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和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新时期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来讲,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应该与核心素养进行整合,创新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现阶段,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高中数学课程,在平常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应用环节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与技能,涉及到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素养,涵盖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数学本身就具有严谨性与逻辑性,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要根据数学课程的深刻性、直观性等特点,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运算、判断以及推理,在整个环节中不断积累并运用知识,内化所学的知识,提升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热点问题,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工作中,在课程中充分运用数学的核心素养,创新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现出核心素养的价值。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及实践应用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经常运用单一的方式学习知识,这样会限制学生探究数学知识能力与技能的提升,也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观念的影响下,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程中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探究数据信息的观念。教师要在课程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环节中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实际教学状况着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整合起来,延伸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高考,所以,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内容和布置的数学习题主要是围绕高考展开的,很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时,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学习经验,但是在面对艰涩难懂的数学知识时,短时间还是不能对这些数学知识产生透彻的理解。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应该注重转变讲授数学知识的形式,像运用互联网等工具,参考一些经典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与练习习题的过程中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展现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三)创新教学形式,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实际课程中得到发展的,所以,高中数学教学形式应该进行创新,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在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经常是先听教师的讲解,然后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效率并不是很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观念,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在愉悦的环境中提升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函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知识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回忆“函数及其表示”知识点中的定义,探究生活中典型的函数问题。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应该注重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数学课程中,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工具出发,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概率》一课的知识时,就要模拟实验,让学生运用表格工具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整合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在模拟实验环节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从发现、探究到结论的环节,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在培养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抽象能力
抽象是数学的一个特点,也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一种方法。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抽象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幅经络图。数学抽象是数学的一大思想,教师将其运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环节中,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突显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解决面对的数学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抽象思想,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非常大的帮助。有学者认为,抽象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概念是从一般事物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形成数学概念的环节,就是对不同的数学关系进行概括,最终概括出一般化的环节。在给学生讲授数学概念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都会运用概念同化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给学生讲授概念中存在的逻辑关系,没有介绍数学概念的背景以及与实际存在的关联,这样数学概念就变得艰涩难懂。所以,在给学生讲授数学概念时,教师要讲解概念形成的背景、过程以及与实际生活存在的关联,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存在的感受,让学生可以从具体事物着手,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以下是以“等差数列概念”这一知识点为案例的分析。
1.概念产生的背景
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等差数列”这一知识点的概念时,课本中罗列出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四个数列模型,并给出了等差数列出现的背景,这样学生可以将等差数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借助四个数列模型得到了四个实际的数列,在思考与探究的时间与空间里,借助自己的观察,发现了四个数列都是相邻两项差为同一个常数的规律。
2.抽象概括出数列的概念
教师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中,要借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数列,总结出数列存在的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相邻两项存在的关联;其次,要对这几个数列进行探究,让学生总结出数列都具有相邻两项差是同一个常数的特征;最后,让学生自己运用数学语言概括出等差数列的特点。3.给出定义并进行检验教师要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让学生检测给出的定义是否准确。这样,学生就能从具体的例子中概括出等差数列的定义了。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递推公式来表示等差数列的定义,为学习通项公式做好铺垫。
(五)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过程也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逻辑推理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对推理形式的掌握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述论证;了解数学知识的关系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养成条理清晰的数学品质,并且可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1.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主要的推理方式有类比与归纳。合情推理关注的是借助观察、类比等形式,加强联系,让学生树立逻辑推理观念与提高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就可以在给学生讲授《数列》一课的知识时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情境,或者组织适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还可以借助精心编排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在公式、定理等知识发现、探索与推导环节中的参与度;在习题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对习题充分的思考,尤其是在解题环节中,当思路受到阻碍产生错误时应该调整思维,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探究的方式与规律,提升学生的自我调控素养。
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只要前提是可靠的,运用演绎推理得出的结果也就是可靠的。演绎推理一种是严格的推理形式,例如,三段论推理就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常用形式。三段论推理是从对某种事物的全程判断这一大前提和一个特称判断这一小前提中,得出一个新的、较小的全称或者特称判断结论的推理过程。学生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可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逻辑知识,那么就不能弄清楚数学知识中的逻辑成分,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运用逻辑法则,还经常会出现逻辑上面的错误,这样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学生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对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与“代数”相关的知识时,要帮助学生意识到“运算也是推理”这一观念,学生不能只是罗列出运算的步骤,还应该理解运算的根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运算的准确性,还能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要将计算步骤与运算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说理”的习惯,这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与“平面几何”的知识时,可以借助直线、线段与角等的基本定义,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形做出判断,然后借助相交线、平行线等知识,训练学生根据条件推理结论,以及每一步论证的根据的能力。
三、结语
在新时期,数学教师应该整合核心素养思想,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周围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受,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彰显出数学教学的意义,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课程,2019(22):40+46.
[2]武静东.浅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才智,2019(23):36.
作者:李翠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