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提升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当代美育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以审美力培养和情感共鸣为作用机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根据美育的作用机制,我们需要寻求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作品、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并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科学理论的崇高价值。
[关键词]美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上,不断加强理论创新与顶层设计,对全面加强与改进审美教育做出重要部署。习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美育在育人方面发挥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深入探索美育工作的人学基础与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美育工作的价值,从一个新的视角反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与方法。
一、高校美育的人学基础
美育是培养人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一种感性教育,它通过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智慧,从而使人变得道德高尚、健美、感性,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的实施并非无源之水,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为理论指导,其中对美育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人的需要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美育的根本动力源自人的需要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论断,主张人的本质是自我决定的,外在的力量和神秘的力量并不能够从根本上决定人的本质,这样的论断不同于当时德国盛行的神秘主义思潮,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人的思维和行为,强调人在行动中能够发挥主体性。恰恰是由于人被赋予主体性,人的需要的满足也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给予。我们看到,青年黑格尔时代的马克思虽然依然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却强调了人类需要的满足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行动,这一深刻论断具有现代意义。马克思对于需要的论述并没有停留在人本主义阶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又强调了人具有审美需要。在非异化的状态下,人的劳动产品成为一种审美对象,人可以在劳动产品中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与价值。根据这一点,审美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真正能够体现人的类本质,因此马克思主张消除私有制所带来的异化状态,还原人类活动的自由自觉的本性。在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不但强调人类需要的即使人的本性,而且肯定了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作为人自身生产的物质资料生产本身,不但再生产人的自然生命,而且现实性地创造着人的精神生活”[2]。根据唯物史观的这一论断,人的精神需要虽然必须以物质需要为基础,但却是更为高级的需要,审美活动则是精神需要的集中体现,它意味着人类在理念层面去界定美的内涵,分辨美与丑的界限,在此过程中获得一种崇高品位,从而去判断现实生活中的高尚与低劣。恰如其他精神活动的发展具有自己的逻辑过程,审美活动的深入也是循序渐进的,审美教育不但因材施教,而且尊重教育规律,通过引导、启发、联想、创造等方式去激发人的灵感、想象力、品位和创造力。马克思的科学论断也得到了当代人本主义者的回应,如马斯洛强调了需要的层次性,人的基本需求只是低层次的缺失性需求,一旦实现就不会继续产生,而审美需求则恰恰相反,属于成长性需要,满足之后还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审美需求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量。基于人类需要的层次性和多样性,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为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美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人的发展根植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谈到:“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自觉地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体现出人自由自觉活动的特质,在此过程中,人能够“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4]。在自由自觉活动中,人们开始发现自身的创造力、鉴赏力等力量,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这些力量被不断释放,人自身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社会属性为依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与对象的各种关系的制约与规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于交往和需要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6]只有在审美状态中,人才能免去物质的片面性、道德的片面性,不再是动物一样的个人,这并不是抹杀了个性的抽象的种族,而是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性发展的社会的个人,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据。最后,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一方面人的潜能会源源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又总被限定在一定的历史水平上。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异化劳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后果在于限制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4]。只有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从而为一切人自由发展提供条件时,即当人类摆脱一切内在的和外在的束缚进入共产主义阶段,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动力则源自人们对美的追求。
二、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机制
曾繁仁指出:“美育的目的绝不是单纯地培养某种审美的技巧、艺术技能,而是培养审美的人生观,即生活的艺术家。”[7]这里强调了美育的价值,一方面日常生活的细微活动中被慢慢雕琢塑造;另一方面,则强调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艺术家”。美育的价值通过其特有的作用机制实现。
(一)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将美与善统一美育可以提高人辨别美丑与善恶的能力,美离不开善,美服从于善。人们往往把审美同人的高尚情操联系在一起。如康德所说:“美是道德的象征。”[8]因此,审美教育的提高有助于善恶分辨的提高,有利于人道德的提升,实现美与善的辩证统一。美育带给人的影响不同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美育以艺术教育的形式出现,通过情感和心灵层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人们对某种高尚价值观的认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仅是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以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整体生活态度与人生观念的培养。这种审美世界观的形成,既能够帮助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能够让人们将一些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内在价值取向,沟通美和善两个领域。美育的这种作用机制能够在音乐、电影、文学等艺术作品中实现。例如,人们听到《梁祝》的时候不仅仅会咏叹自由无畏的爱情,更会不约而同地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通过情感共鸣获得价值观上的共识情感共鸣的过程,即艺术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欣赏者的情感达成一致,不知不觉扣动欣赏者的心灵引起强烈的共鸣。茅盾指出:“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某些自然物或人造的艺术品,我们往往要发生一种情绪上的激动,也许是愉快兴奋,也许是悲哀激昂,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这样的情感上的激动(对艺术品或自然物),叫做欣赏,也就是我们对所看到的事物起了美感。”[9]实际上,看似不经意的艺术品并非漫无目的,每一部作品都包含作者对生活的主观体验和评价,在不同程度上给人以某种启发。赋予艺术作品真善美的内涵,通过欣赏者自觉自主、潜移默化的感情变化,达到育人的作用。
正如黑格尔所说:“美感教育所要做的正是要实现调停与和解的要求。因为按照席勒的看法,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望、感觉、冲动、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因此理性、自由和心灵性也就解除了它们的抽象性,和它的对立面,即本身经过理性化的自然,统一起来,获得了血和肉。这就是说,美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10]正是因为美育以情感共鸣的塑造为作用机制,才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人的行为,使人的各种潜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协调而和谐的发展,通过片面发展逐步完善到全面发展的自由状态。席勒强调,用不同的美进行教育,目的都在于恢复人性的完整、克服人性的片面发展。“通过美被引向到形式与思想,精神的人通过美被带回到物质,又被交给感性世界”[11]。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塑造情感共鸣,提供了社会情境和现实基础,也正是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美育能够自然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共鸣之一作用机制的发生并非无源之水,人类之所以能够在情感层面产生共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会共享一些相似的认知模式,并会遵循一些能够融通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真、善、美等三个领域虽然彼此独立,但也能够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因为美育能够和德育、智育协调发展,美育能够通过情感共鸣这一机制促进人们的思维能力,并帮助人们获得价值观上的共识。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德育,而在德育领域,情感上的共鸣能够帮助人们达成价值观上的共识。美育本身包含审美理想和人生态度的教育,培养个体关于审美价值的自觉意识,在感性形式和趣味培养中包含丰富的理性内容和人文意蕴,有助于人的审美判断力和文化鉴别力的提高,因此,在人的价值观形成方面,美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情感层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人们体验到“高尚”的内涵,这是一种培养高度道德自觉性的有效机制,在这种机制中他律更容易在一个渐进过程中转化成自律。“道德自由”正是对德育与美育内在价值统一性的充分揭示,同时也体现了美育对于德育是不可缺少的。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含智育的维度,情感共鸣的发生需要主体之间共享一定的知识背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思考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同时在审美活动中又会提升自身的灵感思维、创造能力和想象力等高端思维能力,全面促进智育的发展。正像达尔文曾经强调过的那样:“如果我能够再活一辈子的话,我一定给自己规定读诗歌作品、每周至少听一次音乐。要是这样,我脑中那些现在已经衰弱了的部分就可以保持它们的生命力。失去这些爱好,无疑就会失去一部分幸福,也许就会影响智力,更确切些说,会影响精神性格,因为它削弱了我们天生的感情。”[12]虽然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智育,侧重于培养人的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但在智育的发展中,人们却容易忽略情感共鸣所带来的种种益处,若要让智育得到充分完善的发展,必须重视情感共鸣对于想象力、创造力和灵感思维能力的催化作用,否则感情的退化会危及理智本身,无法体现有效的智育。与此同时,正是在情感共鸣中,人们才能处于一种非压力状态,这个时候的大脑机能更为活跃和开放,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三)通过审美力的培育提升对高尚价值观的认知人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意、情等三个因素,即认识能力、意志能力、审美能力。这三个能力是人通过劳动实践等社会活动所获得的掌握世界的能力,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机能。而审美力兼具认识能力和意志能力的特点,处于中间地位,使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构建一个健康的心理整体。一旦人的心理结构中缺少了审美力,心理结构就不能达到平衡,人的健全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美育之所以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被融会贯通,恰恰是因为审美力所发挥的这种综合协调功能。从形成来看,审美力来自人类的劳动实践和社会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对自然对象和自己本身的认识和体验。曾繁仁指出:“作为审美来说则是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肯定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外界事物在一定的程度上符合了自己的审美需要,从而产生美感体验。这种美感体验就是人类艺术的掌握现实的一种特殊能力,即情感判断的能力,或者叫做审美力。而我们所说的美育,就是旨在通过美的形象的手段,培养人们具有这种对于客观现实的情感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7]
简言之,审美力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判断能力和特有的精神能力。美育就是要着力培养人们这种情感判断能力,用以提高人的情感生活、文化素质、精神旨趣,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增添精神动力。从功能来看,审美力的培养能够帮助人们跳脱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局限,它通过人的感官的触发,激发人的情感,健康良好的审美力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高尚健康的价值观,这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情感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现实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科学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抵御那些不良思想和低俗价值观的侵蚀,审美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面对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时,通过自己所受到的审美教育和积累的审美经验对高尚与低俗做出正确的诠释和价值判断,以高尚的价值观为标准去评判社会行为的美与丑,并以此引导自己的行为,建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健康的人生观。
三、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由于美育以情感共鸣和审美力培养为作用机制,因此,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并非知识的传播或者技巧的培养,而是一种融会贯通,若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寻求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作品、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并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科学理论的崇高价值。
(一)寻求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作品强调:“不仅要会讲故事,而且要会讲身边的真人真事,不断增强教育内容的魅力、吸引力和公信力。”[13]授课和故事讲述的类似之处在于:通过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内容阐释道理或传递价值。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于能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由于美育通过情感共鸣从而引起价值上的共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特征选择适合的艺术作品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趣。如电影《芳华》把追求美和为了理想信念而战的残酷场面演绎得淋漓尽致,使大学生从观影欣赏作品的同时与作者从情感上产生共鸣,渐渐能够形成理想信念和良好品质。在当今各种门类的艺术品、艺术创作中,对形象刻画、人物塑造、内容主题等往往以现实中的英雄人物、品质、精神、情操赞颂为主线,给人以激励、鼓舞、鞭策。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无目的的,而是包含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视觉效果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在情感上对人起到积极影响。一般来说,艺术作品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真实面貌,合乎道德,顺乎道义,使人求真向善,提高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好的艺术作品从不同角度给人民以启发教育,成为引导人民前进的灯火。因此,在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审美对象的感召和激励,在领悟内容真与善、催人向上时,潜移默化地被导向正确的价值观。
(二)倡导“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爱好兴趣为出发点,能够真正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求知的灵感与乐趣,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其特点在于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将娱乐与教育统一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来看,电影、心理剧、游戏、慕课等富有娱乐性的教学手段或资源,都可以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相对于传统的单向度知识传授方法,上述富有娱乐性的教学手段更能够发挥鲜明生动的感染力,将欣赏者置于特定情境,激发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由内而外地引起心灵的震动,以达到净化灵魂、升华道德水平的教学目的。例如,若要理解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除了进行文本解读或播放反映异化劳动状态的视频,还可以运用主题戏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去体验异化劳动对于人的影响。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科学理论的崇高价值若要实现审美力的培育,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渐染,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见闻,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所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和先进人物,立足于时代精神去体验高尚价值观的现实指向,唯有在实践中获得的体验,才能转变为生活中的自律与自省。“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14](pp.154-155)。如学生直接到革命圣地感受历史、参与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志愿活动、聆听专家报告等,都能够提升他们对“爱国”“敬业”“社会责任感”等价值观的理解,感知高尚行为的现实意义,审美力的一个关键之处恰恰在于对高尚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主体的直观参与,唯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
四、结语
在社会转型时期和价值多元化影响的社会,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输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若要实现这一点,必须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美育的引入则是一种契合当代大学生身心特征、符合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有效尝试。因此,我们还应进一步探寻美育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应用对策,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远大目标。
[参考文献]
[1].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8-08-31(01).
[2]隽鸿飞.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4(8).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杜珉璐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曾繁仁.美学之思[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8][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9]茅盾评论文集: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0][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3].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7(1).
[1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杜珉璐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