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范文

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一、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一)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针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岗位、工作年限、入职途径、所属单位等九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基本情况如下。对表1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见: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男女比例基本平衡。虽然女教师占比为60.1%,男教师仅占39.9%,男、女教师之比约为2∶3,但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当前社会职业分化基础上人们职业选择的变化,以及与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相比,我们认为这一比例基本上还是合理的。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年龄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明显出现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例如,40-49岁的中年老师达602人,占比为48.8%;29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仅有73人,占比为5.9%;如以40岁作为分界线,则40岁以上教师总数达到70%以上。说明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也面临着老化的问题,必须注意补充新生力量。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学历状况基本符合现阶段社区教育的要求,不过仍有提升的空间。本次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68.9%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比例相对较高;本科以下的教师有311位,占到了总人数的25.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数量较少,仅占总人数的5.7%。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分布不尽合理。现有教师中教育学专业有625位,占比为51.7%;非教育学专业毕业的虽达到将近50%,但总体专业分布还比较单一。由于社区教育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专业分布的单一性可能导致社区教育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专业分布的多元则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使其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社区教育教学之中。而且,专业分布对社区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影响较大,要求设计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称分布不够合理。据统计,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67%,而高级职称仅占12.9%。在访谈时我们发现,这种情况的产生除了社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之外,尚未设立针对社区教师特点的独立职称评审制度是主要原因。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能必须兼顾管理与教学两个方面。经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在社区教育教师中,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所占比例为33.8%,其余教师均需要同时承担教学与管理两方面的工作,甚至从事管理工作。对嘉定、徐汇两区教师的访谈内容印证了这一点。基于此,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界定和职后培训方案的设计,应当注意兼顾教学能力的提升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入职途径,74%来源于中小学或由上级部门、单位选派,毕业后应聘进入社区教育教师岗位的仅占16.9%。这一现象与前述社区教师年龄结构相互佐证,说明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补充青年教师的迫切性。从工作时间和岗位分布方面看,从事社区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上达到59.3%,表明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社区工作经验,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延伸,职业倦怠感也会相应地滋长;77.1%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供职于社区教育的第一线———社区学校,在社区学院或教育行政部门供职的仅占约三分之一。

(二)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社区教育教师立命之本,是履行其工作职责的基本要求。本文分析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主要从职业认知、专业知识与能力两个维度展开。1.职业认知维度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充分了解所从事的职业,在获得合法职业身份的同时产生稳定的职业认同。对职业的了解与认同也是进行有效教学与管理的关键。对研究小组分别从职业态度、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职称晋升三个方面,对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认知状况展开了调研。基于对表2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关于职业态度,69.7%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认为社区教育是自己热爱的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较高,社区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职业吸引力。然而,把社区教育工作当做“谋生手段”的教师占19.2%,另有10%的教师表示自己“说不清”。一些教师在访谈中表示,社区教育工作只是一种经济来源,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这样一份工作就满足了,没怎么想过其他的追求。这说明将近30%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认同意识薄弱,相关教育培训的开展十分必要。关于社区教育工作的认识,91.9%的教师都能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对社区教育的目标理解正确。这说明先前接受的基本业务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服务意识,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基本前提。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待职称晋升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意愿。71.7%的教师认为社区教育是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业,应配备专门的职称晋升制度;65.7%的教师职称晋升意愿强烈,体现出他们对专业发展前景的渴望。然而,他们也坦言,现有的职称制度影响了他们完成职称晋升的信心,职称制度亟待完善。2.专业知识与能力维度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是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研究小组主要结合社区专职教师的具体工作展开调研,我们主要结合其具体工作情况对此进行了调查。由表3的数据分析可知:多数教师愿意学习所在社区的人文历史知识,并且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这有利于提高社区活动的针对性,营造符合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但另一方面,仅有8.8%的教师完全掌握了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比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多数教师都是浅尝辄止,这显然无法跟上社区教育的专业化步伐,系统、专门化的培训势在必行。研究小组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进行了重点调查,结果表明:教学能力方面,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师生交流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沟通意愿和交流能力,通过课后与学员的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访谈中还有一些教师谈到与许多学员成为了好朋友,但也有11.4%的教师没能得到接触学员的机会。语言文字表达方面,91.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只有一小部分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提升此项能力。阅读方面,59.2%的教师有阅读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也有40.8%的教师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鉴于社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工作的复杂性,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对此,研究小组针对课程开发和社会调研能力展开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从未参与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教师占37.9%,开发过2门及以上课程的教师占29.8%。有效开展调研工作的教师仅占19.8%,能按时按需完成调研的教师占34.1%。以上数据表明,反映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较弱,调研能力亟待提高,因而有针对性、有成效性的课程开发及科研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三)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需求社区教育教师培训需求是本次问卷调查的重点。图1和图2反映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培训内容方面的要求。在回答多选题“在教学与管理中面临的最大困难”的问题时(见图1),有710位教师认为是对“社区教育特点把握”的不足,600位教师认为是“学科知识不足”,501位教师认为他们在“教材处理”上遇到了困难;在回答“专业发展过程中,您认为自己需要提升的是”问题时(见图2),有716位教师选择了“社区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有关学科知识”(640位教师选择了该项)与“社区教育理论”(550位教师选择了该项)。同时,对于排序题“培训内容的选择”,他们依次选择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社区教育理论”、“成人教育教学理论”等项目,认为在以往的培训中这些内容对他们最有帮助。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社区教育教师群体在理论水平上参差不齐,同时社区教育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他们希望培训能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很好的操作性,侧重于对社区教育相关知识和社区教育教学技能,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对于参加培训的态度和要求方面,表4数据统计可见,48.6%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经常参加相关培训,39.5%的教师偶尔参加社区教育培训,仅有10.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大部分社区教育教师对参加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意愿“非常强烈”或“强烈”,占到了总数的64.7%,但参加培训意愿“一般”和“不想提高”的教师也占到了总数的35.3%;对参加培训的时间方面,大部分教师(58.3%)选择了工作日,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因此,选择工作日作为培训时间有其合理性;对于培训结果认定,选择“作为业绩考核”和“与职称评定挂钩”的达到78.9%,说明他们对培训及其结果十分重视。在回答多选题“参加过那种级别的培训”中(见图3),大部分教师参加的是学校和区级举办的培训,但参加市级乃至国家级培训的教师并不太多;对于培训“希望的授课教师”(见图4),大部分老师选择的是“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和“优秀的社区教育一线工作者”,以及“社区教育研究者”;同时,在回答排序题“现有培训存在的问题”时,大部分教师认为“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法陈旧”、“培训者水平不高”是最主要的三个问题;对于“参与培训的方式”,“培训单位集中培训”被选为最喜欢的培训形式,其次是“网络自主培训”和“远程集中培训”。这些,间接反映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于针对性强、实践意义突出、能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的培训诉求。

二、结论与建议

如前所述,上海社区教育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上海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全国的缩影。通过对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调查数据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的情况,特对加强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相对稳定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但其专业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大力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上海已建成以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全国的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伴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数量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其性别、年龄、学历等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但在职称、专业分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他们大部分是转岗而来,虽然接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但在职业认知、专业知识与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以更好地履行社区教育的职责。

2.加强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研究,研究制定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为其专业发展提供蓝图及参照标准。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是其从事社区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整体素质要求,是决定其教育能力、服务效果及自我发展水平的各种品质和能力的综合。社区教育教师拥有特殊的职业角色和工作内容,这决定了他们的专业素养结构也应当具有特殊性,但相关研究远远滞后。2012年以来,教育部分别颁发了中学、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使之成为我国中小幼和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借鉴中小幼和中职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经验,尽快研制并颁发《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确立科学的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为社区教育教师指明专业发展方向,为社区教育机构聘用、考核和培训教师提供统一标准,对于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改进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管理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培训效能。培训是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能力、内化其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应当针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需求,解决当前培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使培训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可采取的主要举措有:①培训类型的多样化。社区教育教师来源广泛、专业结构复杂、学历层次不一、任教经验差别较大,直接导致其培训需求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基于此,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应区别对待,因材按需施教。可大致分为:初任教师培训、转岗教师培训、通识知识培训、学科基础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以满足专业发展诉求不同的教师的培训需求。②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调研和访谈数据显示,目前社区教育教师急需的培训主要包括:对少部分职业认同度不高和具有职业倦怠感的教师进行职业认知培训;加强社区教育教学技能知识和有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社区教育理论、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教学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和必要的学科知识等方面;突出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训,社区教育教师普遍缺乏此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独立或参与开发课程的教师数量有限;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科研能力是社区教育教师的必备素质,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其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应对其进行基本的科研训练。③培训方式强化实践取向。应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团队学习、工作坊等方法为主,切忌灌输式的单向传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研讨、观摩、辅导、交流、实践等形式的有机结合;注重操作环节,加入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师生互动、学员交流等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④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应科学的整合内外部培训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例如,依托各大高校进行培训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真正做到立足社区、服务社区。⑤设置有效评价机制。培训评估应以质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并注重诊断性和过程性评估。将当堂表现、课外作业、实践实训等纳入评估范围,同时将培训评价与工作绩效相结合,作为职称晋升的指标之一,统一培训评价与激励机制相,促进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4.实现专业培训的制度化、法治化,逐步形成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相较于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社区教育教师培训尚处于萌芽阶段,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培训体系尚未形成。一方面,相关培训缺乏政策支持,造成目标不明、经费不足、人手不够等情况。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出台支持与保障政策,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特别是培训时间和经费的落实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可将培训纳入社区教育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定环节,逐步形成科学的社区教育教师培训制度,使培训工作的实施有法可依。基于以上两大措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将从盲目走向有序,逐渐步入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发展阶段。

作者:惠中 陈巍 叶凡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上海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