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教育隐性德育自然空间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绪论
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暗示的方法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所谓隐性德育,就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教育目的是明确的、显性的,但采用的教育手段是隐蔽的,教育的内容、目的是深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受教育者感觉不到自己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而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从而达到了教育者的预期目的。
“十年”把思想政治教育抬到极端,遭到肆意的歪曲,使教育工作遭到严重的破坏,思想品德教育在人们心里、特别是在大学生心目中成了死板、教条、不可信赖和无用的代名词,使得目前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资源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论文百事通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作为正处在敏感时期的学生而言,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认识来达到对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理解。隐性德育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不带有强制性,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来接受教育的,它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步产生累积效应,进而通过大学生自己的主体选择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德育环境
环境熏陶是隐性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具有熏陶和潜移默化作用。德育环境对人施以各种感染力,使人习染成一种符合环境的特性,并被环境所同化,积极感染既是一种有形的教育力量,又具有无形的感染力,它能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促成学生健康成长,而消极感染能使人消极颓废,情趣低劣古今中外历代先哲都以深刻的洞察力论及了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作用,如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五入必而己则为五色矣,故决不可不慎也。”孔子的“性相近,习想远”,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择邻而居”等,古希腊的柏拉图也认为:好的行为是一个好的本性与好环境接触的结果,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明确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些都说明环境对人思想品德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高校德育环境
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学校教育中影响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德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是健康人格和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文化思潮在我国的渗透与传播,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冲突让大学生感到矛盾和迷惑。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校园里沉渣泛起,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消极影响、带来诸多困惑。另外,网络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难免夹带着消极有害的垃圾,西方文化产品、价值观念的传播也因网络而便捷,触手可及,这势必淡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容易导致价值观的倾斜。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论述:“一方面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环境是人的思想影响的来源:另一方面又强调环境通过人的实践是可以改变的。”他一方面看到了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影响,另~方又看到了人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即环境创造人,人也在改造环境。与社会环境相比,高校的德育环境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和可控制性,所以,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增加德育的主动性,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本文着重从高校隐性德育的人际环境、物质环境、虚拟环境建设方面进行论述。
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影响。校园物质环境包括学校规划、建筑设计、班级教室设置以及各种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育是通过审美形态去感染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感官上得到愉快,在心灵上得到陶冶。因此,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对人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规范行为,激励上进,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道德认识水平,调节和规范自我行为,形成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环境承担了学校成员的智慧、力量和精神。
美化校园,力争使校园的一草一木都会讲话,成为德育的载体。学校的总体布局要能体现校园的主体精神,如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挂牌竖匾,可考虑使用富有哲理性的诗句警语,建筑物、道路的命名,既要具有知识性,又要具有教育性。校训、校史,还有校园“名人堂”、校园中名人塑像、楼道的名人画像及其名言等都要能对学生产生感召作用和激励作用。人们如果在塑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别具匠心,使具有生命灵性的人文精神统统转化为一种信息储存于有形的载体中,与自然风景和谐统一,那么这样的环境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洛阳大学实施异地扩建工程建设时,寓德育于整体建筑设计之中,突出基础文化设施的育人功能,学校的标志性主体建筑——弧形图书馆,与四栋教学楼连廊相接,俯视为钥匙状,设计思想为“启开智慧的钥匙”,是精心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另外,广植松梅兰竹等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使校园的自然风景具有了文化的意涵,并建设主题性人文景观,相继建成了全国高校首座“中华儒教园”、仿东汉洛阳太学庭园式的太学广场、当代已故著名作家、洛阳大学名誉校长李准先生铜像及李准纪念室等一系列人文景观,均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的全天候“教科书”,使学生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中,要把人文资源、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三、人际环境隐性德育重要的人文空间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发挥隐性德育功能的关键
人际关系是隐性德育重要的人文空间,指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下,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个体的个性进行调节,并伴随有情感上的满意或不满意状态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古人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学校的人际环境有教职工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领导、学生与教学、教育基地人员的关系等等,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品德形成的影响尤其重要。
1.同学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学记》里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和谐、友爱的同学关系是学生心情愉悦、奋发向上的源泉。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客观上会受到相似性、互补性、对等性和个人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相互尊重原则等规范的制约。因此,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要强调发挥集体的团结互助、友爱合作的作用,又要强调个人积极进取。首先,必须勇于开展交往实践,充分利用客观上存在的那些有利于交往双方心理接近的因素,努力创造有利于心理接近的条件;其次,注重交往中自我形象的塑造。调查表明,人际交往中最佳的道德形象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恪守信用;最佳的个性形象是热情、爽直、有幽默感;举止文明、仪表端庄则是公认的最佳外表形象,它折射出一个人的文化层次和人文修养,这对交往的顺利进行和最佳效果的取得具有决定性作用。
2.师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师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哈贝马斯认为交往是“达到理解为目标的行为”。“……理解过程以一种意见一致为目标,……这种一致不能加于另一方,不能通过处置加于对方,明白可见地通过外在干预的产生的东西,不能算作达于意见一致。”只有把学生放到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交流,学生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识别教师的情感与理性,并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激起同样的心理体验和理性反思。
(二)加强师德师风,树立道德楷模
教育者良好的示范作用是“无字的教科书”,因为教师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气氛,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形象对于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容易使学生认识、赞赏并加以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道德品质、敬业态度,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等,对于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是课堂上授课内容所无法比拟的。教师在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张扬理论本身的理性魅力时,还要注意外在仪表形象、行为举止的“亲和性”设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人格魅力”的辐射作用能迅速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进而形成“光环效应”,使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容易起来,也变得更有效,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
(三)树立全体教师育入观
专业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杜威主张,各科教学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寓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世界各国的许多大学都重视通过各科教学活动达到德育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例如,美国许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要学习技术史和信息革命的影响等课程;学习工程的学生必须考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问题:学习建筑学、遗传学、工业化学的学生,必须考虑其工作的社会和伦理的影响。他们的专业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将来从事某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能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阃题,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专业教育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了把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于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中,强调了大学教师在讲授任何学科时都不应忘记渗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这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在各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训练,培养科学的感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真诚、理解、平等和关怀的良好师生人际关系,实现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丰收,技能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统一,达到教育的最佳结果,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四、网络环境隐性德育的虚拟空间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了。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动态立体超时空、信息的高集成性、丰富全面性、互动性、开放性和可选择性,更能满足大学生求知、求新、求异的愿望,因而互联网最先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理论既带来了机会,又带来了挑战。
(一)网络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网络中的信息“垃圾”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网上信息良莠并存,大学生难以避开大量的信息中混杂着的那些色情、暴力、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信息影响;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常常以所谓“民主、“人权为幌子,利用网络宣传自己的主张,影响和争夺我们的青年一代,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展开攻击。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和形成的时期,经常浏览不良信息,难免会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侵蚀。
2.网络的虚拟社会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在因特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彼此隐瞒真实身份,进行网络交往时,难以形成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交往的安全感降低。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必然会使行为主体在现实中往往悲观失望,心态冷漠,忽视现实中的交往,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在虚幻之中,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网络世界中的性格和现实世界中人物判若两人,异化一些人的心灵,造成一些人内外不统一的性人格分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虚拟化特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
3.校园网络德育环境欠佳。许多大学的校园网络系统和学校主页都存在严重问题:一是校园网网页内容片面单薄:二是校园网络信息更新滞后,;三是参与者少,很多学校的校园网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网络环境限制了德育工作的空间,无法掌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
(二)网络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开辟了新的空问。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快速、普及、同步、即时性,它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不同学校、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又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的资源。
2-网络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一方面造成了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信息和言论,也恰恰是这种虚拟性,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增强教育效果
3.网络使高校德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网络的运用,提供了新的德育方法,日益发达的多媒体技术使原本较为枯燥、单调的思想教育更多姿多彩,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媒体仿真画面,使它们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新晨
(三)趋利避害,进行德育工作网站的建设
高校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单纯“堵、“压来面对网上的错误思潮和倾向,只能带来更加严重的“逆反心态。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化弊为利,创设优良的网络德育环境,拓展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新空间,德育工作网站的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开通红色网站,制作德育网页,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用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导向,使网络成为传播信息和知识,引导舆论,教育培养合格大学生的新渠道。充分利用校园BBS,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牢牢掌握网上的舆论方向。
2.正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网站建设必须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把握好德育与网络的结合点,开发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又易操作、便于学生参与的德育软件,精心设计各种栏目,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德育活动,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寓教于乐,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拓展德育教育的渠道,切忌生硬的说教和简单地贴政治标签,把社会主义主旋律、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这些政治性内容,变得具体、可亲、有情趣,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品位,达到内容与形式、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既要更好地为青年学生学习成才的根本需求服务,又要为青年学生心理、情感等方面日益丰富多样的需求服务。
3建立健全便捷的校园网络防护系统。一方面,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的同时,高校要通过必要的技术监控、行政、法律等手段,制定必要的网络规范,对网上的不道德行为实行更有效的监督,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引导学生在分析与评判中正确选择并合理吸收,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护墙:另一方面高校要丰富和拓展“两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增加网络道德教育,正确认识网络的先进性与危害性,努力使青年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