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渗透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的“渗透”作用,关键是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于无形之中,避免单向的信息,代之以全面的信息、信息把关、信息互动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传统方式,如建立红色网站、新闻报告等;信息把关是指网上所有的信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进行把关,尤其是网络新闻、网民言论、评论等;信息互动是通过在线讨论、民意调查、时事点评等网上信息交流互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渗透”作用,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持续、广泛地传播给广大网民,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意识,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渗透过程有三个特征。第一,教育方式的隐蔽性。采用信息把关、信息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比简单的信息更具隐蔽性,它使得网上全部信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衡量把关,与网民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得更加无形,容易被接受。第二,教育内容的延展性。由于信息的种类繁多、复杂,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而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衡量所有信息是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来看待信息,即用符合积极健康的道德标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来规范信息,教育内容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相关,而且扩大延展到更间接的信息。第三,教育效果的双重性。渗透的结果不仅是教育了网民,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还引导了网络主流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整个网络文化的良性构建。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渗透”作用是指在互联网上通过信息、信息把关、信息互动等多种方式,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无形地传播给网民并引领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的多重困境
近年来,网上信息安全和管理等方面虽然得到了政府的有效控制,国家出台了诸多相关法律进行规范和约束,但是网络信息始终存在着混乱、低俗等现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存在着严重不足,内容局限、形式单一、管理混乱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网络的观念
网络内容缺少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信息的意识薄弱。有些人认为,网络本身属于虚拟世界,应充分地享有言论自由,网络媒体被定义为平等自由、多元个性,允许游戏性和工具理性,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各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虽然意识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必要性,但是其观念仍然停留在建几个红色网站等单向信息阶段,缺少用思想政治教育态度掌控宏观、全面覆盖信息的意识。加之强调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建设,仅有法律意识,淡化了思想道德的作用,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二)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形式
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水平较低,通过建立一些红色网站、开展主题论坛等简单的传播形式是远远不够。早在2000年,我国就创立了首家红色世界网站,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创新教育,开辟了红色中华、红色信仰、红色经典等17个栏目。这种建立独立网站或在政府门户网站下设版块或相关链接的方式,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传播形式过于单一。网站数量有限且彼此孤立,人们需要主动寻找访问此类网站才能学习,教育效果被动。传播内容多以理论为主,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性、创新性和丰富性,对青年人缺少吸引力,网站关注度低。
(三)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网络文化
目前,中国的网络文化出现低俗泛滥、不容乐观的局面,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网络文化脱节,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引领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自说自话,与新闻信息等形成各不相干的两张皮。国内很多大型网站主页有60%以上的图片和标题涉及色情、暴力、丑闻、灾难等负面消息,70%以上的语汇低俗不堪,新闻、信息、话题不区分。网络文化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缺少进步、积极、健康的文化意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引领网络文化,就起不到教育和引导受众的作用。
(四)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组织和管理
目前,很多重要的商业信息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公司是私营企业性质,没有设立党组织机构,缺少专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班子。有些私企虽然设置党委机关,但其岗位很多是挂职或闲职。以盈利为目的的网络公司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仅以猎奇手段吸引受众,迎合表层低级需求,不注重精神追求,危害极大。国家对网络媒体的多头管理的方式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也不尽合理。网络媒体公司没有采编权,信息来源不畅通,竞争机制不健全,在组织上缺少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机构和人员,在管理上缺乏正确引导。
(五)外来意识形态干扰网络空间
网上的海量信息将世界联为一体。处于信息网络中心地位的西方世界,凭借技术和语言优势掌握网络霸权,不断腐蚀着别国的民族文化。西方国家也存在着有意干扰我国的情况。例如,很多跨国网络媒体公司,英文页面的信息正面积极,新闻合乎规范,而其中文页面的图片模糊,充斥着伪新闻、小道消息等。这种反差的重要原因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故意干扰。目前,我国相关的信息法律法规不健全,并且对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很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致使跨国网络媒体公司的行为难以约束。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渗透”作用,构筑社会主义网络文明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为适应这一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功能,在观念、内容、组织等方面,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网络文明。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网络观念
社会各界应充分树立网络内容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把关的观念。网络非游戏,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牢固占领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各级企事业单位需要具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态度,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网络信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孤立,而是全面地、彻底地覆盖网络文化领域,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文明。这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从重视政治教育向政治与道德兼顾转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化功能,体现政治性与道德性的协调。通过渗透网上的思想和文字,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点滴移入人们的头脑,塑造人们的道德观。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的形式应该在原有设立网站、论坛、专题板块的基础上,开辟聊天室、社交网络、微薄互动等多种传播途径,对网上信息以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进行把关,过滤不良内容。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信息把关、信息互动三种功能。在重要的信息门户网站都应设有直接进入红色网站等的相关链接,各个红色网站也应设立连接入口避免彼此孤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元也要注意内容上有所创新,主题设计生动活泼,吸引青年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开创能与时代相结合,以新颖、独特的新信息渗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内涵。
(三)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塑造网络文化
用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网络文化,以先进的意识形态引领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深层次地覆盖网络文化,克服网络自身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和弱控性的弊端。党政各级职能部门应注意把控网络舆论走向,过滤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网络思想、文字、态度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避免消极的负面信息。政府对某些重要网络媒体的信息应该加以约束和引导,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将同质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网络文化,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素质。建立信息定性和归类机制,严格控制把关信息的实质和特征,清除网络垃圾污染,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由点到面全面覆盖到网络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观念转变、顶层设计、长期规划及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组织和管理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空间的“渗透”工作必须具备组织机构和人员保障以贯彻落实。各个网络媒体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党组织部门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国家对网络媒体应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公司加强控制,对网络新闻等单向信息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管理方式予以管理,对双向互动信息鼓励实名制理性信息;规范网络媒体的信息来源和竞争环境,培养具有专业素质、政治素质兼备的技术管理人员队伍;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网络管理力量。加强民营企业经营的网络公司的党建工作,使其具备专兼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代网络公司的企业文化加以疏导,打造信誉度高的网络媒体。
(五)坚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抵御外来干扰
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西方对我国网络思想文化领域的干扰,捍卫网络文化主权,抵御文化霸权。坚守网络阵地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证网络文明的发展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网络思潮,以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塑造网络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网络道德。针对跨国公司与外资企业经营的网络媒体,要求其以符合我国法律、制度、习俗、惯例的方式运营,不允许有非平等交流的意识形态单向渗透,建立信息过滤机制。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渗入网络环境的渠道,提高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影响,加强网络信息配套法律制度的完善,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四、小结
综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空间的“渗透”作用,是要实现教育网民和构建网络文明的双重作用。这种方式不是要禁锢网上活跃的信息,而是对社会普遍不认可的信息进行把关,以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引导网络文化,体现媒体本应具备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构建规范和谐的网络文明环境。
作者:苏晔单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