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物理中实验教学的作用(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物理实验形象、直观,可以通过显性的物理现象将隐性的物理规律表现出来,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形式,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物理教学。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很多弊病,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对策作分析。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教学探究
一、初中物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部分教师观念落后。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物理实验,认为物理实验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对物理实验存在偏见,缺少足够的积极性,或者担心学生在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浪费时间或者损坏器材等,导致物理实验难以落实。部分教师重视物理定律的推导过程,不重视实验过程;在日常讲解过程中只通过口述的方法描述实验,告知学生的实验结果,不给予学生求证和探索的空间,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过程比较生疏或者不了解,还有一些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代替实验操作,如通过播放视频展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这种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不利于学生对实验获得科学的认识。
(二)物理条件不完善。近年来虽然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部分学校中依然存在物理条件不完善、物理器材落后等现象,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部分学校没有及时跟随新教材的需要,按照教学要求配备实验仪器在实践中调查发现一些硬件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也存在实验器材不完善的地方,在物理实验中发现学校对于一些易耗品和易碎品的投入不够,或者实验经费有限等。
(三)实验课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率低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实验教学,很多教师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实验教学,但从实验教学的效果看,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探究原因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探究性实验有走过场的情形。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原理》实验探究活动中,课前进行合理分组,学生的分工协作、实验过程很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但深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要求的步骤进行了实验验证,甚至学生还没有做完实验,但将实验的结果已经填好,这样的实验教学形同虚设,毫无价值。
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善动的心理特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转化成学生积极求知的驱动力。学生通过对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现象或材料)的观察和分析,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的答案形成猜想与假设。
(二)设置问题,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教师要根据实验课程和学生思维的发展设置实验探究问题。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体验前,提出准确的问题,再将问题转化为实验,要力求简单,重点突出,现象明显。要让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不一定是完整的书面形式),教师要设置好思考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主动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索、归纳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动脑、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如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学生制作出电磁铁后,继续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在这个开放式探究性实验中,能力强的小组能根据书本的提示进行多角度探究,能力一般的小组或许只能探究其中一个因素。
(三)加强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是学生试验后得出的结果,是他们学习动机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尤为重要。首先,这是对学生实验成果的肯定;其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达到实验的目的。在实验数据的统计中,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的数据跟别人或教材上面的数据差距太大,为了方便就直接把教材上的数据抄上,或者直接推算得出数据。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该对此类学生提出严肃的批评,并要求他们重做实验。并且对他们原来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只要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步骤上的错误或错误的操作,就应该告诉他们要尊重事实,做实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拓展策略。拓展策略是由于课时限制、课程标准或教学设备的限制,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很多新想法、感兴趣的知识或超出初中课程标准标要求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无法一一解决、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把实验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探究,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发展各个层次的学生实践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强化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需求不同,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的指向不同,不同的教学工具提供不同的可能性,因此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实验教学环境的最优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开动脑筋,不断地学习创新,探索出更多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验教学策略。
(五)对实验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实验方法。教材中有些实验控制的条件很严格,在通常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这样的实验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演示给学生看,而不是让学生动手做。对于阿基米德原理这样的实操性非常强的实验是可以让学生做的。还有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测量教材每一页纸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等则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师带着教具,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如小孔成像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根据理解在家里自制成像工具,带到课堂里供同学们分享。
(六)总结实验得失,升华理论和实验成果。实验的及时总结和评价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失时机地点评实验的得失可加深学生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和掌握。必要时,教师还应采用更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实验数据间的联系。在评定实验结果时,图像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用图像法描述物理过程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通过图像的比较,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这种直观印象有时能透过事物的本质,诱使人们做更深入的探讨,利用图像法可使物理问题简化明了,起到一般计算法不能起到的作用,可使物理概念进一步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认真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策略,确实抓好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配套措施,紧紧围绕课标提出的实验教学要求,大胆探究,努力实践,这必将实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石荣霞 单位:孟州市南庄中心学校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摘要:
现如今,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教学不再是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转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实验教学也渐渐走进初中教学课堂,尤其是在物理课堂中,实验教学已成为课堂的主要模式。实验教学不仅使得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深刻。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虽然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有效性却得不到实施。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实验是课堂的基础教学,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效的物理实验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和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素质,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对于我们初中教师而言,怎样使得物理课堂更加合理、更加高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思考总结的。
一、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存在这较大的弊端。首先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教师有着较大的热情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学生的课堂的学习效率便会降低。一方面,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多而实验教材少,仪器少,实验中往往出现五、六个学生共同使用一个实验器材的现象。个别学生会有消极的态度不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要边讲课边实验,注意力放在实验操作上,没有多余的精力管理班级纪律等等,所以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因此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模式,通过新颖的上课模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完全可以改变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合理。首先,因为实验器材的限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如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做实验时让学生两两做对比实验。一组先做另一组找出其中的不足,另一组在接着同时第一组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不足。这样在对比着的情况下两组同学互相进步,也不会出现因为实验器材不足出现部分学生不参与的现象。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一边做实验一边讲解。教师可以在边上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及时指出和改正,也可以强调其中的注意点。这样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知识点更透彻。最重要的是分组实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研读学生,巧妙地进行课堂引导
众所周知,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我们物理教师若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便得不到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下降。所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正确地指导学生做实验,在试验中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物理知识。我们教师在做实验时要充分做好课前笔记,为实验做好充分准备。例如,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把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耐心的讲解展现到学生的面前,另外教师还要将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通过演算、推导、总结得出物理结论或物理公式。所以教师一定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尤其是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做到仔细认真、态度严谨。如需要注意的实验程序有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考验着一个教师的科学实验素养。事项。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有些同学往往会错误的使用温度计,导致测不出真实的温度,或者有些同学损坏了温度计,造成实验的终端。又或者在使用酒精灯时,教师做实验前未将酒精灯的如何使用告诉学生,造成部分学生不会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所以在做物理实验前教师要事先像学生介绍部分仪器的使用规则,对于重要的仪器教师要反复的讲解强调。如,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强调合理调节石棉瓦的高度;酒精灯加热时强调应用外焰加热;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教师应告诉学生持续的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等等。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边做实验边观察总结。
三、结合实际情况,延伸物理实验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的物理实验虽然能够很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如果教师能够将课堂上讲授课程与实际生活密切的联系,那么会更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物理课堂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关联很深切。因此,高中物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要注重课堂学习内容的整合梳理,尽量的让现在学习的知识能够和以往所学的或者是学生的生活经历挂钩。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些物理现象,水的三种心态的变化,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都可以和生活有着实际的联系。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来借助实际案例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在课堂实验中教师不能仅仅做实验而忽略了题目,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物理实验的时候应该选取几道典型的难题,最好是学生不能够很好理解的难题。首先在做试验前让学生进行思考。接着让学生将题目带进实验操作,这样随着实验的深入学生便会找到答案,同时也能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解体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学生今后解决其他的物理题目的时候提供一些解题思路。例如在教授“物体之间的平衡力”的课题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原理,还要让学生们明白共点力,通过详细地讲解和深入引导来让学生们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初中物理实验逐渐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实验教学能够带来许多便利,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也使得学生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更加容易理解。尤其是对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是的不言而喻的,同时在落实素质教育方面也起到了非凡的效果。因此,作为物理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找到好的措施,耐心地讲解实验操作步骤,一步步推进实验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廖伯琴,张大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章小锋 单位:张家港市护漕港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引言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点体会.
一、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探究欲望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从而进行有效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关键是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但是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它的趣味性,使学生觉得枯燥难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结合教材内容,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时应注意:
(1)力求使探究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从自然到科学,从生活到科学,从科学到社会,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学习物理的人文背景.这种背景应当是贴近学生实际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
(2)情境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探究始于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培养探究能力的首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二、营造自主探究的和谐环境,提高学生的探究信心和创新活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兴趣盎然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如照相机成像、近视眼形成等物理现象,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情感效应,营造开放的探究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探究信心.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活力才能得到提高.新课程理念下自主探究的开放环境主要体现在: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的、独立的探索心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在时间纬度上,将某些问题留给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求;在空间纬度上,向与课堂和课本紧密联系的家庭和社会学习,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发展.三是开放的知识系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新成就,并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三、加强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1.演示实验的探究方式.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对直观、具体、形象的事物易接受和感兴趣.例如,在讲“光的反射”“蒸发”“液化”“大气压”“电磁感应”等内容时,教师可以拓展实验探究,一般经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探索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反馈评估”的过程.这就较常规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能够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欲望.在“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促使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学生分组实验的探究方式.实验探究是学生主体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例如,对于教材中有关“研究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等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索—分析验证—交流评估”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探究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3.课外实践活动的探究方式.实践是创新的摇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讲“压强”“功与机械”“电功率”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拓展物理探究学习,一般经过“选择课题、自主思考—寻找实例(包括解释现象、设计实验、自编习题等)、自主研究—成果展示、相互交流—总结归纳、相互评估”的过程.在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研究,调查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解释;引导学生设计和知识有关的实践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拓展探究.这就要求学生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实践、创新的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教师只有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自主探究,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者:雷友才 单位:江西赣州市安远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