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一带一路声乐艺术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合作的人文基础,文化艺术交流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声乐艺术硕士是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有可能参与“一带一路”文艺交流的中坚力量。文章提出,应从多方面提升声乐艺术硕士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声乐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
主席于2013年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惠及全球、影响深远的伟大事业;时至今日,已是硕果累累、广受赞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而文化艺术交流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声乐艺术广为全世界各族人民所喜爱,其在“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促进民心相通所起的作用显著。声乐艺术硕士是声乐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提高其跨文化传播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民心相通。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
(一)跨文化传播“所谓跨文化传播,实际上就是与陌生人进行文化的交流,这里的陌生人不是指同一文化圈的陌生人。”[1]世界上有着林林总总各种文化,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有的文化圈得到正面评价的一件事情,放置于其他文化圈有可能得到负面评价,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圈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符号系统。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特定的文化圈里,包括种族、国家级别的大文化圈和乡亲、团队级别的小文化圈。人们和“圈内人”打交道一般不存在大的障碍,但是和“圈外人”沟通交流就难免遇到各种问题,也可能会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误会甚至争端。因此,良好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是高层次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素质。
(二)“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2018年底,我国已和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合作伙伴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一带一路”倡议为相关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带一路”合作也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之一。如今,“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意欲加入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种族、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差异巨大,跨文化传播交流随时存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急需大量具有跨文化传播交流能力的各类人才。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倡议国,我国有必要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声乐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能力教育部于2016年7月印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立足各自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规划,与沿线各国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重点做好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各项工作的协同发展。”[2]声乐艺术硕士是该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普遍而言,其在专业素养和外语能力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声乐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有助于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有助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民心相通。
二、当前声乐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有待提高当今世界处于百年不遇的重大变革期,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同时存在、焦点地区动乱和冲突常年不断。同时,亚洲等部分地区持续和平且不断繁荣。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从为人类谋福祉、推进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望出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得到相当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现已硕果累累。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加深,对跨文化传播能力突出的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因此,各类学校应加大力度,及时培养和输送相关人才,这是关乎国运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事要事,要将认识提升到足够的高度。
(二)举措需要更具针对性目前,高校在培养声乐艺术硕士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方面,举措不够丰富,且需要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当前较为常见的教育形式是讲座、报告会等,其中会传达一些“一带一路”相关通知精神,但这些活动不具有持续性,未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更没有以安排学分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设置、学分安排、课内课外协调推进、紧密联系实践教学、科研课题申报、校外合作基地建设、加强区域内外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同时,要注重对高校教师进行“一带一路”相关知识的培训。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如果他们不具备相关知识,那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无异于空谈。
(三)交流合作有待加强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拓展人文交流领域,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3]由此可见,加强交流合作是培养“一带一路”相关人才和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重要途径。实际上,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已有不少平台可用于培养声乐艺术硕士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例如,“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音乐国际研讨会、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等。除了国家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之外,国内的不少区域、校际、学术等不同类别的平台可以借用。
三、声乐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提高重视程度“一带一路”背景下声乐艺术硕士的跨文化传播交流行为,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与国家形象、对外合作大局紧密联系的,要求他们具有较好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目前来看,在这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相关理论知识有待完善、对沿线国家的社交礼仪知晓不多、外语水平有待提高、对跨文化传播交流的困难预判不足等。因此,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声乐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锻炼,使其认识到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使他们从更高的视角,在责任感、荣誉感的激励下开展学习活动。
(二)完善课程设置在相关通知和意见的指导下,声乐艺术硕士培养单位可结合本区域、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课程设置,因地制宜地增设相关专门课程。相关课程内容应包括“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传播学和跨文化交际学基本理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情况和风土人情、“一带一路”沿线人文礼仪及重要禁忌等。与此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这是开展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普遍而言,声乐艺术硕士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但“一带一路”合作不仅需要英语这一大众语种,急缺的是小语种相关人才。因此,可以加强校际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外语素养。
(三)注重个人修养在培养跨文化传播能力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个人修养的提升。一个人能否被别人信任和赞同,不仅在于他背后的国家有多强大、他的学历层次有多高,还在于其良好的个人修养。假如一个人口无遮拦、懒散懈怠、轻诺寡信,则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好感,更不用说能够很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如果这样的人参与跨文化传播活动,对于团队和集体而言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志于提高自身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人,必须重视个人修养,要努力成为一个品行端正、勤奋自律、头脑清醒、公正公道、身体强健的人,使自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四)课内课外联动课内课外联动是提高声乐艺术硕士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内学到的知识需要在课外进行实践和操作,同时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做总结,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学生还可以在课外组建相关兴趣小组、外语沙龙,或者成立正规的社团组织,将有共同愿望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以集体的力量影响和带动个人进步。课内课外联动还包括学校邀请专家讲学、参与和举办相关比赛、组织学生到特定场所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外学习活动,最关键的是要有的放矢、注重效率,尽量避免形式化的活动。
(五)加强学术研究艺术硕士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对于其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应与学术研究充分结合,促使其发扬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青年人的潜力和活力是值得期待的,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应该为学生提供信息、搭建平台、寻求资源等。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赞许,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的失误和不足。此外,兴趣是学术研究能够持续的基础,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有益于相关学术活动的开展。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利在当下、惠及长远的伟大事业,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是“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声乐艺术硕士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提升其跨文化传播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做好相关工作,需要理论和实践并重、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作者:王利娟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