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灾区孩童的生命教学评估范文

灾区孩童的生命教学评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灾区孩童的生命教学评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灾区孩童的生命教学评估

作为生命教育的一个方面,儿童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协助儿童透过对死亡的了解,达到对生命的欣赏、珍惜以及反思。首先,教授儿童有关死亡的科学的知识,具体包括:对死亡和濒死有正确的认知,了解死亡对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含义,了解与死亡有关的人员角色以及丧葬礼仪,获得有关哀伤和丧亲辅导的信息,了解安乐死以及自杀等相关的主题信息等。其次,引导儿童对死亡及相关主题树立起积极的信念和态度,具体包括:儿童生命教育工作者要以适当的态度表达对死亡的观点和想法,澄清社会中错误和迷信的有关死亡的观点,去除对死亡的非理性禁忌观念并建立适当而又健康的死亡态度,以理解的态度面对濒死者,了解生命和死亡的关系等。再次,协助儿童掌握面对死亡的技巧,让儿童能够以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宣泄内心的哀伤情绪,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死亡仪式等。

最后,引导儿童学习生的教育,不仅要让儿童认识到生与死的关系,了解生命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要让儿童能够树立起欣赏生命、珍惜生命、积极生活的态度。相应地,面对震后灾区儿童的生命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有关死亡的本质及意义、面对死亡和濒死的情绪处理和调适、有关死别及哀悼仪式的意义、有关大众传媒及文化艺术中对死亡的描写、关于地震和天堂等主题的意义、有关生命教育课程的相关知识等。Nagy研究儿童死亡概念时,发现儿童对死亡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无知,死亡乃是他们意识的一部分。

并且,儿童对死亡现象的认知、态度及其应对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他们情绪的、心理的和智力的发展。如果儿童无法整合所遇到的死亡现象、无法处理由死亡而带来的悲伤,不仅可能造成他们学习能力的退化,更可能形成他们毕生的情绪困扰和人格障碍。因此,死亡教育对地震灾后儿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生命教育是震后灾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一环。地震灾后,由于当地文化的禁忌以及成人避讳的影响,儿童关于死亡的概念和态度往往被严重歪曲,因此必须通过生命教育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生命教育作为灾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重建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对儿童及青少年开展哀伤辅导,协助他们度过丧亲危机以及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研究表明,儿童经历因地震带来的死亡事件后,无法了解死亡的真正含义,更容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其悲伤与失落时间会比成人更长,并且由于他们缺乏表达情绪的动机和技巧,因此严重影响了他们康复的情况。生命教育能够更好地协助儿童产生觉察并接纳自己的哀伤情绪的能力,并提供适当的情境支持让他们了解自己情绪是正常的,让儿童有能力完成心理复原的过程。另一方面,生命教育有利于改善地震灾区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克服当地民众对死亡的忌讳、对地震的猜测以及生命教育的缺乏,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积极的生命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震后灾区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原则

震后灾区的儿童和大多数儿童一样对死亡的主题有强烈的兴趣,但除此之外他们还对死亡多了一些恐惧、阴影和悲伤的情绪,加上父母和成人禁止他们谈论死亡,因此他们往往将哀伤情绪压抑内心。从社会工作的人本主义以及优势视角出发,震后灾区儿童的生命教育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儿童为本与避免伤害的原则

死亡及其相关的话题,对当前的社会文化传统而言仍然属于较为忌讳的话题,要充分考虑儿童及其家长的心理准备度,以减少直接谈论死亡对其造成的冲击和伤害。因此,开展震后灾区儿童的生命教育必须遵循儿童为本原则和避免伤害原则。所谓儿童为本原则就是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的人格,接纳他们的怀疑与质疑;注意儿童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儿童在性别、年龄、家庭背景、创伤经历以及情绪表达方面的不同,并因此而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不论儿童对死亡和失落的反应是什么,都要能理解儿童的遭遇与感受,并要十分小心教育中的用词。所谓避免伤害原则,就是要尽量避免由于教师态度、能力、技术以及方法等问题而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二次伤害”,尽量避免儿童幼小的心灵再次经历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因此,对那些家庭中有亲友遇难的儿童,应在创伤半年或一年以后的适应和恢复阶段开展生命教育,并且要在开展生命教育之前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评估,以决定具体的教育策略。

(二)坦诚开放与团队辅导的原则

相关的研究表明,儿童从三岁开始就起对死亡有概念,三至五岁认为死亡不是最终结果,五至九岁将死亡拟人化为“鬼”或“死亡先生”等,九岁以后将死亡看做肉体生命的停止。但也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死亡概念和死亡态度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并且遭受过创伤的儿童具有抑郁和焦虑以及内隐和延迟的特征,不太愿意或者不太明确地表达他们对死亡、失落和哀伤的情绪。因此,震后灾区儿童的生命教育还必须遵循坦诚开放原则和团队辅导原则。所谓坦诚开放原则就是要求我们要真诚地面对儿童,积极主动地提供给儿童接触、谈论死亡的机会,而不是采取自以为是以及欺骗的态度。教育者要配合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发展阶段,要以其能接受的方式温和而坦诚地告知其真相;要坦诚地表现出自己的悲伤,也允许儿童自然地表达出其感受;对儿童的疑惑和质问,要诚实以对,不搪塞敷衍,更不编造不实的谎言代替真实的事件,尤其不要说“死亡只是睡着了、死者是去旅行了、死者是被上帝带走了”之类的话。所谓团队辅导的原则,就是要充分利用儿童团队游戏的方式对灾区儿童开展生命教育,让儿童一起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悼或追思,鼓励儿童与别人讨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感受,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

(三)多元教学与文化考量的原则

由于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还没有达到形式运思期,他们对死亡的理解也还没有达到成人的科学认知阶段,因此针对儿童的生命教育必须遵循多元教学的原则,并充分考量当地的社会文化脉络。所谓多元教学原则,一方面是指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要以儿童为本位,最好先征询儿童及其家长的意见和需要,由儿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然后由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进行安排。课程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丰富性和严密性,丰富性要求课程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就彼此知识与经验相互交流、碰撞,产生多元观点,严密性要求课程议题不要规定一种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儿童探索各种可能性,接纳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是指生命教育要因应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重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兼容性。

(四)优势视角与能力为本的原则

生命教育的内涵是死亡教育,但其实施的基础是生命的本质,注重的是“从死论生,出死入生”,其最终的归属乃在于珍惜生命。特别是对震后灾区的儿童而言,由于其经历了地震灾害以及亲友死亡的重大创伤以及其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面向儿童的生命教育必须坚持优势视角原则和能力为本原则。所谓优势视角原则就是要从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去看待生和死,要从对死亡知识的学习中领悟出生命的可贵,从对死者的追逝中升华出对生活的热爱。因此,生命教育不能停留在仅仅让儿童去认识死亡的普遍性、不可逆性和非肉体延续性,也不能仅仅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助,而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死亡的原因、死者精神的升华和延续性,放在体会生命的顽强和坚毅,让儿童更多的感受到爱的延续以及生命的伟大。所谓能力为本原则,就是要求生命教育从一开始就要坚持对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和回归性。面对灾后儿童的生命教育内容和形式都要从灾区当地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来,与当地的人文地貌、风土习俗相结合,让儿童能够通过熟悉的环境刺激而获得相关的应对死亡事件以及处理哀伤情绪的经验,并能够将之重复使用到具体情境中,透过觉察和反思达成对生死的了解,最终将学习的经验回归到现实生活中。通过这种“经验——觉察——了解”的过程达到儿童能力感的养成和提升,使儿童认识到自我生命的力量,真正摆脱丧亲的阴霾,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震后灾区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从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观出发,可以发现震后灾区儿童的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教师、教育机构、家长、社区以及政府在教学环境、教学资源、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提高教师的关怀性伦理和专业素养,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

Durlak认为死亡教育教师的经验、专业背景、介入技巧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美国死亡教育与谘商协会为保证专业素质和提升专业认可,在1983年就开始推广死亡教育专业人员的证照制度。国内开展震后灾区儿童的生命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灾区家长非常忌讳儿童谈论死亡的话题,因此教师的角色就更显重要。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具备关于死亡及其相关主题的科学知识、对死亡没有过多的忌讳、并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娴熟的沟通与辅导的技能,最重要的是在和儿童谈论死亡相关的议题时比较自然和真诚。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素养:首先,教师应该对灾区儿童生命教育有关怀性的伦理担当,要一方面能够对灾后儿童有更多的尊重、接纳和理解,对他们所经历的创伤事件有深刻的同理心,并将辅导他们成长作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能够对生命教育有所领悟和承担,在教导幼儿看待生死的过程中,不去设定理想的行为和目标,而是根据不同的儿童身心特征以及过往经验采取不同的方法,协助儿童产生自我接纳、自我理解、自我激励的态度,促使他们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成为积极生活的人;其次,教师应该对生死课程有自身修养和恰当态度,不仅要能够反思自己对死亡的感受,并坦诚地表达出来,才能真诚、自然地告诉儿童死亡是什么,也要能够了解并熟悉人生发展阶段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并对与其相关的死亡议题有相当的同理心,才能够接纳和同感不同的儿童境遇;再次,教师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除了要具备与死亡相关的知识,并了解社会变迁所带来的一些死亡议题,以及人们对这些死亡事件的认知、态度、风俗、以及应对等,还要具备关于儿童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方面的知识,并熟练掌握适当的教学规律和方法,教导学生科学的知识,增进学生的见闻,澄清学生的疑惑和顾虑,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观;最后,一个合格的生命教育的教师还必须有专业的教学、沟通以及辅导能力,除了具备教学能力外,娴熟的情绪反应、态度引领、行为影响以及实际操作的技巧和能力是必备的,尤其当儿童陷于过往悲伤事件难以自拔,甚至产生心理创伤的时候,教师具备基本的谘商辅导的能力就十分重要,否则教师就需要进行服务的转介工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要因教学目标、对象以及教材不同而进行调整,并配合多样化的教学媒体设计教学活动。具体来说,除了随机教学法、讲授法、亲身体验法、阅读指导法以及自我教学法之外,教师必须着重掌握活动教学法和欣赏讨论法。

活动教学法是通过角色扮演、戏剧演出、绘画写作等方式引导儿童参与生命教育;欣赏讨论法主要利用团体讨论的方式,透过各种相关的主题影片、幻灯片、音乐、文学作品和实地游览的欣赏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二)提升学校对儿童生命教育的重视,并完善相关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

震后灾区儿童生命教育的最终落实必须依赖于各级学校,主要包括幼儿园和小学。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态度、配套资源、支持力度以及实施环境,对儿童生命教育都有重要影响。首先,学校要在思想和态度上认识到儿童对死亡一定会形成相关的概念和态度,认识到对儿童遮掩、隐藏、淡化甚至禁止接触死亡议题只能歪曲和误导儿童的认知,导致儿童形成错误的生死观,还要认识到开展生命教育必定会促进儿童走出阴影,珍惜生命。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师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在职训练和职前教育,鼓励教师外出参加生命教育的培训和进修,引导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研讨与交流,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师资培训课程之中。再次,在国内生命教育尚未取得成熟经验的情况下,学校需要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规划和落实。在课程设计方面可以按照教学需要设置为不同的单元,在课程方面可以采取教导式或者经验式两种形式。其中,教导式课程强调让儿童获得关于死亡的知识与信息,重点在于通过阅读、演讲、和讨论的方式,提升儿童对有关死亡议题的认知、觉察和了解。而经验式课程则更加切合儿童学习的特征,透过个人觉察、角色扮演、游戏、模仿等方式鼓励儿童讨论与分享他们对死亡的感觉和经验,最终希望帮助儿童接纳死亡所引起的失落,并能尝试自己处理死亡所带来的悲伤情绪。最后,学校在落实生命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也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在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通过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他学科课程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例如将生命教育课程作为健康教育一部分,或者作为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来开展;同时,学校需要落实专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可以通过相关专家设计出适合地震灾区的主题式的套装教材,并安排适当的多媒体教室,最终将生命教育落实为教学环节。

(三)协助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并积极参与儿童生命教育

国外研究发现:国外儿童的死亡观念和态度主要来自于父母的教诲,家长对儿童期的悲伤、死亡或自杀等相关议题有高度认知,并能以泰然的态度与儿童谈论生死议题并对生命教育持正向的态度。但在国内某些地震灾区,人们对死亡非常忌讳,当附近有人死亡的时候,成人会将家中的儿童“遣送”出去,并且不准儿童谈论死亡,更勿论及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了。因此,在改变儿童的生死观之前,要协助父母改变对死亡的认知和态度。首先,学校在面向灾后儿童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教育,通过亲子平行小组、讲座、交流与讨论,协助父母对生死以及生命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和态度。其次,家长应检视自己的生死观,以免因个人偏颇的态度,造成儿童发展上的障碍。因此建议父母参与生死相关话题的讨论与研习,透过彼此的分享讨论,抒发自我的情绪,重塑正确的生死观。再次,儿童愈是对死亡问题不了解愈容易牵强附会,而且可能将死亡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承揽,让幼小的心灵纠结不清,最终还可能导致生活的障碍。因此,家长应掌握生活中可教育的机会,以“坦诚、接纳、简单”为基础,和儿童正向的沟通,不要推委搪塞。最后,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儿童的自杀行为来自模仿,而大众媒体就是儿童获得死亡知识的最大来源。因此家长必须了解、关心儿童此方面的接触经验,要从旁辅导他们并参与其学习成长,尤其要协助儿童选择健康的节目或影片观赏,并通过随机教学增进孩子对生死的认识与了解,认同生命存在的意义,创造积极健康的人生。

(四)营造社区、政府、传媒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儿童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

震后灾区儿童作为一个双重弱势群体,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对其进行的生命教育也需要各方系统地协调和配合。首先,在灾后社区重建中要更加注重心理重建和文化重建的工作,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关爱儿童的身心健康,组织儿童、青少年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培养他们产生互助互爱的精神。其次,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尝试将生死相关议题纳入小学课程中,及早引导儿童建立对生死的正确认知与态度,同时通过“悲伤辅导”、“儿童生命教育工作坊”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可设置“生命教育咨商与辅导中心”,以此作为家长、教师的“加油站”,提供儿童生命教育教学与辅导上的支持性服务。再次,大众传媒和网络要承担积极的社会教育责任,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科学的生死观,过滤暴力、恐怖、迷信以及自虐等消极信息,通过主动、形象、客观、具体和积极的信息传播让儿童对死亡有正确认识,对生命有更多的尊重、珍惜和敬畏。期望通过以上努力,最终能实现让全社会都来正确认识和关心支持儿童的生命教育,造就一个善待死亡、珍惜生命的生活环境。

作者:刘斌志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