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契约嵌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以人为本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实现人文关怀。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智力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追求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为本,洞察和深谙大学生个体及群体的心理期望和内心需求,并把它放在第一位。同时,树立良好的制度保障和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创建以人为本的环境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使之能够充分感受到公平、平等的氛围和主人翁的心理感觉,才能建构良好的心理契约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广泛,知识视野更加开阔,更容易接受和认同新事物、新潮流、新思想。相比较于前电脑时代的传统和单调,电脑时代大学生的一个突出特质更加倾向“胡思乱想”和“桀骜不驯”,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压力。研究表明,当前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大都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出现精力不济、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固化等现象,以至于难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替所带来的技能挑战,在教育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对大学生缺乏耐心或“代沟”隔阂。如果教育者无视现代信息时代带来的环境差异,仍然板起面孔充当师道尊严的训导角色,造成教育过程中双方心理默契和共同话语的缺失,就难以引起大学生对思想教育的认同、共鸣与接受。由于教育实践中的主客体之间的理解与互动不够,进一步加剧了双方关系的隔膜、冲突甚至是敌视,使得原本存在的教育鸿沟问题更加激化。因此,应充分利用人本原则,为双方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和谐空间,形成规范自身行为的无形动力,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取向,从心理上产生对青年教育工作的向心力,构建个体安全感、责任感、归属感以及凝聚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营造平等、进取、和谐的心理契约氛围,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和人文关怀,使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心理期望,达成和维持思想教育心理契约的良好氛围和空间,充分实现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带来的双方的信任和内心激励,帮助大学生发挥自己才干和作用,从而获得贡献社会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二、以诚信教育实现大学生愿景式管理。
期望与义务的履行是双向的心理过程。违背心理契约会导致强烈的个体负面情绪体验,从而产生交易型契约内容的增加和信任情感的减少。从心理契约的角度看,当前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虽然年龄上已经成人,但心理还尚未完全成熟,依赖、叛逆、片面和冲动的行为依然存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家长式说教,已经遭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抵触和明显抗拒。教育者由于不能有效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期望与主观需要,单方面进行理论说教为主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常常陷于形式主义,或者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因此,高校的思想教育离不开教育者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并以真诚与信任换取大学生对大学共同体的忠诚和信赖。心理契约作为一种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或责任的心理承诺与期望,通过缔结一种基于心理认同或非正式的心理默契的隐性工作模式,进一步彰显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增进教育效果。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塑造契约关系中蕴涵的自由、平等、权利等内在精神和价值取向,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必要过程。诚信教育应该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让大学生领悟唯有诚信做人,才可以获得安身立命之本,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夯实大学生心理契约,增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是大学生心理契约构建的重要任务。构建共同的愿景是形成集体心理契约的重要步骤。大学生们由于秉性差异、习惯不同,对奋斗目的和回报期望之间的差异很大,很难形成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和充满巨大凝聚力的健康群体氛围。只有在群体生活中不断地清晰描述大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追求目标和美好且具有挑战性的未来愿景,才能形成隐含的非正式“心理契约”,进而不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的生活环境和有效的行动措施,引导大学生群体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部驱动力和群体凝聚力,为追求美好的愿景而努力。
三、良性沟通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契约认同。
心理契约作为一种隐蔽的心理感觉,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动态性特征。大学生生活在缤纷多样的社会空间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心理上也随着外在环境的冲击和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预期和心理需求。同时,面对繁纷复杂的社会因素及其影响,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出于社会阅历的差异而难免产生分歧。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秉持着“灌输式”、“接受型”的主导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讲解法为代表,遵照既定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教育者精心备课进行教化的基础上,将现成的结论性知识与观念传授给价值观尚不稳定的大学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传授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是建立在师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之上。通过“填鸭式”教育过程完成的单项沟通,强迫灌输和绑架学习的结果,是忽略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社会属性和个体本位,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求知欲望。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与知识社会的大学生,表现出好奇心强烈、思路开阔和对外界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他们不满足于父辈的循规蹈举,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且富有开创性的进取精神,喜欢进行追根求源式的学习和探索。大学生的时代特点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只有双方为达成内聚的心理倾向而保持持续的沟通,才能建构良好的心理契约认同和恰当的行动策略选择。实现畅通的沟通,要求双方打破头脑中固有的等级观念和偏见,适时合理地调整和修正彼此给予对方的心理期望,树立起人性之中原该具有的信任感,消除因为信息堵塞而造成的各种疑虑、误解甚至怨恨,及时交换信息以洞察大学生内心的期望波动和情绪变化,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关系型心理契约,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感认同和理性信任。面对大学生头脑活跃、接触外界机会多和网络依赖性强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应该加强启发诱导,以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学习指南,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兴趣。利用网络等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充分自我表达、怀疑、探索和讨论沟通的机会,建立自由、和谐和心理默契的沟通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充分沟通基础上的心理契约状态,可以培养相互尊重、合作及平等对话的良性互动关系,减少发生潜在的心理隔阂、抵触和冲突的风险,让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参加到社会事务管理中来,发挥社会主人翁精神,促进独立自主、积极拼搏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发挥,从而达到大学生自由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本质和目标。
四、激励式管理达成契约教育目标。
大学生主体意识明确且价值观念倾向于现实功利性,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格调与内容存在较大的差距。多数大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自小受到家庭的关爱和照顾,形成了极强的自我主体意识。他们个性鲜明、行为独立和爱憎分明,个性张扬,对主流文化认同感较低,注重自身感受和实际效用。他们往往心怀期望,坚守自己的行事风格,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想。这种以利益主体视角审视自身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心理期望,常常因其强烈的民主公平观念与传统教育内容发生冲突。富于敏感情怀的大学生一旦发觉期望未能实现,因心理契约违背产生失望和沮丧,就会表现出难以言表的消极、自卑甚至愤怒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阅历不足、意志薄弱和抗挫折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从此失去学习的动力和自信,甚至滑向社会的反面。当前的首要任务在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与价值理念构建的情况,将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进一步改进现有思政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借助心理激励和心理暗示等多种途径,实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以及有效性的同步建构与共同提升。同时,基于共同的认识和目标的达成,应协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共同成长与发展,为激励大学生与组织的和谐发展搭建一条重要路径。值得关注的是,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关注、沟通与互动的程度,不仅决定着能否建立起以激励管理为导向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且极易得到大学生群体的理解、认同和接纳。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指出,知识工作者不能由别人来激励,而只能自己激励自己,不能由别人来指挥,而只能自己指挥自己。管理学家赫茨伯格创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与保健因素相比,激励因素更能从心理上促进个体对组织的认同,实现长效激励作用。因此,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学生在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是引发激励因素的首要前提。同时,把握心理契约的动态性特点,结合大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征,依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需求状况,采取多样的针对性激励措施,确保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发展目标与思想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从而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效能与规律的统一,真正建构新时期的德育大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本文来自于《教育评论》杂志。《教育评论》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王庆鸾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