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于大众文化下传媒艺术审美教育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众所周知,审美认知、审美教育与审美娱乐是艺术最主要的三个社会功能。在大众文化兴盛之今日,对传媒艺术的审美娱乐属性的过度关注逐渐使社会大众忽视了传媒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文章以大众文化审美之变为出发点,分别对于作为艺术类型、传播方式、文化景观三个维度的传媒艺术展开审美教育的讨论,力求使传媒艺术以更优美的姿态引领大众文化。
关键词:大众文化;传媒艺术;审美教育
一、引言
从人类无功利的审美诉求到国家的政策引导,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求索,审美教育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理想追求的人。以摄影、电影、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媒艺术作为当前最具科技性与人文性的艺术形式与品类,深刻地建构和影响了人类艺术的格局和走向,成为当前人类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和审美经验来源。人们以媒介为笔书写着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也培养着人们的审美新体验。
二、大众文化审美之变的内涵
探悉法兰克福学派先驱者马尔库塞说过:“真正的艺术不惜与大众对立来坚持自己对现实的批判。”然而这句话似乎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的文化与社会。社会生活引导着艺术创作的同时艺术作品也反过来塑造着社会文化气息,近十几年来,大众文化凭借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即时审美快感、不追求深刻的意义等特性已经迅速壮大并超越精英文化成为了当今社会主流,究其原因,不过以下两点:
(一)复制性德国近代学者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复制”是划分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最为根本的特征,摄影技术、印刷技术、录音技术等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艺术品的复制变得便捷而精确。在以“复制”为主导的艺术新景观下,艺术走下神坛,大众文艺逐渐兴盛,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工业”概念走进公众视野。原本架设在古典文化与日常生活的隔断,因为大众传播无所无不在的渗透而逐渐消解,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边际越来越模糊。
(二)展示性在众多传统艺术作品中,其独特价值体现在“原真性”上,独一无二的性质使民众对于艺术品的欣赏过程带有强烈的“仪式感”与“崇拜感”。“复制”造就了艺术作品大规模创作与传播,批量复制的艺术品导致了传统艺术的“原真性”消失,艺术品的膜拜价值与仪式价值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对艺术品展示价值的侧重。艺术品不再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专属玩物”,社会大众获得了更多接触艺术的机会。“接受-移情-净化”的传统艺术接受方式也因艺术原有的功能与价值的变化而嬗变为以感官体验为主导的消遣性接受方式。正是由于近代传媒艺术中蕴含的“复制性”与“展示性”气质,传媒艺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社会大众的审美方式,为此,对于传媒艺术审美教育问题的探讨便显得更加重要。
三、大众文化视角下的审美教育追求
审美教育凭借其以情感人、润物无声的特征,已经成为人类化性起伪、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最有力的途径。当下,文化繁荣、艺术融合趋势日新月异,纵然20世纪中叶的西方学者对于大众文化的兴盛持有谨慎的态度,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文化、视觉文化等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了当代审美需求的最主要的来源。传媒艺术理应肩负起引领社会民众追寻“真善美”这个终极命题的责任。今日,批判大众文化的法兰克福学派早已成为过往,而已传媒艺术为主体的大众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代文化体系的主流。传媒艺术当然也与传统艺术一样,承担着审美娱乐、审美认知、审美教育等诸多社会功能,由于传媒艺术在视听性上更易调动接收者的感官,加之消费社会与娱乐至上景象的驱使下,对传媒艺术的审美娱乐属性的过度关注逐渐使社会大众忽视了传媒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近年来,我国传媒艺术的发展朝气蓬勃,这不仅仅体现在高速增长的产业数据与越发绚丽的科技手段上,更加体现在作品与节目的价值品味与人文内涵中。我们看到,同质庸俗、缺乏新意的选秀类综艺娱乐节目少了,立足文化自信、继承传统的文化科普栏目多了;制作粗糙、矫揉造作的影视作品少了,抒发大国情怀、宣扬正义的银幕巨制多了。在各层次各类型学校教育中,传媒艺术教育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课程门类百花齐放,师资力量显著提升。以培养业界精英为目的的专业艺术教育和以提升艺术素养为目的公共通识教育比翼齐飞。这一系列的景象都让我们看到了大众文化、传媒艺术、现代教育相互融合的雏形。为此我们必须把大众文化审美作为当代教育的一种文化要素,有机结合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去。
四、大众文化视角下的审美教育在传媒艺术中的体现
(一)作为艺术类型的传媒艺术承担审美教育材料绘画、音乐、舞蹈等传统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都是建立在静观审美的观念形态上,培育的是人的一种静态的心态,摒弃万物的嘈杂来静默感知美的东西,要去阅读,要体会人物心理。传统的审美教育理论体系也是基于静观审美而逐步完善的。如今,视听艺术时代正在加速到来,随着摄像摄影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介传播力度的不断更迭,大众文化呈现出视听文化的强烈特征,各种文化形式都以图像和影像的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现代社会的人们更愿意选择视听娱乐的方式满足基本的审美需求,这种以获得快感为前提的审美方式便是“流观审美”。传媒艺术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艺术宝库,各种新兴艺术类别目不暇接,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诞生的种种新兴艺术门类正逐渐成为新的审美教育材料。
(二)作为文化景观的传媒艺术构建审美教育生态以文化景观形态而出现的传媒艺术是文化融合的结果,高雅与通俗、经典与流行、集权与自由、传统与现代,这些对立的文化形态由于大众文化的发酵而变得界限模糊。可以说,作为文化景观的传媒艺术正在重构当代人类的文化体系,其中的审美教育导向深受传媒艺术发展的支配。面对传媒艺术这一新兴而庞大的艺术族群,以及由这一艺术族群造的艺术景观,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传媒艺术对于人类艺术格局、艺术学研究格局,乃至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以追求人性的完满,促使感性与理性相协的审美教育,在文化融合的新浪潮中可以是精彩纷呈的,可以是兼收并蓄的,一个崭新的审美教育生态格局正在建立。“分享”一词可以涵盖大众文化视角下传媒艺术审美教育的时代内涵。首先,丰富的艺术教育材料是“分享”的先决条件,愈发亲民的传媒艺术使得审美教育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当普通大众不再对艺术鉴赏望而却步,而将其当作生活中的必需品,传媒艺术的审美教育属性才能显现。其次,传播媒介的发展是“分享”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在偏远的山区,还是繁华的都市,高度发达的传播技术使得不同阶层的民众获得艺术审美的机会是平等的。最后,大众文化的融合是“分享”的核心体现,各色的艺术品类得以汇聚,多样的文化得以交流。在从根本上讲,我们需要从教育、文化、社会等多重层次下考量传媒艺术的审美教育问题,传媒艺术的审美教育应当落实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相辅相成。
五、结语
朱光潜先生曾提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既以一种超现实、超功利的静观态度将人生的感受变成艺术的回味。所谓“入世”,指的是我们不可回避由于传媒艺术勃兴而引发的审美之变,我们不能以大众文化的商业属性、平面化内涵、维持现存体制的保守性、遏制人的精神解放等等名义取消民众消费大众文化的快感和幸福。从总体上说,文化从精英向大众转向,是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现实,当代审美教育事业要以大众文化为基础,以传媒艺术为材料,这是不争的事实。所谓“出世”,面对消费文化、商品经济的冲击,面对追逐快感,娱乐至上的纷扰,审美教育应从对市侩文化的羁绊中走出,毕竟,对于人生境界的不断求索仍是审美教育事业永恒不变的初心。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72-76.
[3]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4]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5]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
[6]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王希军,葛星.审美教育[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8]安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室.审美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作者:吉也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