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范文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

该文从我校电子技术实验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和改革。更新实验内容、设置分层次的实验项目,改变教学方法,开发实验设备、改革考核方式,采用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构建软硬件多门课程联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我校深层次的实验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实验项目;改革

电子技术是电类大学生大学里所接触专业基础课程的排头兵,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先行和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实验也是所有实验课程里最先进行的,学生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要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激发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就决定了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质量的优劣,但是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政策的大力推行的背景下,目前作为实验课程排头兵的电子技术实验却存在种种弊端和问题。过去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我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内容陈旧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电工电子等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室设置时间较长,实验设备、实验内容固化,实验老师对于基础课程也懒于创新,造成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内容与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实验内容一样,且验证性内容过多,设计性和综合开发性实验较少,实验项目与科技发展和实际应用严重,学生做兴趣度不高。

1.2教学方法单一

老师们对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多采用“老师台上教、学生下面学”、“老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不会、老师帮忙”的方式,最后记录数据,上交实验报告,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建立,培养的学生缺乏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实验设备开发性不足

多数院校电子技术实验多采用实验箱的模式,配套专门的实验指导书,实验箱多为模块化、集成化,实验操作简单,多年来变动不大,如果不对实验设备进行二次开发或者创新,现有实验设备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

1.4考核机制落后

我院没门课程满分为100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分,平时成绩占30分(含平时考勤、实验成绩、作业成绩),实验课作为非独立设课课程只占平时成绩的30%到40%,也就是9到12分,分数比例相当少,而且实验成绩也多以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出勤成绩来计算,这就造成学生不注重实验过程而只注重实验结果。学生在实验中急于得出实验数据,对实验中碰到的问题不去分析解决,甚至得出明显错误的数据自己都不知道。

2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分层次设置实验项目

2.1完善实验大纲,构建多门联合的实验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根据研究性院校的培养方案和大纲来设置实验内容,重点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原来陈旧的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开设多样化的实验内容,积极动员任课教师和实验人员将教研科研成果、电子设计竞赛、科技创新竞赛等获奖成果引入到实验项目中来。结合Protel、Multisim、EDA技术、电子工艺实习等多门课程,构建多门课程联合的电工电子类实验课程体系群,打破单门课程实验孤立设置,课程之间互不相干的局面,横向扩展实验知识面、启发综合应用和创新思维。

2.2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分层次设置实验项目

搭建“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个层次的训练平台,实现厚基础、重应用的实验体系,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验证到设计,由基础到综合,由综合到研究、到创新”的原则进行实验项目的调整和创新,在确保基础实验实训项目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科学和创新思维能力。将基础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进行合理整合和减免,开发多课程多学科综合应用的综合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入预习机制,引导式、启发式教学

3.1引入预习机制,预习、思考同步进行

实验课老师提前给学生布置实验指导书之外的思考题目,实验指导小组要在每个学期实验课程开设之前仔细准备好每个实验的思考题目,在每次实验项目开始前一周告知学生,学生需提交预习报告和思考结论,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验证思考结果,并记载在实验报告上。

3.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启发式教学

改变“老师台上教、学生下面学”、“老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不会、老师帮忙”,不动脑筋、只重结果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方式,采用引导式教学,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多思考、勤动手,而老师主要给学生启发思路,引导方向,以指点、见证和考核为主,“不帮忙、不乱指点、不提供方案”。常规实验以预习报告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探索动手,老师只记录过程、采集结果。思考题及扩展实验以分组讨论为主,教师只作必要的指导和启发,留出时间,让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验证结果。综合性和创新型实验项目,以学生自我发挥为主,学生提前提交实验方案,老师只对原则性错误提出指正,引导学生自行分组进行方案论证和实验验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开发实验设备,引入仿真技术

4.1开发实验设备、自行制作实验用电子电路

我校目前使用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等实验箱多为集成化实验箱,配备放大电路、反馈电路等实验模块,元器件集成度高,实验时只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导线连接即可,无技术性和趣味性,老师觉得乏味、学生觉得没趣。而全部更换新的实验箱又成本太高且浪费资源,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目前的实验条件自行制作实验用开发板,利用电子实训室的实验条件,利用电子工艺实习的机会设计和焊接简单实用的电子电路,设计开发电子技术使用开发板。

4.2引入仿真技术、虚实结合开发实验项目

结合Multisim、EDA等仿真技术,软硬件结合、虚实结合开发实验项目,将计算机仿真技术、EDA技术等于电子技术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较复杂的设计性项目,先实现软件仿真,再进行硬件实现,降低出错率。培养学生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各类电子芯片使用和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具备运用EDA工具和可编程器件独立完成电子系统设计和组装、调试的能力。

5实验室采用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管理、启用预约机制

5.1实验室管理以半开放式管理为主、全开放式为辅

传统的实验室封闭管理制约了实验室利用率的提高和学生实验的热情,但是对于电子技术这样使用率较高专业基础课程来说全部实现全开放式管理又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对电子技术的体系下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EDA及仿真实验室、电子实训室等几个实验室采用半开放式管理,对电子创新实验室采用全开放式管理。除电子创新实验室之外的其他电子技术实验室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课时间统一安排,周末和晚自习时间面向学生开放。采用计划外实验预约机制,每个实验室增设计划外电子技术兴趣实验项目,并在中心网站上提前公布,学生提前一周预约并上交实验方案和预约时间,中心会在两天内在实验中心电子屏和网站上公布预约结果并安排实验老师,对于实验方案不合理的预约者责令修改并需重新预约,这样在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的同时就也避免实验器材的浪费,提高了实验室利用率。电子创新实验室采用全开放式管理,实验室配备网络、办公电脑、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焊接和装配工具及电子科技创新、电子设计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主要由学生管理,设置学生管理员和设备材料管理员,进驻实验室需要进行网络预约和学生管理员登记,负责老师每天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学生依托实验室的条件自行购买相关元器件、开发板等材料,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实验。

6改变考核机制、完善成绩评定方法

因为是非独立设课实验,所以对于实验考核也一直重视程度不够,改变目前的考核机制也是电子技术实验改革所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考核机制上增加过程性考核环节,完善实验课成绩评定方法。尝试采用“平时成绩考核+期末理论笔试+期末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考核贯穿于学期每个实验当中,包含预习报告、实验过程、出勤记录、实验报告四个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的平时对待实验的认真程度,操作熟练程度;期末理论笔试主要考核电子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故障的分析能力;而期末实践考核部分采用现场操作,考察学生关于仪器的使用、电路的分析能力、调试能力、报告记录以及排除故障的能力等等,各环节所占分数的统计表如表1所示。另外也可以增加电子创新加分制度,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勇于创新,推动电子实验教学改革。

7结语

通过有效的探索和研究,对我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尝试了改革和试运行,构建了以学生为本,重点提高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对电子技术陈旧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通过实验改革提升了老师们的实验参与度,激发了老师们创新实验项目的热情,提升了科研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课外实验和兴趣团队人数逐渐增加,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改善明显,对全面推动我校实验教学改革深层次发展起到了推动和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伟,张玲,胡小平.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135~137.

[2]侯加林,张军,黄在范,施国英.全面实施电子技术实验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04~107.

[3]朱红,罗正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6):1~4.

[4]蒋华勤,潘杰.浅谈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7):380~383.

作者:付海燕 臧红岩 单位:齐鲁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