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范文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

摘要:美育指的是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进行培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涵盖了十分丰富的美育内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语文教材为依托,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点,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体会美、感知美,提高审美能力。文章分析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以期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育;渗透

一、通过重复阅读,体会语言美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既要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也应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作品,在修辞手法、遣词造句、思想内涵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也涵盖了较为丰富的美育元素,值得学生反复阅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同时,初中语文课文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十分吻合,且文章内容蕴含较强的社会哲理,反映出一定的现实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材,通过理解教材内容,体会文章的意蕴美、修辞美、音律美。教师也可以重点让学生阅读具有意蕴美的部分,让学生仔细揣摩,对文章的意蕴美有一个更深刻的体会。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古诗文的律动性、合辙押韵、平仄交错等形成一定的语感,对散文中的修辞手法等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体会。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文章中使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并分段品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品赏能力。

二、拓展学习内容,感受文字美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新课标”逐步成为新时期的教学标准。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拓展教学内容。针对书法内容,除了给学生传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书法练习,让学生通过临摹书法作品,体会书法中蕴含的美,感受汉字的魅力。汉字间架结构的书写、写字过程中力道的掌握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需要学生在实际书写的过程中反复体会,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审美素养。而且,书法知识本身也蕴含了深刻的美学内涵。尤其在“新课标”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教师对学生开展书法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中包含了一些读写方面的内容,其中就有书法作品。教材中也收录了许多书法大家的作品,比如、启功等的书法作品,体现出了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欣赏、启发学生读帖、鼓励学生临摹三个层面开展。欣赏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读帖能使学生进一步对汉字之美形成深入理解,而临帖则是实际书写书法作品,这种亲自尝试突破了学生认为书法难学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同时也在实际书法创作中提高了自身的审美品位。

三、认真品味分析,欣赏形象美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思维能力,也具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为学生引入一些人物教学,这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也应注意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好的人物形象始终都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更是学生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将榜样人物导入课程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动机,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便于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为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作为依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文通读,旨在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主旨。同时,教师也应注意鼓励学生对课文中主要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行感受,分析品味相关人物的描写,进而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分析总结人物的优秀品质,这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激励精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是否有与文章中人物具有相似性格特征的人,并将二者的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对比、分析、品味,更加精准地欣赏人物的形象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衣着、动作、神态以及人物的语言和个性特征,并深入分析人物产生这种性格的根本原因,并同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联系,找出二者生活经历等的相似之处,并归纳出二者的共同特征。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及分析品味文章中人物的内涵,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分析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提高写作能力,体悟创造美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写作是对自身的语文能力进行灵活运用的表现。同时,语文写作能力的强弱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平时让学生练笔,使学生学习创造之美。教师对学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即阅读与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课内及课外的佳作名篇进行欣赏,并从中汲取知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阅读名篇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构思及内涵进行学习,然后将这种知识体系进行内化吸收,使其变成自己的知识,以便运用在写作中。此外,教师也应让学生欣赏和阅读一些散文和古诗,感受语言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强化指导,使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创造,体悟语文的创造之美。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反映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扎根于生活的人才可以创作出绝佳的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挖掘社会、社区、家庭、校园的美。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主题作文写作活动,并鼓励学生根据不同命题去体验生活,以此感知生活,进而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的过程中,可以着重从审美角度去分析作文内容,以此考查学生是否真正领会到了教材中的语言美,是否真正对课文的知识形成内化并灵活运用。教师可以从提高文章审美内涵角度点拨学生如何创作。反映社会现象和内容,不过是一种基础的、浅表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要透过现象描写揭示内容的实质,体现事件蕴含的内在美,让读者阅读后可以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如余音绕梁获得一种长久的品味,这才能算作一篇成功的作品,也才能够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写作使自身的审美能力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五、感染熏陶,领略情感美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的情感美是建立在善良、真诚、美好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之上的。情感美不仅包括伟人的豪迈美,也包括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平凡美。虽然美的形式不同,但其意义是相同的,都是人类高尚、纯洁、真挚情感的汇集,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同时,教师也应让学生理解,课文中以刻画人物的方式对真实情感进行表达,而这则是更深层次的事件的意蕴之美,是一种人类情感的共融和集中表达。让学生在理解真、善、美的基础上,去领略人物和事物本真的情感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审美能力。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情感美。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全部是佳作名篇,而且每篇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情感进行体会,以此提高学生对文章内涵的认知。在学习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自主查找资料,对课文的历史背景有一个了解,进而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思考,以此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寻找课文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以便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和把握。教师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可以逐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使学生领略到文章的情感之美。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意境,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空间,使学生可以通过动态、静态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文章的意境美进行感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体会文章中人物的美,并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领略文章的情感美。在学习一些具有强烈人物个性美和意境美的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为学生展示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以及意境美。在欣赏人物个性以及欣赏自然风光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优美的录音,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受到双重刺激,确保学生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体验文章的情感美。在观看视频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在体会了文章的意境美之后,学生的朗读情感也会得到提升,会更好地朗读出文章的情感韵味,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学生通过这种情景交融的教学形式,对文章的情感美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激发了学生体会情感美的意识。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主要学科,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美学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它对学生的美学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以及生活中包含的美,并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同时,也可以夯实基础阶段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作者:杨万里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