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抓好七要提升数学复习成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知识网络。如何使小学数学复习课能够有效地发挥高度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记忆、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克服时间短、内容多等因素,提高学生综合的数学素质呢?本人以为,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至少要做到以下“七要”。
一、计划要周详,具有完整性
根据复习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订完整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既要依据复习内容,更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内容上,要能够有效地发挥高度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记忆、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形式上要照顾全体学生,特别是“两头”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适当提高要求,确保最大可能的提高能力;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帮其分析原因,找出其知识的断点(薄弱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在尽可能的提高成绩的同时确保“合格率”。不能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二、目标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应当十分清晰,教材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采用,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的选择均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的制订既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着眼(包括应试的需要),也要从学生掌握的可能着手,切合学生的实际。具体来说,每一节课的复习内容要明确,要明确这一节课复习什么?怎样复习?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技能等要求,教师要明确更要向学生交代清楚。知识技能目标的层次要明确,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不同层次要明确。对重点、难点、关键、疑点及易混淆处教师要明确,让学生高度重视。哪些需要学生再次经历、体验、探索的也要明确。
三、选例要精典,具有代表性
复习中应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内容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并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来施教,达到温故知新。精选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典范性、综合性、发展性、启迪性的例题。例题要做到代表一类,符合课标和教材要求,不过深或过偏,不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体现重要知识点,具有“范例”作用;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一般而言,复习时应精选学生平时漏缺的知识、精选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精选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例如:复习《数的整除》有关知识时出示例题:把下面的数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你想到几种分法?1,2,3,8,15,17,20。通过这道例题,既复习了有关的基本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四、方法要巧妙,要具有激趣性
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理解透彻、掌握牢靠。教师指导复习时要做到四点:第一是定调。给出复习“导引单”,学生依“纲”复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是给法。对复习方法给予具体指导。善于抓住重点,组织复习。第三是树靶。对复习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辩论,审视真伪。第四是立样。对辩论的结果给出是与否的肯定回答,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点。例如在教学《量的计量》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1.课前根据以下几个问题预习:①你已经掌握了哪些量的计量?常用的计量单位分别有哪些?②你认为哪些比较难以记忆?你是怎样记忆这些单位间的进率的?有什么好方法?③利用这些知识可以帮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2.课堂中结合以上问题讨论交流,结合学生的发言强调关键,并进行针对性练习。通过以上的设计让学生逐步掌握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的控制者。
五、训练要灵活,具有启智性
复习中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首先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活。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其次,在训练层次上要活。采取巩固训练、模仿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注意掌握训练的尺度,克服重视普遍的练习,不重视自己班级学情,没有注意学生个体学情的差异。过去,办公条件差,复习、练习资料少,老师都是自己编题刻钢板,所以老师都会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班级学情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学生练习虽然少,但效果好;现在条件好了,老师、学生手头复习、练习的资料多了,省事了,老师随便勾勾就能给学生布置作业了,不管符合不符合自己班级的学情,重复不重复,有没有新意,有没有价值,一通布置,往往造成学生做了大量重复的练习题,老师不批改不放心,又怕被领导查处,批改了,意义也不大,量也太多,学生烦、老师累,学生厌学,老师痛苦,效果也差。所以我们说老师要用好“直尺、剪刀和糨糊”,精心选择、组织适合自己学生练习的练习题,做到:“宁可教师多费时,不让学生做废题”。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厌学,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掌握的准,复习、练习的效果才能提高。
六、评价要准确,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适时、准确地进行复习评价,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透视解题思维心理、准确把握复习节奏。评价要做到:一是评价试题的拟定要准确。试题要以大纲为标、教材为本,切忌任意放宽和加深。试题难度、数量要适中,防止过多或过繁。测试的次数要控制,防止加重学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二是评价手法的应用要恰当。评价手法一般有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借助自评,尽可能把游离的知识点归位、整理、形成解题技巧。同时,对照规律,逐一审视,增强辨析能力;借助互评,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纠正思维歧途,增强运用能力;借助师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辨清疑、混点,增强解题能力。三是评价结果的展示要充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多地暴露掌握知识的残缺点,捕捉、收集、整理其错误,并研究其错因,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七、补偿矫正要及时,使所学知识及时内化
对评价中表露的“反面”信息,教师要及时加以矫正和补救,及时解除学生困惑,一般对个别问题采取分散指导、个别矫正的方式进行;对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集中会诊、集体订正的方式进行。矫正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做到以点带面,一道题会了,与其相关的一类题都能透彻地掌握。例如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一根用去它的2/3,一根用去2/3米,剩下的长度相比()长。很多同学认为同样长。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
1.出示一组比较题:①一根绳子长6米,用去2/3米,还剩多少米?②一根绳子长6米,用去2/3,还剩多少米?比较两题异同,计算结果。
2.猜想验证:①根据上题的计算,你能推想出问题的答案吗?讨论。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把比较题中绳子的长度再分别确定为1米和小于1米,观察结果又会如何?②讨论:你发现什么规律?
3.总结:在解答此类题时你认为应注意什么?
4.补充有关针对性练习:①一堆沙有9吨,第一次运走它的1/3,第二次运走1/3吨,还剩下多少吨?②两堆沙,第一堆用去它的1/4,第二堆用去1/4吨,剩下的吨数同样多,原来两堆沙()多。通过这四个环节的讨论与练习,学生抓住了这种类型题的关键,并能准确解答此类题,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只有及时有效地进行矫正和补救,有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