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生命教育构建论文7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生命教育的高校政治教育探讨
一、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首先,作为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应试教育的产物。在教学中,只注重一味的向学生填鸭式地传授课本知识,把学生简单地当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结果教育出来的学生只看中成绩,唯成绩论英雄,却不懂得怎样去生活,不懂得关怀和珍惜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如何使自己感到幸福,最终成为一个缺少情趣的、单向度的人。其次,作为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忽视了对学生生命观的培养。当今的大学生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学内容侧重理论化的讲解,没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更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所以也就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致使有的学生心理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导致抑郁症,而在大学校园自杀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抑郁症患者。这不能不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最后,作为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是枯燥的讲授,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睡觉、玩手机、打游戏的学生不在少数。用一句玩笑话来形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心理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听思政课,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眼睛一闭一睁,一觉醒来,老师却还在那讲。因此,如何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随着高校自杀、犯罪等事件的增多,充分暴露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生命教育正逐渐地受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走出传统教学的困境,必须在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命活力。其实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相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目的是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生命教育是让学生从认识自己的自然生命入手,通过自我体验,了解生命的特征和生命的价值、意义,从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进而在追求有意义的生命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激发自己的生命活力,以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所以,从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二)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生命教育强调的是人的自然生命的存在,它是人类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最初的生命是经过几十亿年的生物进化得来的,学生由此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进而珍惜一切生命,同时让学生感性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学生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理性的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因此,只有最先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加强学生其他各方面的素质,也更能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三)生命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
生命教育是把学生的个体生命作为教育的对象,把对每一个生命的关怀作为实施教育的起点,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启发、引导和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意识,引起受教育者思想上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生命教育,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切入点,重视作为学生个体的生命感受,把学生的个体感受作为教育的起点,从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关爱,逐渐引导到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以此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度和兴趣,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生命教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关怀生命原则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的同时,更要时时刻刻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正如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们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要比生硬的理论灌输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也更容易拉近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孔子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用自己的爱真心呵护学生,赢得学生心理上对他的认同,而学生一旦喜欢这个老师,就更倾向于接受他的教育。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学效果是双赢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实现了对学生的教育,而学生是既增强了生命意识,又学到了知识。
(二)坚持渗透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例如,可以借助当前的国际、国内实事,从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马航失联飞机说起,由此阐明生命的无常和可贵,进一步说明珍惜生命的重要性,这样水到渠成地向学生渗透了生命教育的信息。这种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启迪、陶冶和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在无意识中,思想上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生命教育所蕴含的精神实质,而后把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进而全面地理解了生命的全部意义,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做了重要的理论铺垫。
(三)坚持渐进性原则
生命教育要坚持渐进性原则,切勿急躁,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适时地、潜移默化地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进而慢慢地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的改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孔子在《论语》中说:“欲速则不达”,即凡事都要讲求循序渐进,只有经过量的不断积累,最终才会有质的改变,这对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尤其如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何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将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时期内继续探讨的重要课题,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有效的方式,以期推动高校的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作者:马红霞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
第二篇: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
1“生命教育”内涵解读
“生命教育”一词在国内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后,一些体育学者开始从“生命”的视角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构思,“生命教育”思想自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以来,在众多国家的教育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生命教育的“前身”。1993年,我国著名教育研究者黄克剑先生首次将教育提升至生命的境界,提出:教育的终极使命是“点化或润泽生命”。在此之后,学者叶澜于1997年率先发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号召,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认为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教育应当是生命化的教育,应当向着人的生命本真回归。这一号召,拉开了我国教育界从“生命”的视角思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序幕,生命化教育理念也由此得到张扬并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体育教育。近年来对于生命化教育的释义各位研究者是见仁见智,但是其中也有共通之处。生命化教育实质就是在师生双方在认知知识的同时,首先要正视生命,明确生命的存在,其次要通过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动态交流,使师生的生命获得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等多向度的良好体验,最后将这些良好的体验内化并形成师生自身的生命追求与价值,以达到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目的。基于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过程由于自身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教学环境的开放性、身心负荷的双重性、人际交往的多边性等特点,较其他学科课程能够给予师生更多向度的生命体验,应该是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最佳学科。
2“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其体育课程伴随着教改的大潮,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由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提出,近年来开始有研究者从“生命”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现状。纵观相关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各位研究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不同层面对学校体育教育中“生命”的缺失现象进行了剖析,但是其中也有共同之处: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完整的人”的存在,忽视了生命体验,忽视了生命的发展。
2.1“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落后
当前,高校体育正处于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并存的时期,虽然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体育课程改革,但是,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重心”的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也并没有真正实现。然而,无论是传统体育教育观,还是现代体育教育观,都必须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上,如何使学生的生命焕发生机、和谐健康地发展,是生命视域下学校体育必须承担的责任。然而在现实中,高校的体育课程在这种教育思想频繁交流与激烈碰撞的时期,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及实践操作技巧等等问题,加之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匮乏等客观因素,更是突显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贫乏,教学形式单调等弊端,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没有体现出其特点,直接导致了学校体育与学生职后体育的脱节,导致了体育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割裂,而“体育课”也丧失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和意义。可见,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在高校体育课程实践中没有被提升到应有的地位,高校体育课程既背离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同时也没有彰显“生命化教育”的内蕴。
2.2“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主体不明确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实效性差,其原因在于:教育过程可以说是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生活相脱节或相悖的、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学校体育教育还没有把学生看作生命体来进行教育,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与学生生命的发展还尚未联系起来。现实的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远离生命的实践问题,忽视了体育课程中“人”的存在,造成身体与精神、与心理、与社会的割裂。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还并未从促进生命健康、激扬生命精神和铸造社会生命三个方面来构建。并且,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的“生命主体”意义、忽视德行培育、弱化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养护观,因此,我们必须把生命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未来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生命教育思想,发掘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生命意蕴,明确体育教学的学生主体地位,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智慧。
2.3“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目标缺失
体育课程目标“全人发展观”缺失,体育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当前”和“将来”的生活世界,体育教学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新课标中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等理念虽然体现了关注生命,但力度不够,教师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教学过程中严重倾向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体育课程评价中也缺失对学生的“人性”关怀。为此,体育教学中必须构建“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体育课程内容要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为核心,体育课程的实施要在“预设”基础上注重“动态生成”,课程评价突出人性化,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来重构生命化的体育教学。学校体育应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的过程中,明确体育的真义,以健身作为体育的业务,开展健身知识技能的教学,以体验性学习方式来实现“生命体验”的目标。
2.4“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陈旧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也不断完善,各式各样的体验教学开始进入学生课堂,但这些内容多数都过分追求学生体质的增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未落到实处;教学内容集中在运动技术、技能上,远离学生职后生活实际,缺乏高校体育教育的延续性和终生性;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学生依然处在被动练习的地位,忽视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差异,忽视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能力及习惯的培养,忽视品德及心理健康的提升。此外,教学时数达不到《纲要》标准、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经费投入不足、考核评价形式单一、课外活动组织不力等等,都是制约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因素。以上研究者的观点,充分说明了高校的体育教学在经历了数次教改之后,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亟待解决。
2.5“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教师依然依据过去的观念来看待体育教学,教师还没有完全理解新时期体育课改的指示精神及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只是强力灌输训练知识技能,并没有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忽视了学生个体积极、主动性的培养,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普遍;强化运动教学,忽视运动的锻炼价值与实用价值;教学任务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体育能力、习惯和意识的培养。教师教学方式的陈旧,不符合学生生命化教育的要求,并且学生的考核形式单一,体育课成绩还多以“量化”的形式来评定,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情感等素质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学生的价值观念的信息等不做考虑,这种终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首先,我国学校体育尚未落实“全人”的教育理念,在面对学生完整的生命三维时,仍然处于顾此失彼的现状,严重时甚至可以说是无“人”的教育活动,加之各高校所处地域及自身体育传统、教学条件的差异,各个高校的体育课程在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并且,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改革目标多而不明确,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重心”的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也并没有真正实现,并未从“生命”的角度去审思体育教学,去探寻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与完善的体育课程实践建构。其次,高校的“生命教育”意识不强,对“生命教育”的要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生命教育”意识不足是制约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一些高校的领导、一些教师和学生都未把体育与“生命教育”联系起来,并未对体育给予应有的重视,存在着对体育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对体育教学延续着“口头上重要,行动上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观念。此外,一些体育教师存在着轻视体育教学理论学习,只重视运动技能专业教学的思想,“生命教育”意识根本不存在。再加上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教学内容重复枯燥,缺乏体育项目的兴趣性和实用性,这就进一步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4“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4.1制定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三者和谐共存的体育课程目标
首先,在学生的自然生命方面,首当其冲要制定培养运动技能的课程目标,此外,还应根据高校学生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发展学生职业体能及保健康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养护及评价自身身体状态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在精神生命层面,除了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之外,还要依据高校学生在入学后及求职中可能存在的自卑、受挫心理,制定大学生从业心态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制定学生的职业心理培养目标;根据就业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制定安全意识的培养目标。最后,在社会生命层面,针对高校学生职后人际交往环境较为平民化、世俗化的特征,制定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融入力,推进学生生命的社会化进程。
4.2以学生“生命教育”为指导思想,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高校要确立以“健康第一”为先导、全面育人为中心、终身体育为方向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体育课程的实效性,针对学生未来从业特点,选取健身价值高、适合终身体育的内容;建立运动目标(运动技能)、健康目标(技能指标及健身知识)、行为目标(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增加实效性强的教学内容,增加有关保健、运动处方、心理健康的理论课教学时数。
4.3以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为导向,构建立体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在生命教育的视域下,首先,应该建立面向学生完整生命的评价体系;其次,应该正确处理学生生命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性;最后,评价标准应体现促进学生生命的完善。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首先要结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其次,不仅要看到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心理、个性、人格、社交、适应环境等方面的发展。
4.4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关注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全人”教育理念
高校应建立以学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终身体育课程观;课程定位应体现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与劳动保护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规划课程目标,要树立关注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全人”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应该重视学生的生命发展需求,教学组织中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构建人性化的评价体系,以全面、系统地设计“生命化”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作者:吴绪敏单位:泰山学院体育学院
第三篇:高校野外生存教育的生命教育
1我国高校野外生存教育课程产生背景
野外生存教育实践活动在国外开展的较为普遍,许多国家将户外运动、拓展训练、野外生存等纳入到了教育体系中,试图通过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增强体质,健康心态;强化团队意识,培养勇于竞争、乐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掌握生存生活的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我国,由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户外运动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设了“野外生存体验”公选课.2002年5月,“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研究课题.同年7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等七所高校的140名学生,在黑龙江省的帽儿山、浙江省的大明山、湖北省的神农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生存生活综合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改的重要举措,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这也为野外生存教育课程进入高校体育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育部在2002年7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经常参加和组织野外活动,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要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地、荒原等自然条件,开发野外生存方面的教学与训练”.标志着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被正式纳入到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之中.野外即原生态或次生态的一些地方,是人迹罕至之处.野外生存教育,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远离生活的熟悉地,到野外自然环境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的总称.其训练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竞技性与挑战性,主要培养训练者在复杂的、恶劣的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锻炼训练者在面对巨大压力和困境下的意志力,激发训练者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通过生存训练中面对困难的分析、决策、执行、调整的过程,挖掘出训练者的潜质,提升训练者执行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一种训练.它以“健康第一”为课程目标,与生命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理解两者间的内在关系,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对于拓宽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2生命教育理念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了人的生长生存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竭力倡导生命教育,各种学术团体纷纷建立,这些团体最初旨在教育指导青少年关注身体健康与发展,远离.随后,关于生命教育的教育理念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潮,生命教育的内涵逐渐拓广.从上世纪末开始,生命教育的理念逐渐为我国众多学者接受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全新教育理念,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自身和他人的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学者指出,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还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惠泽人类的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本文则认为生命教育旨在通过开展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理解生命的真谛,体验生命的张力,创造生命的价值,从而培养全面健康、积极向上的个体,是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生命作为生命教育研究的对象,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生命教育(以提高生存能力与生存意识)、精神生命教育(以端正生活态度与健全人格)、价值生命教育(以形成理想信仰与对真善美的追求)、智慧生命教育(以形成科学艺术与创新精神)。
3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目标的生命教育内容的表达
课程的设计不外乎两种基本形式———渗透课程和单一课程,生命教育也不例外.如英国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社会科学课程中,德国是将其融入宗教课程中,本文研究的是生命教育在野外生存教育课程中的渗透.课程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野外生存”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将“走、跑、跳、投”扩展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从中获得野外生存的知识,掌握野外生存基本技能和方法,改善身体机能,提高协作能力,体验生命的张力,培养自强不息、创新奋进,勇于竞争、乐于拼搏的优秀品质,最终达成身心和谐健康的课程目标.
3.1自然生命教育的表达
在野外生存训练的过程中,强健体魄,预防疾病,改善身体机能,提高适应能力,达到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强化生存意识的目的.这是野外生存训练基本目标之一即身体健康的目标,在教学中应重视对自然生命的质量的改善,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与能力.
3.2精神生命教育的表达
在野外生存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走进自然、挑战自我,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野外生存训练的运动参与目标,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活,自立自尊自强.
3.3价值生命教育的表达
通过对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这是野外生存训练的心理健康参与目标.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让学生在逆境中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激发他们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深刻体验,确立其“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价值理念.
3.4智慧生命教育的表达
智慧是生命发展的理性力量,是一种能促进生命反思的力量.通过野外生存训练,设置困难情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是野外生存训练的社会适应目标,教学中通过探究式、合作式教学,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诱导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充分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四种生命蕴含自性本我、人文本我、价值本我和高层本我四个层次,是生命系统中的不同维度,自然生命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对于自然生命,我们理应关爱珍惜,对于后三种生命层次,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实现自我超越.野外生存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拓展类课程,为高校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4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则
4.1生命性原则
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关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起点和保障,同时生命是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内容设置应体现生命的命题,即教育中必须以生命个体为中心,尊重生命个体的发展,引导学生爱惜生命,尊重生命.对生命的关注,主要包含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现代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容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的现象.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在自然环境下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生存能力偏差,在社会环境下部分学生存在生命观念模糊、生命意识淡漠的不良现状.因此,将生命教育理念与现行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目标结合起来,其一可以让学生学会在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能力,其二可以通过野外恶劣环境和学校舒适环境的对比,让其认识到生命的崇高与伟大,体会生命的渺小与脆弱,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促成对生命的崇敬和挚爱,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正确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使大学生能够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并在“生命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感悟人生真谛.
4.2生活性原则
生存能力差,是年轻一代,尤其是独生子们的一个普遍的问题,这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叶圣陶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名言,主张教育要从学校扩展到家庭、社会.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内容既多又广泛,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出发,应强调课程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及生存能力,这是生命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野外生存训练的很多技能都是源自于生活,内容主要围绕着行、吃、住和自救等方面展开的,教学的活动场所从校内拓展校外,基本上要求进行2-3天的野外生存综合训练,期间主要围绕行、吃、住和自救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徒步穿越、野外定向、埋锅做饭、特殊条件下的取水与点火、营地选择、帐篷搭建、野外伤害的处理、迷路、野外模拟救护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遇到特殊情况时解决问题能力.如日本早已把野外生存能力作为青少年必备的生活技能,并建立了专门的训练基地.并且,现在“背包客”“暴走族”已成为一种趋势,“暴走吧女人”等一批户外题材的电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使亲近自然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因此,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过程中生活性不能缺失.
4.3体验性原则
体验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独特方式,它可以将个体生命中的情感激活,从而最终落实到人的生命行为上,现行的教育则比较注重理性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情感的体验.生命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活动,但生命教育中的活动不是认知活动,而是从学生面临的生命问题切入,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真情、真感.通过实践活动练习使学生掌握生命保护的技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分享他们自身的经验,运用活动和情景体验的方法,真正使教育感动生命,震撼心灵,融入生命.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身体的体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田径类课程,把原本仅限于传统课堂上的走、跑、跳、跨、投等竞技内容,扩展到社会,延伸至大自然的一种高校体育课程.通过校内模拟训练以及野外综合训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的张力,体验快乐和幸福,体验困难与挫折,在人际交往中体验责任与感恩,将会达到远超过理论教育的效果.学生通过接受积极的体验,最终完成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4.4全面性原则
台湾师范大学的吴庶深教授也指出:“生命教育就个体本身而言,是关乎全人的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全面均衡发展;就个体与外界的关系而言,是关乎与他人、与自然万物、与天(宇宙主宰)之间如何相处之教育”.“半个人”的教育培养出的青少年往往因利丧失理、因理丧失情、因情丧失了人的整体,忘记了人的全面价值与生命意义,成为“单面人”.个体生命最高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命教育通过立足生命、发展生命最终达成完善生命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野外生存训练在内容选择方面既要有身体的运动,也要有心理的锻炼,更要有意志的考验;既要有体力的锻炼,也要安排有生存技巧内容,对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锻炼和磨练.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应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重视挑战、冒险意识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5结束语
多年来,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对技能的培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技能人”、“经济人”、“政治人”等,而忽视对人情感的关注,突显生命教育价值取向的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在野外生存训练过程中要以呵护、强健人之自然生命,塑造人之社会生命,探索人之精神生命,挖掘人之智慧生命为课程目标,同时野外生存教育在渗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以遵循生命性原则、生活性原则、体验性原则以及全面性原则,最终促进学生生命和生存能力的提升,实现“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
作者:杨广艳朱永飞单位:池州学院体育系
第四篇:政治理论建构生命教育的理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而科学的三观直接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即如何正确地看待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更有意义地活着。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过于侧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课堂上以理论讲解为主,忽略了生命价值观教育,忽视了作为个体的学生的主观生活体验,轻视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建构,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生命教育的作用,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激荡,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这给当今大学生了解世界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眼界。但同时,在文化领域,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导致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侵入校园,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物质盲目追求,一味地讲求享乐,精神极度空虚,缺少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这势必影响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进行三观教育的同时,有必要进行生命教育。再次,在现今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实际上普遍都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根本不重视对学生的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导致学生只重视成绩,不懂得怎样生活,怎样使自己感到幸福,最终成为一个乏味的人。在高校,我们实际上更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把高校错误地看成是培训学生谋生技能之所,因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得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对生命的意义感到迷茫,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彰显学生的生命意义、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由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一般来说,大学生尽管已经达到十八岁,已经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成人了,但他们的心理发育相对于生理发育而言相对滞后。由于大学生基本上又都是独生子女,从来没有独立生活过,也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对整个社会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大学期间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困惑,尤其是心理上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例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和理智的矛盾、闭锁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等等,他们的许多问题在上大学以前都需要父母的指导和鼓励才能解决,但由于大学期间远离家庭,缺乏父母的帮助,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日积月累就可能演变为心理疾病,甚至危及到他们的学业和生命,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针对他们的具体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疏导,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向正面、积极的方向转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尽力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功能,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生命教育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把生命教育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把生命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懂得活着的意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生活化,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书本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如何更有意义地生活。这为他们今后走入社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挖掘“两课”内容,把生命教育与“两课”的相关内容很好地整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生命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讲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证明中谈到了天体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通过讲述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的,而后又经过千百万年的动物进化才转变成人类这一复杂的过程,告诉学生生命来之不易,要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并结合当下大学生由于漠视生命而导致的自杀和犯罪时有发生的现象,教育学生尊重、珍惜和敬畏一切生命。在讲到辩证法时,可以用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来进行生命教育,告诉学生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是自然界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但是人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体验无限的生命价值。在后面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两部分也可以进行生命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通过讲授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规律,以此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从而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摆脱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翻身做主人,这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对工人阶级的生命关怀。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则更体现了马克思对整个全人类的生命关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也有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一章里,可以让学生思考人为什么活着,这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问题,因为人生的目的决定了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以此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潜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最大化地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在理想信念和历史使命教育这一章,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以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做系统的规划,这样才会在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让学生明白,生命也是一种责任,担当、履行这种责任的过程,也是探索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告诉学生,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每一个阶段的历史使命即责任,要尽力完成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作为学生,现在最大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创造自我,争取早日成才,为实现今后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唤起学生对生命教育情感上的共鸣。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一般都是通过听讲座、社会调查或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亲身体验,激发他们的认识情感,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在认识上的循循善诱,使他们的认识通过理性思考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升华,这也为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关爱生命原则。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更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时刻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大学生们感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要比干巴巴地灌输理论知识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也更容易拉近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孔子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用充满爱的怀抱真心呵护学生,博得学生的喜爱,而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就更愿意接受他的教育。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的效果应该是双赢的,教师达到了教学目的,实现了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是既增强了生命意识,又学到了知识。
2.坚持渗透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在学生不经意间向他们渗透生命教育的信息,这种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启发、陶冶和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在潜意识里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生命教育所包含的精神实质,继而把它内化为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更加完整地理解了生命的全部意义,从而在生活中更加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3.坚持渐进性原则。
孔子在《论语》中说:“欲速则不达”,即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只有经过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改变,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是如此。生命教育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平时教学中适时地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进而慢慢转化为学生的思想。
四、结语
总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继续努力,不断地探索建构生命教育的更有效的方式,以期推动高校的生命教育向纵深发展。
作者:马红霞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
第五篇:积极心理学下生命教育途径
一、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生命教育就是根据每个不同的生命个体的特征,承认其和其他生命个体的差异,为其创造丰富的活动氛围,从而促进其全方位地、和谐统一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主要是指导学生亲身经历、体会、建构生命的真正意义;指导学生通过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指导学生反思和明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与他人融洽和谐相处的互动能力。在新时代的潮流之下,在高校实施的生命教育是指指引学生明确人的生命价值,了解生活的真正含义,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让他们学会关怀自己和他人,生活在现代文明之中。积极心理学是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即在拥有比较全面有效、完善的实验手段和测量方法的传统心理学的前提之下,将其侧重点更多地聚焦于人类的优势、美德、潜能和力量等生成性方面,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新的思潮。提倡要带着发展和生成性的眼光积极地看待生命,积极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常人。积极心理学主要有三个层次的研究内容:第一层次即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第二层次,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诸如美德、潜能等积极特质;第三层次,积极心理学研究整个社会公民的功德素养以及能够促进生命个体成长为责任心强,为社会和他人奉献,得体大方,宽容体谅的社会公民的社会组织。
二、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结合
(一)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结合的必要性
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相对薄弱,再加上学生对生命的真正意义认识不明确,在人际相处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面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导致了生命意义缺失,极大地引起社会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当一个个体内心世界开始变得干涸,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下降,变得越来越冷漠,也没有办法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他便会在暴力这种疯狂的驱动力之下面对对他来说陌生的世界。因而如何找寻丧失的生命力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使命。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则为生命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倡导积极体验、积极特质、积极环境的积极心理学,其目的是唤起人们内心世界的积极能量。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可以避免以前生命教育中的一些消极情绪,使学生体验到生命中积极乐观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一种体验,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发现自己的巨大能量,从而更加开朗,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命中的人、事、物。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巧妙灵活地运用在生命教育中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体验生命幸福感的积极情绪,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个人生命中的人格潜能,从而实现他们自身有意义的生命价值。
(二)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结合的可行性
近几年内,起源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全球化的流行趋势,扩展到其他国家,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更多地受到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关注。生命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理念之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发挥学生的潜在能量,聚焦于学生的生命健康状态的教育。从两者的内涵上来看,生命教育和积极心理学都有共同的宗旨,它们都不是一味地聚焦于学生的缺陷,以消极的态度看待问题,相反地,它们都关注学生的生命内在,教会他们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态度面对这个社会,更多地关注生命中的积极方面,发掘生命的潜能。将积极心理学融合于学校的生命教育,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辟了全新的视角,转变了原先单纯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教育理念,从而引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积极特质,老师和同学也会更加乐意接受这样的教育理念。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来进行生命教育是与教育的核心价值相一致的,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将从体验积极的情绪,重唤生命的热情;挖掘积极人格潜质,培养全面的生命个体;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热爱生活的氛围三个方面讨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生命教育实践的途径。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生命教育实践的途径
(一)体验积极的情绪,重唤生命的热情
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在内外事物的影响之下而感受到快乐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愉悦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且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主体对客体刺激的一种反应,源自个体自身对其感受。正向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聚焦的要素之一。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领域,首先要让学生体会感受积极的情绪。要想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老师必须首先具有积极的情绪,从而才能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学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吉诺特根据他自身的经历惶恐地发现,老师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主要因素。老师自身的情绪、状态以及教育方法能够影响学生们整个学习氛围。老师拥有影响学生的强大力量,老师可以使学生愉悦和快乐,也可以使他们悲伤失落。老师不仅是发现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灵感的重要因素,也可能为学生制造痛苦的体验。老师不仅可以成为他们的骄傲,也能使他们失望,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伤害他人。不管是在什么情境之下,危机能否消除,学生能否受到心灵的冲击,老师拥有全部的决定权。吉诺特的这段教学经历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在影响学生中的巨大作用。因而,高校的老师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能够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魅力。通过老师和学生良好的互动,学生渐渐被感染积极的情绪,也更容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看到他人的长处,并与之赞美,接受者获得的是他人的信任,这种来自社会的支持会让他肯定自己的价值,获得积极的力量,变得自信,从而发挥他的力量。师生之间的良好的互动,既增强了老师的成就感,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获得愉快的人生体验。在与老师的接触中,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并将其迁移到生活中去,唤起他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更有动力实现人生价值。同时通过和其他同学、老师、教练的互动,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动力,并将这些感悟和动力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去,获得进步。团体心理辅导训练不仅可以干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不良情况,也可以让参与的学生在团队中体验到被需要、被关注的积极情绪体验,通过快乐轻松的团体辅导活动变得乐观、快乐,并且学着和他人交流沟通,学习彼此的长处,完善自己,共同成长。通过户外拓展和团体心理辅导,这些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体验积极的情绪,增加了对生命的感悟,重唤对生活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完善自我,促进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发展。
(二)挖掘积极人格潜质,培养全面的生命个体
积极心理学之父赛里格曼在教育孩子方面持有这样的理念:教育孩子不能总是关注他们的不足,相反,应当要带着发展性、生成性的眼光发掘他们的优势、潜力,也就是孩子们身上最为闪亮的特质,并且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特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开拓幸福的生活。通过发掘学生的积极人格潜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面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关心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勤奋踏实工作的动力和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勇气,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感受生活中美的能力,能够坚持自己梦想的毅力,宽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聪明才智等。为了发挥不同学生的特质,江苏大学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老师,各院系的辅导员、班主任、副书记等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和学生心理社团、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咨询员三级网络,更加全面地促进了学生发展。首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老师严格遵循值班制度,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网络、电话等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一对一的、保密的、放松的环境,使得学生更加容易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老师也更加有针对性地发掘来访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帮助他们激发潜能,让学生获得幸福和成功的体验,成为更加全面的生命个体。除了日常的咨询和辅导,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运用学生中应用率比较高的平台(心理学杂志,学校的心理健康网站,校内人人网)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向上的生命教育的知识,提高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定期为全校的老师和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在讲座中宣传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的基本知识,普及珍爱生命、爱惜自己和他人,发掘自身特质和积极人格的积极理念。其次,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需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辅导员例会,与中心的老师保持联系,获得本院学生的动态信息。通过例会这种形式,各院系的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也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平常生活学习的表现和心理中心老师的反馈更加容易掌握本院学生的优势所在,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将积极的心态和品质辐射到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心理社团、心理委员和朋辈咨询员则是作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力求促进所有同学全面发展。我校拥有研究生心理与职业发展委员联合会,本科生、研究生心理委员联合会,催眠潜能激发俱乐部等心理社团。这些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宣传心理知识,组织社员参加成长活动,促进社员和其他同学的共同发展。心理委员是每个学院推选出来的对心理学感兴趣,愿意和同学分享心理知识的同学,而朋辈咨询员还需要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因为他们与同学的联系更加紧密,他们不仅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所学知识帮助身边的同学,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接触中,锻炼了自身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知识的运用能力等。爱、容、洞察力这样的一些积极品质得以发展,促进了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热爱生活的氛围
作为积极心理学另一大焦点因素的积极正面的社会环境,其中包含创造人类幸福的生活环境和影响学生各方面发展、体现、培养和发挥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教育领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以便为塑造学生积极的心态和人格构建一个潜移默化的氛围。威廉姆斯等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如果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对其提供了最好的支持和帮助,在这样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更有可能拥有乐观向上的品质,也更有可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学生生长在暴力、指责、争吵的环境中,他们则可能在自身的性格、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的消极性。由于学校是学习的最佳场合,也是最容易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的。因而我校为本科生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公选课和研究生的选修课,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学校浓烈的学习气氛中。这门课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老师讲授,为学生提供生命教育的基本知识,并且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也会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比如开辟网络平台,录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放到学校的网站上,以便全体老师和学生更加方便地学习这门课程,也增加这门课和蕴含于其中的积极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的思想在学校全体师生中的普及程度。在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及校园的主干道上都会悬挂积极向上的标语横幅或者宣传画,向每一个走在校园的人传递积极的力量。不管是从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都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老师也都使用正面的指导语。同时,学校学工处以及各部门对在心理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例如评选“优秀心理委员”,“优秀学生社团”等,激励他们继续起好带头模范作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积极的环境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营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良好气氛。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之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更加有利于生命教育思想在学生中的渗透,教育的效果也更加持久。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的结合为学校的生命教育开辟了新的视角。通过帮助师生体验积极的情绪、挖掘他们积极的人格潜质、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重唤他们对生命的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营造热爱生活的氛围。这不仅将为学校教育带来积极的正面力量,也会引领和谐良好的社会潮流。
作者:谢钢钟雨含单位:江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
第六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
1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
1.1大学生的自身内在因素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处在一种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时期,抵抗挫折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比较差,外界的影响与自身意识矛盾又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开解,都会给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1.1.1抵抗挫折的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如“温室里面的花朵”从来都是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没有经历过风雨,遇到事情都是父母来帮助解决。来到大学之后,许多大学生都是首次离开父母生活,面对陌生的大学校园,经常会手足无措。因此,在校园里面碰到的一些小的挫折,例如吃饭洗衣的日常生活、恋爱分手、学业不顺、人际交往差、攀比心理等等,这些看起来的小问题却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大学生出走、生病、休学、退学乃至自杀。
1.1.2情绪控制能力差
大学生的年龄多为18-22岁的心理成长期,情绪十分不稳定,容易因为外界的影响情绪激动,并且难以控制。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经常不理智,易冲动,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给自己和社会带来危害。而且大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缺乏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与鼓动。例如大学生恋爱问题。据调查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学生,大多因为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谈恋爱,因此觉得自己也应该恋爱,而非因为真觉得喜欢而在一起。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心智并不成熟,而在学校独立处理事情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造成情绪起伏不定,影响其成熟的生命意识的形成。
1.1.3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我国的教育制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应试教育,因此,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一直在“象牙塔”的世界当中,对社会情况不了解,个人的人生阅历比较少。而现今的大学校园里面并非过往意义上的“象牙塔”世界,许多大学生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在社会上遇到许多状况如危险、灾难、骗局的时候,没有防备意识。有一些大学生喜欢徒步旅行,学习小说或者电影上的做法,在陌生的地方随意搭乘陌生人的汽车,常常把自己置于险境而不自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2外在环境的影响作用
1.2.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生命观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大都是要在学业上取得理想的成绩,而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性格的养成方面没有过多的关注。家长对孩子通常采取过度关注和保护,导致孩子性格懦弱、依赖心理强、自私自利以及没有责任感。因此,一些大学生在学业、恋爱以及就业等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就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意识想要逃避。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自杀、伤害他人的方式来解脱。
1.2.2社会环境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错误思潮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冲击着我们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容易受到这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现今大学生只注重自身的专业技能掌握,为走出校园能够找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而做准备。往往忽略了对自身性格的塑造与人生观问题的思考。其次,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各类消极思想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例如小资、颓废、无奈、厌世、以及死亡等消极情绪通过网络被大肆渲染,一些大学生受到这些消极情绪的影响,一旦遇到问题,容易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没有了解生命对自己的意义,没有了解自己生活在世界上也背负着许多责任。
1.2.3学校环境的影响
(1)学校对于生命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本世纪初,我国中小学开始开展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生态保护、性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教育。但是,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关注不够。而面对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专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为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教育的重心偏向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教学的目的变得十分功利性,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以便学生走出校园后可以顺利的找到工作。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则流于形式。各高职院校对于生命教育仅仅体现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一些高校教师在理论层面上对此进行过研究,发表过一些相关生命教育的文章。但是高校在生命教育的现实实践方面却几乎是空白。因此,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漠视生命,伤害自我和他人的事件屡有发生。高校对于生命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扭曲。著名学者石康元指出:“在当今社会的学校教育制度下,受教育者的动机和目的主要的是学习一套谋生的技能,如果你问受教育者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你很难想象他会回答:‘为理想和信念而读书’。他们通常会回答你为了生活而读书。”现今高校这种“重技能轻德行”的教育理念,使现今社会的大学生认为学习的最终意义是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及赚到足够的金钱,没有在学习中了解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可能最终导致学生对于生命的漠视。
(2)学校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空洞乏味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容,许多学校仅仅停留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层面上,内容比较抽象。并且大量高校没有单独设置生命教育的课程,往往只是在思政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学习中给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的宣传。这种方式对学生采取的是说教式教育,许多学生感觉不到实用性,往往采取忽略。因此,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仅在人生观内容当中体现出来,更要起到预防生命事件发生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碰到危险和灾难时保护自己的生命。
(3)学校惩罚机制专断粗暴
各高校在处理学生违纪违规事件的时候,没有做到透明、公开,也没有能够给当事学生充分的申辩机会。处理结果是否公正、合理姑且不论,仅就校方单方面的裁决方式来说,就不符合“程序公平”,难免使许多受到处罚的大学生无法接受,极端的自暴自弃做出伤害自己、危害他人的行为。
(4)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程度不够
许多高校教师上课来,下课就走,与学生缺乏沟通。在许多职业院校里面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生辅导员,一般都管理七八个班的学生,大约有一百多到两百人。辅导员精力有限,有的时候许多的辅导员到大一上学期末对自己管理的很多学生都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人。辅导员在通知学生相关学习事务的时候,要么通过班长传达,要么通过班级的群发信息通知。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比较生疏,经过调查,90%的学生出现情绪方面的问题时候不会寻找辅导员进行倾诉,更多的是找自己的朋友进行疏导。如果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学校里面没有朋友,心理情绪得不到疏导,就容易出现问题。
2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施途径
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命教育涵盖了所有有目的的影响人对于生命价值探索的活动。狭义的生命教育则专指学校有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带领学生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最终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陶冶健全的人格品质方面的一种活动。文章这里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生命教育,即学校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方面应该怎样具体实施。
2.1加大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力度,改善校园环境
大专院校要改变过往“重智轻情”的教学观念,在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学校要尽量多开展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如可以搞一些主题月活动,每个月设置一个有关生命教育的主题,普及一些生命教育的知识,建立一些专门的生命教育辅导机构。例如虽然有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许多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只是形同虚设,很多时候咨询中心的门长期都没开,只是挂了个牌子。学校要真正的把这个机构重视起来,使“心理咨询中心”能够做到实至名归。同时,学校还应优化校园环境,要学生感受到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幸福的、有意义的,让每个在校的大学生能够快乐、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
2.2生命教育采取课程独立设置、其他课程渗透的方式
学校应该单独而系统地设立生命教育课程,根据大学生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开设一些主题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哲学当中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何疏导不健康心理情绪、以及大学生如何防御伤害的课程。同时,其他课程还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有关生命教育讲授,使学生能够耳濡目染,能够持续地影响并启发学生的生命观。例如思政课教育当中,专门有章节谈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意义,以及谈到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这个内容的讲述可以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认识到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可以使学生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当中遇到的挫折,使学生的抗挫折力增强。再如在大学生就业培训课上,老师可以通过讲就业,提前告知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警惕一些就业陷阱,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提前对自己将要面临的问题有心理预期。
2.3学校对学生的惩罚机制的改变
在大学生交费上大学的今天,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学校的“主人”,是大学教育的“主体”,而不再是单纯的服从者和被管理者。因此,学生在学校建设、规章制度的制订、学生违纪事件的处理方面,应该具有充分的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这个是包括高校管理者在内的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的一个观念。学校应该改变以往的学生违纪惩罚办法,在决定惩罚学生时候,成立行政干部、辅导员老师、学生代表三方组成的学生违纪处理机构,公开透明地处理学生的违纪问题。被处罚的学生可以参加会议进行申辩,最后由处理机构三方投票处分结果。这样惩罚机制的改变,可以使学生对学校更加有归属感,有主人翁意识,而不至于学校单方宣布处理结果后,许多学生走上极端道路。
2.4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情怀
首先,作为学生的任课教师应该给自己的学生树立起生命教育的典范,宣扬积极的人生观,同时,应该多增加与自己所带学生的课下沟通,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时,及时要与学生的辅导员进行沟通。其次,学校对于辅导员所带学生的数量应该有所限制。两百多个学生归一个辅导员管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难免会出现管理的“盲区”。如果辅导员没有及时发现所管理的学生出现情绪的问题,没能采取预防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最后,作为一线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应该多和学生做“朋友”,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在校人际交往等情况,多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而不要把自己放在“管理者”,把学生放在“被管理者”的位置上,导致学生产生对辅导员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展开。
3结语
总之,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要走进实践,真正和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陶冶健全的人格品质,光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需要社会,家庭一起来配合完成。
作者:程俊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高校生命教育问题及途径
一、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表现
1.缺乏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部分大学生对他人的生命苦难漠不关心,甚至恶意相向,这本身就是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漠视。近些年,由于中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使得上大学相对容易。大学生的优越感消退,进而放任自己,缺少目标和方向,浪费生命和青春。被动的接受各种事情,缺乏创造力都是源于惰性。大学生缺乏对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无法超越自己,严重地影响社会的发展。
2.缺乏对生命存在的尊重和敬畏。
人应尊重和敬畏生命,这是创造所有可能性的源泉。可是部分大学生却不能意识到这点,进入大学后,失去动力,自制力较差,贪玩厌学,常常感到生命空虚无聊。还有个别大学生金钱至上,盲目追星、搞个人崇拜,缺乏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自残、自杀甚至残害他人等恶性事件的出现,都是对生命的肆意践踏和严重漠视。
3.缺乏对生命的反思。
现今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屈指可数,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挫折,并一蹶不振。由于思考较少,面对困难时他们又开始自卑,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极端事情。大学生因学业、爱情、家庭等受挫时,采取消极行为甚至自杀方式解决问题,都是由于生命意识淡薄而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引发的悲惨后果。
4.缺乏生命意义的理解。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不能理解生命的意义,只是简单重复地对生命进行消费活动,被动享受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不能超越自己,无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对社会做出贡献。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不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由于从小就缺少生命教育,所以大学生普遍存在个人中心主义,因为学习不好、与同学产生矛盾或者失恋等事情就选择自杀,更有甚者为了泄愤就杀害同学和老师,这都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行为。自杀事件逐步向高学历群体扩大,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中自杀事件也屡见不鲜。比如,2009年武汉某大学博士,由于论文难过压力过大,用一根电线自杀;同年11月,上海某女硕士,由于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在寝室自杀。高学历人群的自杀事件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另外,大学生伤害他人生命的事件也层出不穷。2004年,马加爵因与同学相处有矛盾,杀死寝室4名同学后逃跑。2008年付成励用菜刀将正在上课的程春明砍死。2009年郭力维将同学赵妍刺死,原因是赵妍偷拍了郭力维打呼噜的视频,郭力维发现后将其杀死。大学生对动物进行暴力行为也是时有发生。2005年北京某名牌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来到北京动物园,在5只狗熊的身上和嘴里先后两次倾倒了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同年,上海一名研三学生在半年之内,先后将20余只小猫进行残害。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动物,这些事件都表现出大学生对生命的极端漠视。
5.缺乏生命安全意识。
当代大学生虽然文化水平较高,但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单一的生活阅历也使得他们生活经验匮乏。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比较突出的安全问题表现在防骗等方面的基础常识储备不足。面对骗子的时候,一些大学生常常束手无措,或是缺乏自我救助的常识,或是误入陷阱,造成本该可以避免的损失。大学生生活常识安全意识也很匮乏。例如,2008年上海商学院宿舍清晨起火,4名女生缺乏自救措施,从寝室6楼跳下逃生,当场死亡。2009年,湖北长江大学三名学生为救落水儿童而被冲入江中不幸遇难也是因为缺乏急救知识。这都反映出学生们自救能力很弱,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
二、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原因
高校目前更多地只重视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人的生命观教育。学校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不重德育而重视智育的发展,令学生们忽视了精神追求,对自身利益之外的社会关怀和他人生命更是忽略。高校缺乏对学生心理疏导,大学生身心压力大成为普遍问题,对于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更是缺乏思考,导致感到迷茫与困惑。当然,社会的氛围和家庭教育以及学生本身的素质也是导致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一部分原因,本文不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三、提高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要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
在中国现价段高校所设有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统称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是当前中国高校学生系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最主要的渠道,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在这些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各自的理论侧重点,坚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个体的生命价值充分体现,教育者要遵循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大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与理念,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科学更加易于操作。
2.生命教育教师团队要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担任。
生命教育的范畴很广,主要包括生命伦理、生命科学、生命哲学等,这就需要高素质、高涵养、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来承担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教育者知识广博、内心世界丰富、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他人的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放眼中国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学生生命教育仍未拥有独立的师资队伍,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依靠心理老师或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进行生命教育,这些老师不免对生命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相对缺乏,这就很难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开展生命教育工作和活动。在高校中建立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团队,是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和实效性的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
3.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立足于完善的高校心理辅导体系。
中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宿舍—班级—学院—学校的心理监控机制,但是并不严格,对学生的监控并不全面和到位,使得危机事件的发生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与控制。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应该成为高校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的原则,使用互相帮助的互动关系,最大程度上建立一个大学生可以聊天交友、吐露心声的相对和谐的教育氛围,更好更顺畅地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比如教室、宿舍、食堂等也应该是心理咨询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战场,及时在生活与学习中跟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问题矛盾,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发挥心理咨询师和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作用。
4.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生存拓展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的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即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生存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教育者既要教会学生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们自我生存的能力,通过生存拓展能力的训练,锻炼其抗压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变得越发严峻,大学生在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落差感,对自身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这就突出了在高校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更使大学生对现实有了更加充分的把握,认清了自身的优缺点,确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不断努力。
作者:郝鑫毕志超王俊龑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