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音乐审美教育与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学生审美体验的不断丰富,音乐品鉴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审美教育的指导性作用进行了明确规定,而且审美教育已经在钢琴教学中进行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这也为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钢琴教育;艺术审美;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钢琴表演教学时,要求教师不但要积极的培养学生表演的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导致了多年来高职院校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针对学生演奏技巧的培养,而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只有从根本上摆脱这种教学思路的束缚,才能使高职院校满足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
一、音乐审美教育和实践教育中强调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
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基础的,这也是钢琴学习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进入高层次的钢琴学习阶段之后,学习者的演奏水平已经不能简单的通过其自身的演奏技巧和难度进行评价,关键是要看演奏者能否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能力。只有演奏者内心感受到了钢琴音乐的美,才能将作品的内涵通过自身的演奏表现出来。这就说明了钢琴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感知能力。必须深入的学习和钻研才能促进演奏者钢琴音乐感受的不断提高。就钢琴而言,其是所有乐器中表现力最为丰富,且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同的音响效果的乐器。而钢琴艺术所包含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钢琴艺术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的意境,难度极高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所进行的二度创作等,同时也完美的将整个作品的音乐风格进行了解读与诠释。
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和领略这种美,是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内在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虽然目前钢琴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但是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年龄、性格、程度以及天赋去选择最适合的教材,是钢琴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学习的。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必须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改变以往的一对一或者集体式的钢琴课堂教学模式。随着网络媒体和传播的迅速发展,也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改革提供了基础。比如,目前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都可以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应用。只有教师不断的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度更新,才能掌握引领学生发现、感受美的能力和觉悟,为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音乐审美教育和实践教育中强调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想象”与“创造”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一种从量到质的跨越,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作出最优秀的作品。语言不确定性较强是音乐最多的特点,要想深入的了解和感受音乐的美,就必须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同一部作品而言,因为每个学生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不同所产生的想想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的关键,就是培样学生的想象力,这同样是钢琴审美教育的核心。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标题,而这种标题又分为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利用文字或者标题对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阐述就是这里所说的标题音乐,欧洲音乐家在十九世纪将标题音乐推向了发展的高峰。因为带有标题的钢琴曲,表现力非常的尖锐,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所以这种曲目也为学生的弹奏规定了联想和想象的范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讲解和启发,学生就可以理解曲目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如《阿拉伯风格曲》等,而程度相对较深的像《喷泉》《邀舞》《蝴蝶》《致春天》等,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著名的作品主要有《采茶扑蝶》《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卖杂货》等,都是标题音乐中非常优秀的作品,经过标题之后学生对乐曲的内容理解起来就相对较为容易。而非标题音乐则说的是在乐曲中没有具体的文字标题,一般都是用曲式的名称或者乐器作为乐曲名称的。由于名称相同的乐曲很多,而为了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区分,大多数作品都会加上乐曲的开始调名。在进行非标题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客观现实的意图是无法用音乐表现出来的,音乐艺术只是抒发主观情绪与精神意境的载体。
所以,无法在乐曲上添加与之相应的文字标题。还有一些创作者希望欣赏者用心去感受自己作品内在的精髓和美,只是以曲式名称或者音乐载体的名称作为曲名,而没有设置标题,也没有利用文字标题进行乐曲内容的说明。大多数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钢琴作品时,很难对作品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加以引导。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让学生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类作品的规律这一基本的原则。比如在教授《回旋曲》时,大多数情况下,主体旋律都在乐曲的开头,后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主体旋律表现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需要掌握这种作品的演奏规律,就可以顺利的完成作品的演奏。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因为联想到一种对象而引发进一步的联想活动的。而大多数听众通过音乐联想到第一种对象时,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经验和观念,从而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想象和创作,促进其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化和提高。
三、音乐审美教育和实践教育中教育内容和途径多样性
1、听音弹奏
音乐实际就是一种听觉的符号,因此钢琴教学在进行听音弹奏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的掌握高音、声部以及节奏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积极的利用更加直接的听觉体验,去理解和感悟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和把握演奏过程中的体验和内心的感受,以便于进行不同触键法的分辨。这也说明了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听音弹奏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2、移调练习
运用移调的手法使乐谱上的音符发生改变,但是这种方法并不会改变原来的音乐。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学生总是机械的进行乐谱上各个音的复述,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移调弹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的体验音乐的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移调与钢琴即兴伴奏之间存在的联系。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音乐专业都将钢琴即兴伴奏的课程安排在第三个学年,学习时间为一年。但是大多数毕业学生实际的弹奏后发现,很多学生在即兴伴奏时不仅自信心不足,同时创新和思维的能力也较差。这些都说明了很多学生已经深陷机械式复述的泥潭不能自拔。而移调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从机械式复述的泥潭中解救出来,因此,必须在钢琴教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要求学生进行移调练习,并要求学生逐步的熟悉和掌握经常使用的键盘位置。
3、视奏练习
学生一旦掌握了视奏表演这把钥匙,就可以轻松自如的打开世界钢琴作品的艺术宝库,并在其中尽情的领略和体验不同时代的经典的钢琴作品。因此,在无法感受到听觉体验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视奏所提供的听觉体验条件,在演奏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演奏的欣赏,从而使学生逐步的养成将乐谱创作为现实音乐的能力。所谓的视奏能力也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离开学校和教师之后,就必须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自我充实。大多数学生因为自身并不具备自学能力,所以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只是可以勉强的弹奏几首之前在学校所学的曲目。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将视奏作为钢琴考级的重要内容,而这也体现出了视奏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我国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其列入钢琴考级内容,主要的原因是在高职院校的钢琴教育中并没有将其列为教学内容。
结束语
钢琴教学必须与音乐审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音乐审美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钢琴教学的兴趣提升。然而要想全面的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必须要积极的参与实践,才能使学生的技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迅速的提高,为其良好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忠.试论钢琴演奏者音乐结构整合能力及其培养[J].钢琴艺术,2007,(03).
[2]赵宇.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四川戏剧,2007,(05).
[3]薛瑾.高师钢琴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大舞台(双月号),2009,(05).
[4]于瑞华.普通高校钢琴选修课教学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9,(26)
[5]陈雪.钢琴教学艺术的审美实践[J].当代音乐,2016,(17)
作者:梅洁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