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设计美学课程思政与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文章在理解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美育方面的共同点、契合点以及设计美学开展课程思政的资源丰富性,进而介绍了在设计美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的几个案例。案例把课程思政贯彻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也激发学生向往美、追求美的情感。
关键词:课程思政;设计美学;美育课程
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课要传达的价值、理念、精神等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在长期、广泛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可以很好地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高度统一。设计美学课程通过讲授设计美的本性及构成形态、设计审美化的心理活动特征、设计风格以及设计美学理念等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实践中的审美规律,提高学生设计创造活动中的审美意识,并通过对优秀设计产品的欣赏提高自身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素养。美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美育可以影响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鼓励学生向往美、追求美、创造美,以美的形象、品质、精神呈现在社会生活中。可见,设计美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美学理念教育、审美素养培育方面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和契合点。因此,在设计美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设计美学践行课程思政有着天然的条件和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案例资源。为了搞好设计美学的课程思政,笔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实践课程思政,积累了一些案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美的概念”和“设计之美”
在“美的概念”和“设计之美”教学中将中国自然、历史文化、艺术、产品之美作为导入的例子,运用这些具有中国元素的例子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美的执着追求,让学生通过这些例子对中国的自然、历史文化、艺术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自然美的例子有九寨沟、黄山、西沙群岛等,历史文化的例子有古代青铜器、风俗画等,艺术美的例子有敦煌壁画、中国舞和京剧等,产品美的例子有明清家具、陶瓷等(图1)。通过这些例子说明美是能引起人们审美感觉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本质属性,并具体解析设计之美所具有的特点和形式要素。
二、“美的本质”
在讲授“美的本质”时,重点讲述中国美学家对美的认识观点,并以中国青铜器为例进行讲解和论述。通过例子让学生了解我国美学研究者对美学研究的贡献,掌握美学研究历史以及美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同时加深他们对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的了解。在讲授“美学观点的主客观统一论”的时候可以引述朱光潜的观点:“美既不单纯在主观,也不单纯在客观,而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以梅花的审美过程为例,梅花只是美的客观条件,还要加上观赏者的情趣,这样才算最终得到梅花的一个主观形象,它才成为美的具体对象。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主观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美的意象,主观条件包括意识形态、经验、情趣、心理等。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在课堂讲授时以青铜器虢季子白盘(图2)为例。虢季子白盘是西周青铜器,造型美观、厚重,线条清丽秀逸,表面文字被称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线条讲究,字形清丽流畅,并注重排列的疏密变化,有些线条被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而这样美观的青铜器,曾经流落在民间,被当作马槽使用,直到被清朝名将刘铭传发现才被作为文物传承下来。这个例子说明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客观上虢季子白盘具有美的特质和要素,但落在不懂欣赏者家里,只能被当作马槽。主人缺乏审美的知识、经验、情趣,看不到它的美,因而也不能激发其愉悦、快乐的心情,也就不会产生美的感受。
三、“形式美法则”
在讲授“形式美法则”的时候,运用一些包含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的作品来解析,使学生既能够很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又让他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设计的魅力以及中国设计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在讲授“形式美法则”中的“对比与调和”时,通过中国旗袍服装设计的例子(图3)来阐述其色彩运用中体现的“对比与调和”。图3的旗袍主色是鲜艳的蓝色,旗袍上的纹样则运用了鲜艳的黄色,蓝色和黄色是互补色,两者对比强烈,存在着对比。而在色彩饱和度和明度上,旗袍的蓝色和黄色又处于同一水平,两者间又存在着调和的因素,并且蓝色是底色,黄色是配色,两者面积整体来看基本相当,也有趋于调和的因素。同时可以在这个例子之后穿插介绍其他中国旗袍,展示旗袍的流畅、舒展、明快而简洁的线条美和中国女性柔和、优雅、娴静之美,让学生再一次获得美育的机会。
四、“技术美”
在讲授“技术美”的时候,以中国高铁技术为例,阐述技术美的含义,并穿插高铁技术的发展历程,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技术美”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产品设计过程中,运用技术手段对客体进行加工,进而形成产品的美的形态。在讲述这个概念时,用高铁流线型的造型来说明制造技术带来的美感,并以高铁的乘坐舒适感来说明技术带来的舒适、安全感如何最终上升为快乐、愉悦的感觉。在讲授这个例子时,可以简单地介绍中国高铁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传统铁路提速到90年代高铁试验阶段,再到21世纪初的成熟年代,介绍中国高铁以市场换技术—全部实现自主制造—成为全球高铁技术的领导者这一艰辛的历程,展现中国制造和中国建设的实力,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五、“审美文化”
在讲授“审美文化”时,通过中国山水画的意蕴反映从古至今中国书画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懂得,“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山为德、水为性的“比德”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感受,一直都是山水画绘制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中国画的分析,学生可以理解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可以了解古人在用笔墨描摹自然山水的同时也在倾诉着内心对山河的无限眷恋以及优雅情致,可以明白人化的自然是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中寄托情感,同时又超越物象表面,将情感融于山水写意的空间,使画境生命化、精神化。通过讲解这些例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中国传统书画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黄柏青.设计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李冬梅.浅谈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9-20.
[4]冯亚华.以美育德:加强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增刊1):68-71.
[5]方跃平,韩锦标.论美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J].煤炭高等教育,2004(5):69-71.
[6]栾宏.论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论关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3):68-71.
作者:刘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