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初探(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课程通过审美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天性,激发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以小学生为课堂的中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高效童趣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
小学语文;小学生;审美教育;创新
审美教育可以优化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调动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深造。小学语文在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课文不仅具有语言美,还具有意境美,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主要从创设情境、锻炼想象、感受语言、实践活动四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对语文教育有所帮助。
一、创设学习情境,阅读美文美句
小学语文教材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材料,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合理开发和拓展,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积极阅读美文美句,积累语言素材,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比如,在讲小学语文《爬山虎的脚》时,我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葡萄是依附架子往高处爬的,那么不用架子就能往高处爬的植物是什么呢?请仔细思考。”当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我在大屏幕上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大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然后,我巧设疑问:“叶圣陶的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哪位同学能把那种美读出来呢?”这时,学生都积极进行朗读,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最后,我要求学生仿照《爬山虎的脚》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二、锻炼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共鸣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充分锻炼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提高对语文的热爱。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音乐、微课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全方位体现语文教学中蕴含的能量。比如,在讲小学语文《景阳冈》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武松酒后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场景以及体会武松豪放勇猛的英雄性格,我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视频片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讲解课文时,我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着手,具体说明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的凶猛和武松“一闪、一闪、一闪”的机敏,再从“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三、感受语言魅力,体会美的韵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值得深思,是小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优化小学生的语感,启迪小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感到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体会美的韵味,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比如,小学语文课文《月光曲》中有这样描写:“她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在引导小学生进行朗读时,我要求学生能够用心去读,读出曲子的变化,感悟月光曲的旋律。对于文章中皮鞋匠听《月光曲》时的教学,我首先打开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闭眼欣赏《月光曲》中表现平静的大海的一段音乐,感受大海的平静和美丽。然后,我再让小学生闭眼欣赏《月光曲》中表现海面上波涛汹涌的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大海波涛汹涌的情景。这样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四、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审美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小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小学生的潜力,激励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组织小学生进行课文剧的表演,一方面能够提高小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精神的享受和满足。比如在学习了小学语文《将相和》以后,学生都已经知道了文中的“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课文一共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之后,我会提问小学生:“在学完这些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有的学生认为,要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有的学生认为,要学习廉颇知错能改的精神。还有的学生认为,在平常的班级活动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把班集体搞好。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最后,我会选择有表演欲望的学生分别再现这三个故事情景,并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感受人物背后蕴含的品质,懂得“和为贵”的道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树立公平公正的教学理念,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小学生的意见,给小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避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重视提高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聚焦审美心理,打造语文生命化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4(9):22-23.
[2]王春晖.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5):38.
作者:王超 单位:河北省巨鹿县观寨校区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摘要:
所谓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物质以及精神等美的形式,通过耳濡目染的渗透方法,来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而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启迪教育之一,对于学生的审美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本文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的语文教育更加应该发挥它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从而改善学生的审美观入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渗透
审美教育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自动的运用美学的观念以及美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让教育的内容、环境、方法、目标等本身就成为审美的对象,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去体验美,感受美,鉴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以及组织者,因此也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所以,现代语文老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教师的素质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第一观念美。首先,老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从而树立学生的主体观以及综合发展观;然后,老师需要注重自身美的素质,特别是需要提升自身身心审美修养能力。例如,对艺术,体育要有广泛的情趣,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能够在艺术,自然与社会的感受体验中去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第二是语言美。俗话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美的氛围的第一要义是老师的教学语言。语言美取决于语文老师语言表情力以及情感的准确表露,也取决于老师对教授内容的思想内容以及情感特点的把握与理解。第三是形象美。老师的劳动也是是非常具有示范作用的,教师的行为举止,仪容仪貌,板书的优美都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以及创造美的氛围的因素的。所以,增强老师自身的形象建设,规范教师的技能训练,对于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创设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美
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手段是通过其描述的形象,而语言是塑造形象的很好方式。在文学作品中,读者看到的是感性的,具体的典型形象。只有努力的去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走到作品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制造氛围,设计意境,配乐朗诵以及表情范读等等多种艺术的手段,能够很好的以以情动情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加完美的境界。比如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件,多媒体等房事去创设情境,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可以把学生引入到文中所描述的情境的。学生在听着动听的音乐,会边听边想,想象自己仿佛飞到了桂林,眼前出现了文中所描述的水的“静、绿、清”,山的“奇、秀、险”。随着语言的描述,学生还可以闭上眼睛对桂林山水进行想象:想象桂林山的奇是怎么样的,秀是怎么样的,险又是怎么样的。如此一来,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语言描述中。老师通过上面的教学,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活动,从而做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是相伴相随的,让学生的智力因素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在这具体的情景中同时能够感受到我国语言文字的美,最终受到美的感染,达到塑造心灵的效果。
三、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
上一节成功的阅读课,学生郎朗的读书声总是能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美读(诵读)就是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在读的过程中表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点不在于诵读的技巧,而在于是否表达出了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读者是否与作者在心灵上是相通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诵课文的时候,需要重视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验,老师要起到学生与课文沟通的桥梁作用。比如《五彩池》这篇课文,如果学生对这篇课文美的感受不是很深,而我们的老师却在朗读技巧上去指导学生,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的,只有想办法让学生去体会到文章所想表达的意境,让学生深入到文章设设置的情景之中,激发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五彩池的美,才能够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准确的表达出文章的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以及表达技巧,同时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渗透审美教育:第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第二,创设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美;第三,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相关的专家学者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启发。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郁春华.以美启智,以美储备——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审美教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12)
[2]朱鹏飞.让美与语文教学相依相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3)
[3]杨艳,张静.让美育与生命成长相伴——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08(21)
作者:耿彪 单位:河南省兰考县谷营镇朱场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探析
摘要:
审美能力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能力,美的事物总会更人心旷神怡和焕发精神。但是审美能力是需要发自内心的,并不是表层的喜欢。小学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小学生从小具备发现美、感知美、接受美、运用美和创新美的能力,从而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助于耐心、恒心和韧性的养成。所以小学语文老师是学生的启蒙领路人,必须从小培养小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素养。
关键词:
小学生;小学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学科本身便具有美的内涵,课本中有优美的词语、语句和意境;有节奏感很强的古诗词;更有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所以小学语文给人的一种感觉便是享受美的过程。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状态来看,和这一目标还无法同步。大部分的小学生不仅对小学语文没有产生审美意识,相反倒是对小学语文科目厌倦。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究其原因便是两点。第一,便是在应试考试的教育中,老师过于重视分数教学,只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对小学语文科目中的想象力、创新思维力和审美能力没有深入发掘,更没有加入评价标准,便会让小学生感觉语文的无趣。另外一方面德智的教育分配不合理,小学语文实用性和人文性较强,这并不代表小学语文课是道德教育课,而是要把德育和智育合理分配,从而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情趣、责任心和知识的拓展能力。
1加深对语句的欣赏,体会语言之美
小学语文课本是美的体现,其中语文课文类型丰富多彩,语句的优美随处可见,而且语句能反应出作者心中的情感表达和见解,从而用优美的语句对课文加以衬托,更体现出语言之美。比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时对于这句:“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我接着问:“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平实的话语却凸显出蕴藏和极为珍贵的内涵,使小学生在欣赏词语之时,真正体会到文章中的意义在于沉默之后去主动了解父母和爱父母。所以这边是加深对语句的欣赏,体会语言之美和意义,进而进行审美教育。另外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文质和美并存的,有的课文表现的是一种形式之美;有的表现的是语言的优美;这些描绘出的全是景色的优美和人为的优美。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审美教育,让学生从发现课本的美开始。
2陶冶审美,体会情感之美
小学语文的审美教育,需要课文真实情感来渗透进而去实践审美过程中进行感情的陶冶。这样长期下来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便潜移默化的得到感染。当然各个文章中都蕴含作者的感情,表达感情的形式也各不同。比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作者采用的便是借景抒情,通过景色表达出一个人生哲理;在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通过感受少年远大志向和胸怀,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所以,在小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中,老师要多去让学生有感情的品味课文的优美之处,进而陶冶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小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和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使小学生自己通过课文的熏陶和感染,能够真正的拓展自己的审美能力,达到老师的审美教育目的。
3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诵读,体会文章整体之美
在小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中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每篇都具有独特之美,普通的事物在作者描述下,即形象又生动,每篇都像一个个艺术品,值得小学生们去深入的进行审美;所表达的感情更是既感人又具体,既有气魄又温柔。比如,浩浩荡荡的河流、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意盎然的小草等等,都可以在作者的必须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小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感觉深入其中,感受和体会到文章的整体之美。所以想要小学生体会文章整体之美,便要让小学生在实践去运用。首先,需要老师引导小学生将优美的段落进行熟读和背诵,使一幅幅画面留存在脑海中,进而在学习语文中灵活运用。使小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整体之美后便是在自己的语言表达、写作等等形式中去展现,从而不但能从课文中感受到整体之美,更能够自己灵活运用整体之美来体现自己的创新。这便是上文所说的让学生具备发现美、感知美、接受美、运用美和创新美的能力,这也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
4结语
总而言之,老师在实施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时,要有目的和有设计的让小学生一步步的感受语文的美,从而升华出自己的情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目的。当然老师要保持与时俱进,多研究自身的不足,多进行审美教学的创新,是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全方面的发展,成为社会素养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高红梅.探讨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
[2]郁春华.以美启智,以美储备———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审美教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12).
作者:吴颖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横山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打下语文功底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所有教育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逐渐偏向于“针对考试而学习”,学生也成为学习的机器,机械地去学习做题,在很大程度上审美能力有所下降。其实,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作为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应该开展审美教育,增强小学生审美能力,这也是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教育者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关键词:
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审美
对许多人而言是属于艺术范畴,更有很多人认为小学阶段进行审美教育会让小学生过于心理成熟,且养成爱美之心,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审美不仅仅是享受美,也不单纯是一种情感灌输,而是对某种事物的认知,这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是十分有帮助的。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学,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和改善,其课程目标也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文学品位和审美情绪。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有学习价值,更有着社会价值,建立审美教学课堂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二、审美教育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们提倡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而审美教育正是全面的、健康的教育的一部分。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而语文教学正是这样一个适合的途径,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其实现。语文是很多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它涵盖了天、地、物、事、人,刻画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的名家名作涉及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美生动的文辞都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些文章是审美教育的最好内容,可以开发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培养其审美意识,同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审美教育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
审美教育与想象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年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利用教材,将教材中表达的人、事、情感展现出来,并加以引导,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启发学生思维。例如《看雪》一文,教师在介绍雪景时,可以先对台湾地区进行一定讲解,小学生可能不理解两岸关系这样的政治话题,教师却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例如“台湾的小朋友们和我们一样,都喜爱看雪,都盼望着能看雪”,同时告诉学生们台湾地区是很难得看见雪的,再结合课文中对棉花做成的雪景的描绘以及文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让学生们想象台湾的雪是多么的难得和美丽,小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对课文的描写以及其中情感也能有一定的领会。
四、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不应当只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学习文化,更应该利用语文教学揭示真理,同样的,学习语文课文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字和词句,更应该将文中所蕴涵的美的信息传递出来,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同时了解什么是美,对美的起源、本质以及规律都有一个理解,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自身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打下牢固的基础。相比于文字,图像是小学生更加喜欢也更加能接受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充分发挥图像的审美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草原》一文,当教师在讲述课文内容时,不妨先试试让学生先观察两幅插图,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印象,描绘记忆中的草地是什么样的,和图中有什么不同,再对课文的词句进行讲解,结合重点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同时告诉学生文中的草原是一个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在潜意识中领略草原风光,感悟草原的自然美以及人情美,促进其初步审美能力的形成。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优秀作品,都蕴涵着各种社会信息和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词句甚至每个字都能引起人们无数的暇想。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在教师对诗句进行讲解后,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山间瀑布的壮观和气势雄伟的美,又或是桂林山水灵修、静谧的美。
五、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现如今各国文化的渗透,使学生成长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今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局面:人们吃着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听着英文歌曲,看着韩国电视剧、日本动画片,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却对本国的文化越来越陌生,甚至对一些中国传统节日毫无概念。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小学生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会变淡,更不要提民族自豪感,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薪火相传,却由于外国文化的熏陶,使中国年青一代离得越来越远。目前英语学习流行,孩子们从幼儿园起就学习英语,却在本国语言文字上并不重视,在其使用上出现许多问题,甚至有一些成年人多会出现书写或是拼音错误,长此以往,中华古老的文化则无法很好地传承下去。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课本中美词美句的教育和欣赏,更是对中华文化缩影的一种认可和欣赏。通过语文学习,让小学生喜爱中国文化,并认可中国文化,对文化中美好的一面有着自己的审美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民族自豪感。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审美教育,能够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的熏陶,领悟美的真谛,最终成为在美的世界里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理想的人。
参考文献:
[1]袁春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2]顾婷.试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外语文,2015(20).
[3]廖明会,黄春英.审美教育: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4).
[4]唐海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11).
作者:王志祥 单位:甘肃省山丹县马场一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