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关怀的体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为一种培养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自由、人道、平等的道德精神出发,把个体在当下社会政治生活中最真实、最深刻的思想境遇体现出来,并特别关注人的政治信念、道德人格的培养,尊重人的精神需要,关注人的精神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关怀密切关联。
第一,道德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精神建构的活动,是完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都是人。借用雅斯贝尔斯的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说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文化传递形式把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等社会精神遗产传授给下一代,促进他们的精神建构,帮助他们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明确社会行为的规范,使他们能够自由全面地成长。从这个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表现出对人的深切关怀,与道德关怀的目的指向是一致的,都体现着深刻的道德精神内涵。
第二,道德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之未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人的德性人格、关怀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它始终追求着一种“应然”理想,创造着一种可能的生活。它不仅关注人们现有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而且关注人们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的未来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境界从人的内在的角度出发,不只是在‘当下’的平面上描述人的既定特征,而更关注‘应当怎样’的超越性问题,其理论指向不只是现象层面上的操作行为,更是对人的生活本身的自觉反思。”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的精神世界之未来发展的关注与道德关怀体现出来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是互相契合的。
第三,道德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使命是一致的。提高人的德性修养,塑造人的灵魂,建设人本身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关注人自身思想道德的发展和人的精神建构,解读人的终极意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终极任务。道德关怀也同样体现着完善人的精神世界、追寻人类未来的发展这一终极使命。尽管对人施以道德关怀的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建构,导引人的终极价值追求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取代的,这就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都需具有道德关怀的特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关怀的意义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培养需要的人才,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一种人的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完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属人性,它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性来看,它能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需要,为促进人的社会化服务。“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同样,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非单单依赖外在的社会规范等他律手段,又绝不是个体不加思考和鉴别地盲目接纳或服从,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从道德关怀角度出发,引导受教育者根据自身需要自觉选择的结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把受教育者的一般需要导引为高尚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主要是指客观道德现象是否能满足主体———受教育者的需要;道德意志是受教育者把自身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期盼形成为自己想努力达成的道德目标的一种心理态度;道德信念则是一种综合心理品质,是受教育者对于某种事实和观念抱有高度信任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融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为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就是从关怀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进而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着人的精神追求的方向。人的精神追求具有从低级逐渐过渡到高级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不断影响和熏陶,使人逐渐摆脱低级的精神需要,开始追求享受更高尚的精神生活。马斯洛曾指出:“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不断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和动机,将一般需要导引为高尚的道德需要,促成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上升为道德信念,并最终付诸于实践。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重在关注、关心受教育者的精神成长。一方面,从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微观视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关注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性、德性,增强受教育者的理性思维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推动人的政治社会化,还能引导人的价值取向,促进人的精神世界成长,使受教育者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视域来看,教育作为人的存在形式,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教育不仅是社会文化传承的活动,而且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存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人生价值)的特殊活动。人的‘生存方式’就是人之生活和实践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样态,是促进教育本身不断生长的元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教育模式,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直接参与了人的精神建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与必须。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关注对人的精神导引,引导着受教育者认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朝着人类与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道德关怀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的性本质和工具性本质,是二者的统一。一方面,它通过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引导,道德人格培育,帮助受教育者实现自身的政治化和社会化,它在思想上把握人,精神上塑造人,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为国家政权服务、为稳定社会服务的工具性本质。然而,在以往的某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却存在着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阶级政治统治方面的作用、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所培养人才政治方向的保证,而忽视、轻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者的人性发展与精神建构中的导向作用。这种实用化倾向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本质,却使其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主要表现在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视为维护阶级统治、实现社会管理、培养阶级和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工具和手段,却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实现对人自身的精神引导与建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目的性本质。目前,还有一些学校仍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重视“教书”,忽视“育人”,仅仅通过理论灌输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导致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们的漠视甚至排斥,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可见,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而道德关怀恰恰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的有利平台。
四、从伦理关怀到自然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关怀的理想发展模式
关怀伦理学的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卡罗尔•吉利根(CarolGilligan)指出:“所有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都可以根据平等和依恋来体现。不平等和分离构成了道德关切的基础。既然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压迫和被抛弃的伤害,两种道德视角,一种是公正,一种是关怀就会再现于人类的体验中”。个体都期望获得他人的关怀,同时,个体也都不愿意被他人忽略和打击。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恰恰就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这样平等和关怀的关系。其中,公正、平等的问题需要公正伦理的参与,而“分离”的问题则要靠关怀伦理来解决。公正伦理在强调公正、独立自主和平等时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关怀伦理却通过彼此的关心、关注和信任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二者本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有的教育者往往忽视了关怀伦理,侧重于公正伦理,导致部分受教育者只是出于外在客观压力或功利的驱使去遵循相关政治要求、道德规范和准则,而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关怀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认为,关怀存在于关怀方和被关怀方的关系之中,是一种关系行为。关怀方对关怀关系的维系、被关怀方对关怀关系所持的态度及感悟能力都决定着关怀关系能否持续下来。她指出,关怀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自然关怀(naturalcaring);另一种是伦理关怀(ethicalcaring)。自然关怀是一种原初的、本能的感觉,是一种关爱、呵护的情感,是不借助任何外部力量的驱动,自然而然地去关怀。生活中,父母关怀自己的子女就是一种出于本能的自然关怀,表达的是“我想去”关怀(Iwantto)。通过这种自然关怀可以把关怀与被关怀的记忆累积起来,增强伦理关怀的力量,使伦理关怀得以强化。因此,伦理关怀是建立在自然关怀基础之上的,植根于对自然关怀感情的记忆所产生的“我应当去”关怀(Ioughtto)。正如诺丁斯所说,“它的建立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和保存自然关怀”。可见,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的根本区别在于伦理关怀是需要做出努力的关怀。
五、结语
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兼顾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的教育者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关怀者,并逐步从伦理关怀者发展成为自然关怀者,从“应当去”关怀发展到“想去”关怀。“教师应全身心地融入对学生的关怀中,教师对学生应该像母亲对子女那样,面对对方的需要,暂时地忘了自己,似乎对方就是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来自教育者的关注和关心,从而使受教育者形成关怀意识,进而学会对他人的关怀。“受教育者感受到来自教育者的自然关怀———受教育者学会关怀,形成伦理关怀———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将伦理关怀再转化为自然关怀施与新的受教育者”,如果能构建一个“从伦理关怀提升到自然关怀,从被关怀者成长为关怀者”这样的良性循环,势必也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来自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吴文莉张澍军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