,以便不断保持自然资源增值能力和供给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将粗放低效的封闭式自给型传统农业改造为集约高效的开放式市场型现代农业,这就要求农村人口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都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来完成。

第三,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村人口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人类所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这就要求农村人口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高尚的情趣,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周围环境,个体与群体,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进行文明生产,确立与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物质生活提高,精神生活颓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综上所述,农村人口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根本条件。然而,我国目前却是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文盲半文盲人口达3亿之多。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20•7%,小学文化程度占38•8%,初中占29•14%,高中占4•55%。在近6000万残疾人中,农村占70%,大部分为弱智或痴、傻、呆状况。这种文化结构和素质导致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普及,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农村收入相对下降,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社会不安定因素呈增多趋势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发展农业转变的进程,因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便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

早在二、三十年代,我国就有人提出通过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理论,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等。晏阳初提倡用“文化教育”救农民之“愚”,用“生计教育”救农民之“穷”,用“卫生教育”救农民之“弱”,用“公民教育”救农民之“私”,并主张“社会式”、“学校式”和“家庭式”三种教育方式相结合。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农民的境况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因此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先改造中国农村,而要改造农村,必须“使教育下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并提出“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的主张,大声呼吁“教育与农业携手”。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兴国”理论,创办了著名的晓庄师范,亲自制订培养“好的乡村教师”的目标,即“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先辈们的主张和实践尽管在旧中国很难获得成功,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并给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曾经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人口多,整体素质偏低,人均自然资源不足,物质资本严重短缺等不利情况,但同时我国也有一个极大的优势,这就是农村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相对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来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哈比森认为,人力资源是构成一个国家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则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显而易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哈比森:《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转引自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页)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力资本由数量向质量扩展的历史。当今科技发展总的趋势就是以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代替教育水平低的劳动者,同时,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将把劳动力推向一个不论智力水平还是健康水平等综合素质方面都越来越高的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其提高劳动生产的能力为小学43%,中学108%,大学为300%。这说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劳动生产能力就越大。实践证明:劳动力的整体教育水平影响着发明创造的能力,组织生产的新方法,及以低投入、低消耗实现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实践。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将其转化为巨大的人才优势。否则,尽管我国农村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若不通过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那将会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沉重包袱。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当今我们的立国之本。

其次,要切实贯彻落实“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存量。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科教事业,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全面实行义务教育的同时,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第二,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使师范教育适应“科教兴农”的需要,除为普通中学提供师资外,还应担负起为职业中学和农民成人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同时,师范教育要面向农村,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适应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急需的应用性课程,使学生具备开发农业,服务农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第三,大力发展农业高等及中等专业教育,并大力发展不同层次及不同形式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第四,要认真做好扫盲工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第五,要做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工作,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的种养和农产品加工技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法。

再次,加强农村人口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在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民教育青少年不仅应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还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宽阔的胸怀和创业精神,确立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同时还应发扬中华民族厉行节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在农村教育中,应大力倡导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农民具有自觉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使农民成为具备科学头脑和高度文明的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