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混合式学习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对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使传统线下教学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混合式教学方式应势而生,正在迅速扩展,帮助更多教师打开新的教学方式大门。线上与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成为混合式教学方式的亮点。因此,教师应当基于混合式学习视角,结合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特点,采取恰当高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教育改革的推进改变了对学生以及教师的要求,“主动性”、“发言权”等成为教改中的热点词汇。教师应当认识到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仅要将知识讲好,帮助同学们把数学基础打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生对于老师的依赖心态。因此,分析目前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二者存在的问题,改进自己一贯的教学方式,探索多元化、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长期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原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少有同学在课前预习,也很少有同学能够在教师未布置作业的前提下完成练习。很多学生习惯于教师讲课,自己聆听的学习方式,在预习或是练习上养成了教师推动一步,学生向前一步的习惯。同时,初中数学课程的难度也在逐渐加深,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很多同学在听讲时可能难以跟上老师讲解的步伐或者出现反应较慢的现象,一堂课程下来,一些知识点听得迷迷糊糊。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也没有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地整理与回顾,因此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对很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
(二)教学资源有限且教学方式传统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使用的教学资源为课本、练习册,偶尔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一些课件的展示与讲解。相对来说,教学资源较为有限,一方面没有将线上丰富的资源利用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没有利用更多的课外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拓展与提升。此外,教师习惯于自己主讲,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偶尔会进行一些互动提问,但是相对来说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与活跃度较低。教师通常会问:“大家明白了吗?”学生一般情况下会异口同声回答明白,部分没有听懂的同学可能不敢开口,保持沉默,实际上教师并不能够有效了解同学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讲解是否已经充分掌握,也无法关注到哪一部分同学可能还没有听懂需要再进行讲解学习,哪一部分同学已经理解可以开始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堂互动与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判断,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落后的同学始终保持沉默,长此以往,班级中明显的层次划分逐渐凸显。
二、混合学习视角下教学策略探究
(一)有效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
与过去的时代不同,现在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开发,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以及微课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一些碎片化的知识进行讲解,方便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能够针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同时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可进行反复观看,跟随着自己的思考与思维进度进行学习。微课等线上资源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节省很多知识点的重复讲解时间,同时不同层次与水平的学生可以按需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同学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判定三角形的全等方法有多种,包括三边对应相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等多种方法,这一章的学习目标要求同学们大致了解每一种方法的推导过程,为何满足以上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即为全等三角形。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课前微课的制作,根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重难点制作成视频的形式并上传到班级公共平台上,将每一种全等方法的证明过程录制成简短的视频。教师可要求同学们在课前进行简单预习,不需要对难点进行透彻学习,只需要对一些基本知识与内容进行学习与了解。教师可在微课结尾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进行进一步思考,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入。其次,教师还可利用平台设置一些任务或者问题,当视频学习到某一节点时,弹出问题:以下哪几种方法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考验学生是否对视频前半部分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同时,也可以在每一小节学习结束之后,在平台上设置小节测试或者任务,要求同学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网络可根据同学们的做题结果快速得出分数,减轻了教师的压力。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小节同学们的测试分数了解同学们的学习进度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关注同学们在每一小节、每一章节的表现情况,对同学们易错的知识点与题目可在课堂上进行反复讲解,帮助同学们实现巩固的目的。最后,教师要双管齐下,线上线下两种方法与资源共同发力。线上的资源一方面可以促进同学们进行主动学习,完成课前预习视频,另一方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查缺补漏,在课堂上未能及时理解的知识可根据视频再次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对同学们线上的学习情况进行关注,通过线上测试的分数等内容分析同学们可能存在疑惑的地方,对一些普遍的错误进行讲解,比如三角形全等证明过程中的书写规范以及步骤,达到线上学习,线下重难点深入讲解,反复巩固基础的目的。
(二)高效进行课堂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组成了课堂互动,因此,教师应当将这两部分互动进行有效结合,不仅是教师在讲台上与同学们互动,还要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或是站上讲台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首先,对于微课中留下的引导问题,比如“你能够总结一下课前自主学习到的平行线性质有哪些吗”、“两条线的位置关系是不是只有平行一种呢”等,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进行抢答。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可抽取部分同学进行回答,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是否都进行了有效的课前预习。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对学生学习自觉性与效率的监督,通过提问与回答的方式能够了解到哪一部分同学自觉性差还需要进行监督,哪一部分同学学习效率较低,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并分别针对采取改进措施。其次,分组学习探索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考习惯的高效方法之一。比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时,在练习过程中,会有一些较难的题目,每一个学生可能想到的解决方法不同,解题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探讨题目,鼓励大家交流互相之间不同的想法与解题思路。之后,可邀请部分同学上台进行讲解,鼓励有不同求解方法与思路的同学上台展示,如此帮助台下的同学们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也对台上的同学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交流最后,教师应当鼓励同学们将记录一部分自己倾向的解题思路,自己动手完成整个解题,同时也是对思路的再次回顾。分组讨论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小组当中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抽取同学上台讲解帮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与发言权。教师进行难题讲解可能思路单一,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较低,让同学们发言与讲解,拓宽了班级中每一位同学思考题目的思路。
(三)定期进行反馈总结
定期反馈总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师结合测评情况对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馈;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在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反馈。首先,教师对每一章节的学习应该进行一次全面分析,观察同学们在每一小节测试时的成绩波动,以及在每一次测试中失分最多的地方,对学生犯错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同学们可能在书写规范上存在问题,也可能是在计算上出现较多错误,教师应当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针对书写规范问题可在课堂上进行再次示范与讲解,针对计算问题可布置对应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提高计算准确率。总之,教师应当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合线上测评情况,进行线下教学,实现两种途径的统一。其次,教师应当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比如在进行“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的学习时,同学们希望教师再进行多一些例题的讲解或进行这一类题目做题方法的归纳总结。因此教师可及时在这一章节的视频中增加知识复习板块。定期了解同学们的建议,也能够帮助同学们思考在这一阶段学习的漏洞以及不清楚的知识,教师可通过视频的再录制或是课堂上的再次讲解帮助同学查缺补漏,二者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
三、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视角强调教师对线上与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培养。基于此视角,教师应当调整与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小组探索、线上教学以及定期反馈等方式,让学生逐渐转变为课堂的主人,敢于站上讲台,用粉笔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思路,变得独立。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主动习惯与积极性,锻炼其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索的能力是值得教师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英.混合式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智力,2021(11):177-178.
[2]励威.混合式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数学,2020(22):76-77.
作者:蔡陈军 单位:南通市海门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