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功能研究范文

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功能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功能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功能研究

语文学科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还具有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等属性。文言文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滋养炎黄子孙的“必需品”和“营养品”。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世袭封地”,文言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多元的“美”元素,如思想道德美、爱国情怀美、精神力量美、睿智哲学美、人性修养美等。这些既是历史文化代代相传的遗传基因,又是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活力源泉。无论在文化传承还是审美熏陶上,无论在语言习得还是道德塑养上,它始终充满神奇的力量美。就初中文言文教学来说,如何凸显审美教育功能呢?笔者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简要阐述之。

一、以创设教学情境为由

俗话说:“情由景生,美由情生。”文言文中有情有趣、有景有美,这正是创设教学情境并开展情境教学的良好素材和优质资源。“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美需要以情感为媒介,教学更需要以情感为纽带。因此,我们要通过“情感”这一根红线,把教师、作者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内心链接起来,创造出生动和谐、富有感染力的教学环境,以有效激发潜藏在学生心中的审美欲望。以郦道元的《三峡》教学为例。笔者课前从网上下载了许多三峡景观图片,并且根据文中景象的变化,配备了与之相适应的背景音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有序地演示了这一课件,那奇伟壮观的高峰、汹涌激荡的江流,那清澈流动的碧水、飞悬倾泻的瀑布,那哀转入耳的猿鸣、悲凉动感的渔歌,自然构成了一幅幅风格不同却又清新和谐的多彩画面,为人传递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让学生们在愉悦享受与美好联想中获得了性情陶冶和思想升华。

二、以赏析文本语段为由

文言文字精词练、语言简朴,内涵丰富、意境隽永,富有张力、韵味无穷,往往寥寥数个字便把完整的故事情节给描绘出来,令人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还能把偌大情境在读者面前展现无余,让人在脑海中生发出无边无垠的镜像,传递给人一种“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美妙感受。如《桃花源记》,“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了桃花源的宁静美和色彩美。在进入桃林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采用长短句形式,勾勒出幸福祥和的景美人乐的画面,真可谓“秀色可餐”!再如《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由景色变化之快来慨叹时光流逝之快,用以揭示珍惜时光的人生哲理。诸如此类的语句在文言文中比比皆是,足以让我们心驰神往。从这些精彩无限的语段中,让人既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又获得美的享受、熏陶和教育。

三、以探讨人物形象为由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任务———铸造并健全学生人格,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这就须要有榜样的激励、人格的感召和良好的熏陶。而这些元素在文言文中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比如,孟子一生保持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周敦颐虽身居污浊官场,却始终奉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格追求;刘禹锡虽遭贬谪,却身居陋室而能安贫乐道;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屈,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书写了一曲正气之歌!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连绵不绝的历史精英人物,他们的人格之美化成了民族遗传基因,借助文言文这一载体延续千年,涵养并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教师引领学生善于与古人“对话”,让他们在领略先哲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的同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

四、以阅读体会情感为由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有形载体,同时也是“芸芸众生”的物质寄存体。文言文的语言凝练而精美,往往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因此,注重语言鉴赏,加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就成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于文言文学习来说,“读”既是不容忽视且非常有效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心灵交汇和情感体验的实践性过程。以《小石潭记》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景美情真的山水游记。比如,通过品读“如鸣珮环”,让学生在“如闻其声”中感受到了水声之美;通过品读“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让学生在“如见其形”中再次领略了水的清澈透明之美。再如,通过品读“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让学生似乎“看”到了“石秀”;通过品读“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令人犹感“翠树”就在眼前……一言以蔽之,通过品读式情感体验,让小石潭的“水美、石秀、树翠”尽收学生心底。综上所述,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带着情感、认知和经验进入语言所创造的美妙世界,努力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心理素质,这正是文言文审美教育功能的根本任务。

作者:米敬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扎下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