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微文化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形式正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文化的出现使人们有了更多自主表达思想感情的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话语自由。当然微文化也影响了处在文化前沿的大学生的思想和个性的发展,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挑战,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也是一个机遇。
关键词:
微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被广泛应用,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也开始被人们接纳。微文化以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极大地改变了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把握微文化的内涵、特征,分析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微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微文化的内涵
微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的产生是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微文化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者是当时的微乐队主唱麦子,他在1997年的时候组建了一支名叫“微”的乐队,并开始传播自己的微文化理念。在2006年的时候,麦子开通“万物本微物•人类微文化交流”的博客,开始向外界宣扬“微文化”的理念。就其内涵,从广义角度来说,“微文化”包括21世纪以来人类所创造的具有明显个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微文化”指的是互联网时代形成的尊重个体的微观现象,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文化形式。本文主要从狭义的微文化含义入手,考察微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微文化的特征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一种文化形式,有着和传统文化不同的特点。第一,主体个性化。微文化的兴起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一个人不管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如何、地位高低,在网上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与别人平等的发言权。在这种环境之下,个人也更加看重自己的主体地位,更愿意彰显自己的主体性和张扬自己的个性[1]。第二,内容的简洁化。微文化在传播的内容上要求尽可能的简洁,例如,微博的字数限制为140字,所以要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完善的信息。微文化内容的简洁化,一方面方便了人们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感情,另一面,人们可以利用坐车、排队等闲暇时间进行信息的和浏览,节省了浏览、获取信息的时间。第三,方式的多样化。和传统文化的交流方式不同,微文化有着自己的特点。以微博为例,每个用户只要通过简单的搜索,添加关注就可以及时看到你想关注的对方的任何信息,并能够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及时对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各种灵活的交流方式。从传播方式来看,微文化则更多的依赖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诸如微博、微信、陌陌、遇见等APP的出现,为微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方便。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普及,预示着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微文化不仅给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思想观念带来颠覆性的影响,而且给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二、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内容受到冲击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学校宣传栏等载体,内容具有准确性、明确性、针对性等特点。但是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大学生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同时,提升了自主意识,他们更希望自己处在一个多元对话的平台上,成为一种主体之间平等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因而传统的自上而下、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为各种消极、错误思潮的泛滥提供了温床,这些消极的错误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近几年民粹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思潮、左派思潮、民族主义思潮等在网络上流传,加之网络本身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使得大学生很容易接收到这些信息。譬如诸多名流精英、权威人士的公开言论常常招致网民潮水般的议论;各种舆情事件一旦涉及政府官员、星二代、富二代,更容易遭受网络批判和舆论轰炸。面对这些,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阶段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影响,对错误思潮的实质看不清楚,左右摇摆,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内容进行把握,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微文化之所以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内容的生活化和娱乐化,一些段子、奇闻、怪事成了大学生获取快乐、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过分的娱乐化,严重影响了主流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往往是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在看待一些事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被消解。在对待一些突发事件上,大学生很可能成为网络的“发言者”,甚至成了网络“意见领袖”,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就是自己认知的那样,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的权威性[2]。
(三)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预见难度
新媒体的出现使个体的话语权逐渐增大,这就加大了网络的监管难度,新媒体故而成为散布各种负面信息的场所,如暴露社会问题、肆意恶评某些公共议题、侵犯个人隐私、制造谣言和虚假信息、宣泄个人情绪,等等。针对某一话题,新媒体具有的评论转发功能无形中加大了舆论效应,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各类事件时出现了意见和行为的趋同性,这些趋同性的情绪给校园文化生活带来了不安定,容易诱发群体事件,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难度。同时微文化使大学生思想方式呈现出快餐化特点,碎片化、情绪化的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判断力,大学生不再一味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与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性被弱化,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3]。
三、微文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对策
(一)搭建“微平台”,促进微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首先,构建立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体系。建立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同时依托各个学院、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等组织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新媒体矩阵,从而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微文化活动。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官微以及公众账号等,甚至下属的许多部门也都有自己的微博和公众账号,但是形式过于单一,缺少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吸引力极低,它们大部分的功能仅仅局限于信息。高校中各种新媒体平台,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服务方向,及时和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动态,并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到学校,逐渐打造综合性的微文化服务平台。最后,建立健全平台的监管机制。建立以相关部门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等为主体的信息员队伍,开展相关培训,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微文化平台的运行管理、信息的审核等进行监管,从而确保平台的良性运行。
(二)提升大学生的微文化素质
首先,加强微文化知识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大学生作为这些新兴媒体的最大使用团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网络知识和技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微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使用规则,使他们合理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其次,加强微文化价值的教育。微文化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因而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在接收各种信息的时候要学会甄别,不能随波逐流,要保持自己的主见,不断提升大学生看待、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到从微文化中去粗取精,剔除糟粕,取其精华。
(三)更新理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呈现出平等、多元的教育模式。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体,把教育资料作为客体,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要确立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意识,平等地处理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其次,摒弃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抽象化的范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通过多样化的媒体形式,真正走进学生,有的放矢地给学生帮助和指导。最后,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微电影、微小说、微课、微公益等微文化形式,之所以受广大学生的青睐,其重要的原因是其丰富多彩的形式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势而为,充分借助微文化的各种传播形式和手段,借助其开放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做到“寓教于乐”。近几年高校微课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开发微课资源,推出一些具有丰富教学内容和典型示范意义的微课,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微电影和微小说等创作比赛,明确相应的主题,使得教育更加生动。
(四)把握方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的权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关注学生的微博、微信,从中捕捉、分析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沟通和引导。通过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性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深入交流,给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理论水平,主动掌握网络的话语权,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相关敏感问题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敢于发出正面的声音,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微文化的快速发展,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变化,挖掘微文化的育人功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守信.常态社会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2]向春香,陶红.微博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对“中心”的消解及其问题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陈叶琳.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
作者:刘志红 杨洋 韩瑞玲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