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目标,就是全面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然而全国13亿人口中农村就有近8亿,只有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建设,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地域广,人口多,地方发展不均衡,各地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东部沿海一带的农村,由于经济快速崛起,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急需转岗就业,出现了技能上的不适应。更由于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村落变社区,农民变市民,出现素质上的不适应。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更体现了人文观念、生活习惯的不适应。从上述三个“不适应”可以看出,东部发达地区的社区教育应重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的培训。而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偏远农村,那些农民甚至还有人从没走出自己的家,他们还停留在温饱线上,因此如何脱贫才是社区教育的工作重点。综上所述,找准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一个基层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想就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1)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地方特色。社区教育的开展,既要尊重社区教育本身的特点,也要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体现地方特色。就我工作的街道而言,是6个社区8个村的城市与农村的结合体,社区的教育设施和社区的组织形式尚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市民的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所以既不能千篇一律的照搬照抄东部沿海一带的模式,也不能完全用农村教育的模式去开展。因此我们先在个别经济发达的村社区试点,然后逐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欧间容(重庆市永川区萱花小学)年在每个村社区全面推广学习,经过近五年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2)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氛围。社区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是通过建立学习型社区来完成,学习型社区则是由一个个学习型组织组成的。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社区内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机构的总称。有代表的选择几个典型,以点带面,全面启动。学习型组织应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强调质量保证,不搞形式主义。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还可以发挥离退休专家、学者、教师及其他专业人员的作用,有利于形成社区教育的人才库。只有一个个学习型组织的形成,才会有广泛的学习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进而向学习型社区迈进,最终达到社区教育的目标。
3)建立社区学习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社区教育网络包括教育机构之间的网络,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网络,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网络,企业与社区的合作网络,社区中的教育资源网络等。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强势,形成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教育网络能够提供社区成员一种“理想学习情景”,他们可以在其中进行宽松的自我导向性的终身学习活动。在社区网络中,各社区要协调好各培训机构和培训中心,搞好联合办学,实行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4)明确社区教育对象,找准市民学习需求。为使教育质量得到保证,使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社区居民开展学习需求调查,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问卷调查表的分析,每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近几年我们街道重点面向以下五个群体开展了培训工作。(1)失地农民、三峡移民以及下岗转岗人员群体。(2)五天制工作的职工群体。他们需要利用闲暇时间接受文化、科技以及休闲娱乐方面的教育,进行“充电”以提高生活质量。(3)青少年群体。对那些在校的中学生,由于实施素质教育,课业负担相对减轻,他们渴望在社区学技术,接受法制、道德和科普教育,参加社区的各种道德实践和文体活动。
(4)老年人群体。社区已成为老年教育的最佳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应运而生。(5)外来人员群体。由于近几年城市的不断发展,外来民工不断增多,对他们进行法制、卫生、安全等常识的公民教育很有必要。外来民工本人也希望通过培训学到技术与知识,寻求在城市生存的机会。
5)发展社区经济,增强教育后劲。社区教育可以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社区经济为社区教育提供有力支撑。社区经济越发达,社区教育的后劲就越足。社区经济关系着社区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所以,在考虑社区教育的同时必须优先考虑发展社区经济。
作者:欧间容 单位:重庆市永川区萱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