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数学总复习的功效探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人们的印象中,复习课总是让学生先回忆,再整理归纳知识,最后进行练习,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复习课很难上,这几乎是所有数学教师一致反映的问题。然而,新教材的总复习量大而又时间紧,我们如何有效地进行总复习呢?通过实践,我觉得教师在总复习时应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感悟、提炼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整体素质获得最好的提升。
1.自主梳理大步走,提供复习空间
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二是“通”,融会贯通,理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同时,查漏补缺得到提高。这一环节,教师往往喜欢把知识点设计得过小、过细,师生一问一答,你来我往,边答边板书,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钓鱼式”过程,都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课堂成了教师表现的舞台,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限制。其实,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教师应该把步子迈大一点,采用“块状式”教学,由于新教材的整理与反思面广、量大,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提前进行书面整理,让他们能够在一个比较广阔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例如:在“图形与位置的复习”中,我课前布置学生进行了书面整理,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把整理的知识进行小组交流。结果发现,有的同学采用提纲式,有的同学采用表格式……形式多样,方法各异,而且都进行了举例说明。再通过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评价,相互补充,把要复习的知识点梳理得“滴水不漏”,构成了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脉络。
2.题材现实加新颖,引发复习兴趣
由于是总复习课,是知识的再次学习,“趣”要当先。在学习活动中要根据实际生活对教材上的题材进行重组,保证上课时题材要新颖,富有现实意义,这样就犹如给课堂活动加入了兴奋剂,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学习,避免常规复习课的枯燥乏味。例如,在“图形与位置的复习”中,我没有用课本上的题材,而是利用学生身边的题材,出示常州市区的平面图,把博爱小学和它周围的几个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建筑物和景点描绘在平面图上,以博爱小学为观察点,让学生回答:“()在()的()面。”“()在()的()偏()()度方向。”由于我设计的习题题材都具有现实性,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感兴趣。又如“行程路线”我以常州市开通的BRT路线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路线为题材,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异常活跃,避免了复习课的枯燥乏味。
3.加强比较和辨析,优化复习效果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知识上的盲点,在总复习时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中存在知识上的“盲点”及产生原因,切实加强知识之间的比较、辨析,利用对比题组、错题辨析等形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排除干扰,防止混淆,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另外,教材很注重采用表格式、题组、一题多问、一题多改、一题多解等形式编排复习,这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辨析,使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辨析能力。例如:“一根绳子长5米,用去了1/3米,余下几米?”与“一根绳子长5米,用去了1/3,余下几米?”这组题形式上相似,但实质上不同,容易混淆,如果把它们设计成题组让学生练习,学生就会在比较中辨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方法的掌握。
4.精心设计习题,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知识之间有着内在联系,设计某一知识点的例题时,要兼顾其他相关的知识,达到“一例领一串”的目的。这样,通过复习不仅能使学生平日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而且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发挥复习的综合效能。例如:在“图形与位置的复习”中,我进行了针对性的有层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构建起来的知识结构,练习设计相当精巧、适度、新颖。并且每一题都让学生动笔写下来,做到人人参与,大大提高反馈效果,踏实有效。特别是最后一题:“绘制奥运圣火接力传递路线最后三站。从河南向北偏东150方向行1000千米到河北,从河北向北偏东450方向行800千米到天津,最后从天津向北偏西300方向行600千米到达北京。”解决这题要运用到根据纸张大小确定比例尺的大小,要灵活运用比例尺的知识、单位的转化以及方向与位置的确定等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与系统有关的知识,举一反三,让学生思维发散,实现知识迁移,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很大提升。
总之,在上数学复习课时,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要大胆创新,并善于适时点拨、疏通思路,把启发引导、精讲、示范与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复习活动的主体,从而使认知结构得以优化,使学生在复习中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数学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注重认知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有机结合,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