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区教育失业人员再就业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生存分析
生存分析(survivalanalysis)是将事件的结果与事件所经历时间结合起来分析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可用来分析不同影响因素(称之为协变量)与生存函数间的关系,分析某种因素对生存率或生存时间的影响作用。由于失业持续时间数据中包含截尾(删失)数据,且具有右连续性特征,故其他常用的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分析协变量对失业生存函数的影响。生存分析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参数法、半参数法和非参数法,本文将运用半参数法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及非参数法中的Kaplan-Meier法来进行研究分析。
1.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建立及分析在生存分析法中,COX回归用于分析协变量与失业时间长短的关系,失业人员若实现重新就业,即为“失业状态死亡”。本研究中,将性别、民族、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是否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前月工资收入、家里是否还有其他人失业、原工作单位性质、是否接受过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列为待定协变量,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把以上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设置多分类变量的哑变量,采用向前逐步回归法(最大似然估计)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偏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判断协变量与失业者失业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否具有显著关系,输出结果见表2。根据表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的变量有5个,分别为“年龄”“文化水平”“是否领取失业保险金”“是否接受过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信息获取程度”。
2.Kaplan-Meier法对失业人员再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描述生存分析中的Kaplan-Meier是一种描述性统计方法,用生存曲线描述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失业生存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将样本统计的失业持续时间由小到大依次排列,计算各类失业者在某一时间点的失业生存函数。年龄方面:根据COX回归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自变量“年龄”的偏回归系数为负,表明该协变量属于保护因素,即保护失业状态的因素,意味着失业者每增加一岁,则其再就业的概率和可能性会下降3.1%。由此可见,随着失业人员年龄的逐渐增大,其再就业的难度也将增大。文化水平方面:“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职(职高、中专、技工学校)”这四种文化程度偏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表明这四种文化水平为保护因素。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失业者的生存概率递减最快,即“失业状态死亡”最快,其再就业的概率最大。高中与中职(职高、中专、技工学校)就业情况整体上趋于一致。总体来说,失业者的文化水平越高,其再就业的概率和可能性就越大。失业保险方面:该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为负值,表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再就业的概率和可能性会降低32.5%。通过分析得出,在相同的“失业状态死亡”时刻,未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的生存函数低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即未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可能性较大。相较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者来说,未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者缺少必要的经济收入,因此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和意愿来摆脱自己的失业状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工作。再就业技能培训方面:该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数值为正,意味着接受过再就业技能培训的再就业概率会提高40.8%。分析表明,接受过再就业技能培训的失业人员失业状态生存函数较低,即再就业可能性较大。失业人员接受再就业技能培训,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项工作技能,通过社区、培训机构向有用工需求的单位推荐介绍,可以大大缩短失业者搜寻工作的时间,增加失业者再就业的机会。再就业信息获取方面:在以失业者再就业信息获取多为对照组的情况下,再就业信息获取少的失业者的再就业概率会降低0.717(1-0.283)。分析表明,获取再就业信息多的失业者的失业状态生存率较低,说明失业人员获取的就业信息越多,其再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随着失业者年龄的逐渐增长,劳动者的技能和求职紧迫感都在下降,再就业可能性会逐渐降低。在劳动力市场中,失业者的文化程度与其再就业的可能性成正比。领取失业保险金可能会降低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积极性,接受过再就业技能培训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可能性较高,获取再就业信息多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可能性更大。社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促进失业人员观念转变目前,越来越多的大龄失业者对重新就业持消极被动的态度,许多青年失业者的择业观念仍受工作期待过高、追求稳定工作等传统思想主导。此外,因低学历所造成心理上的自卑与不自信,也影响再就业的态度消极。面对不断增长的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的需求,扩大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指导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社区促进就业的服务质量。通过对失业人员就业观念上的专业指导,从根本上帮助实现积极就业。
2.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技能培训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对失业者的技能培训。社区作为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应充分发挥其教育服务功能。社区教育应把技能培训作为其工作的发展方向,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技能培训以迎合市场需求,增强培训的实用性。通过国家的政策引导,充分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服务中来。通过共建、合作等方式,形成社区特有的培训网络。
3.将失业保险与就业培训挂钩,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参与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失业人员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培养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将失业金体系与再就业培训挂钩,避免领取失业保险金会降低失业人员再就业积极性的问题。通过政策规定失业人员必须在已参加再就业培训并且能出示相关证明的情况下,才能领取到失业救济金。还可以给培训合格的失业者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其积极性,如免除培训期间的学费、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等。
4.搭建综合性网络平台,使社区教育与就业融合构建综合性的网络平台,将社区教育与就业结合起来,将成员反馈与政府决策联系起来。通过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及各类培训的相关信息,失业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当前的就业与培训情况。此外,失业人员通过网络注册填写个人信息与就业状态,方便工作人员的整理与录入,使就业保障工作更加规范。通过失业者利益诉求及培训反馈,政府能够全面地获得相关信息,这对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同时帮助政府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有效性。
作者:赵卓娟 杨俊孝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