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美育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它与语文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承担着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重任,同时也对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美育的来源,语文美育的建立、发展、进行以及对当代语文美育的建议这几个角度对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寻。
关键词:
美育;语文教学;实施路径;发展建议
一、美育的提出与发展
在西方,美育的发展是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贺拉斯、昆体良等人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将审美教育总结成一套理论并著述成书的是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席勒,他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美育”的概念,并对其性质、意义、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从自己身处的时代背景及历史背景出发,说道;“上层统治阶级的生活腐朽专横,下层社会粗野暴戾”席勒认为;“如果要把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他试图通过美育把人们的审美引向启蒙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并将美育和社会变革的目的连在一起。席勒的美育思想引起了后代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中国,审美教育的提出最早还要追溯到孔子,孔子曾就诗歌的欣赏而言,提出了“兴”“观”“群”“怨”的概念。可以看出诗歌、诗人的“志”;所谓“群”指的是诗歌的交流情感的作用。所谓“怨”指的是劳动人民对社会生活,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怨恨所表现的一种否定的情感,也就是诗歌引发欣赏者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态度。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美育概念,并且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组成部分的学者,他曾说道:“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臻完美之域,一方面又为德育和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所不可不流意也。”由此可知王国维先生指出了美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也曾说道:“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及至当代,1980年6月,在昆明召开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美育被列为会议讨论的四大问题之一,与会者认为“现代化教育不能没有美育”“美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真个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语文美育的建立
古今中外,审美教育都被视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可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传统的美与一般是通过美术音乐等课程实现的,但自从学生升入中学以来,音乐美术这类艺术课程大幅缩减甚至被主科所占用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学生也自然而然的忽视了审美性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教育现状是由我国当下的教育实际造成的,它暂时避免不了,那最有效也最实用的办法就是以主要文化课程作为载体来实现美育的进行,作为最主要也最基础的文化类学科——语文,不仅承担着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责任,同时也担起了审美教育的重任。
三、语文美育的教学路径
从接受美学来看,审美的过程是从审美直觉开始的,也就是说语文审美教学中学生对于美的感知首先是要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合的课堂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语文美育的直接目的在于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更深刻的感受文化中的美,语文美育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造就健全的人格,还可以提升人格,还对引导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语文美育的实施过程也是同学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这种沟通和交流会造成一种集体的心灵对话,从而进一步加深彼此的理解。此外,在实施语文美育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会得到培养和强化。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始终要注意语文教学的审美化,要把美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格。
四、对语文美育在发展中的建议
审美教育的标签化是语文美育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不同描写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统统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来概括,像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笼统的话对学生起不到任何美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内容提出具体的不同的美育目标及其策略,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达到这些目标。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标签化”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未能将审美教育与语文学科水乳交融。要想真正将美育落到实处,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必须是要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的,它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的教育,更不是语文教师简单的说教。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鉴赏美在哪里、为什么美的过程,而不是总结美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德]席勒.冯至译.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王国维.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3]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汪振城.中小学立美教育论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樊宇航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