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现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前较为广泛评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文献计量方法。该方法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定量描述、评价和预测学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能够系统与客观地反映机构国际科技合作的实施情况,具有重要的科研成果评价意义。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对其收录地址(文献检索地址均为各机构常用规范英文缩写)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9~2013年(出版年)(数据下载时间为2014年7月6日)的文献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近年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国际科技合作趋势。同时,选取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类比对象,以2014年(出版年)(数据下载时间为2015年3月4日)发表的国际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国内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现状。
22009~2013年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现状与趋势分析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的直属研究院所,是目前国内生命科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立科研机构,因其地处上海的地理与发展优势,国际科技合作一直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广泛的基础,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共建的研究所均为其组成单元,故而对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情况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做到管窥一斑,更直观了解目前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状况。
2.1国际合著论文总体概况2009~2013年,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全部作者统计,发表SCI论文共计3833篇,其中国际合著论文1402篇,占全部SCI论文数量的36.58%。不论是论文总量还是国际合著论文的数量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其中2012年国际合著率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以2009年和2010年数据为例,要略高于中国科学院的平均水平[6],由于国际合著率有着明显的学科差异,一般而言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合作依赖性更强,合著率也偏高[7],因此,该结果也属于正常范畴。除了国际合著率,一个机构作者在国际合作中的贡献度也反映了在该科研领域合作项目中主导性的强弱,因此对于合著论文中不同作者权重值的衡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6]。除了较为普遍使用的将论文成果归于署名第一的机构方式外,也有将通讯作者作为论文中的主导作者。本研究主要将第一作者完成单位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论文与SCI论文总量的比值作为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率。通过表1可以看出,2009~2013年国际合著率有明显的上升,但是在国际合著论文总量中以我为主的论文数量比例始终保持较为平稳的水平。
2.2国际合著论文的质量与影响力除了对于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的统计,论文质量及影响力更能评价一个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能客观反映出对于基础领域而言,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影响因子()可以作为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在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就具有更广泛的关注度。通过JCR数据库(JournalCitationReports)对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见图1)国际合著论文的均值要高于年度SCI论文的平均值,而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论文的均值虽然稍低于国际合著论文,但呈现出稳步递增的趋势,特别是在2012年,超过了国际合著论文,说明这一年度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主导的国际合著论文的影响力更具优势。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是判断一篇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被引频次越多,论文的影响力往往越大。基于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所创建的引文报告可以得到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9~2013年SCI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数据。根据Price所提出的“最大引文年限”问题,文章被引用的峰值是该文章发表以后的第二年,故而2009~2013年每年的被引频次呈下降趋势,但是对于同一年出版年份而言,其相对比例并不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度。针对SCI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数据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可知,国际合著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要远高于非国际合著论文,说明在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合著论文产生的影响力更大,而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为第一作者完成单位的国际合著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整体水平要略低于国际合著论文,但在2010年的时候则是高于国际合著论文。
2.3国际科技合作伙伴分布情况通过对2009~2013年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合著论文的国家进行统计,可以发现美国、德国、日本是国际合作较为广泛的国家。这一数据与研究人员对于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特别是生物领域的国际合作态势分析相吻合。美国因其强大的科研实力毫无争议地成为与我国国际合作交流最为紧密的国家,日本则是亚洲地区国际科技合作最主要的伙伴。与德国的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始终处于第二位,除了德国本身的科研实力外,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建的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作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组成单位,在与德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将不同国家国际合著论文的数量占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比例定义为国际合作强度,研究国际合作强度与年度人员出访交流的分布情况。分析发现年度人员出访交流的比例与国际合作强度呈自然指数关系(图2),与美国的人员交流尤为频繁和密切,但是在出访目的中有60%以上的人员是以参加国际会议为主,开展真正实质性的合作研究的比例不高,只有出访德国的情况除外,这也是由于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的存在加强了与德国方面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内容。可以间接地推断,国际合作强度应该与不同国家优势学科的分布、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以及研究人员海外留学背景有不同程度的关系,这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2.4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横向比较分析以2014年(出版年)发表的SCI论文为研究对象,选择国内在生命科学领域知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选取WebofScience类别中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BIOCHEMISTRY、MOLECULARBIOLOGY、BIOPHYSICS、CELLBIOLOGY、IMMUNOLOGY、NEUROSCIENCES、PLANTSCIENCES等10大分类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相比于高校,国立科研机构的国际科技合作程度略高(表5),而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率,除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外,均相对比较接近,其中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略微占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国际合作程度是7所机构中最高的,其发表的SCI论文中有44.44%是国际合著论文,但是第一作者的比例却又偏低,说明在国际合作中占主导性不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合作程度排名要高于综合性的高校,而在专业性的国立科研机构中略逊一筹,但是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率占优,说明其在国际合作中主导性是7所机构中最强的。对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所创建的引文报告作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可以分析得出7所机构在2014年发表的SCI论文的影响力(表6)。显而易见,国际合著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要明显高于SCI论文的平均值,由此可以推断出国际合著论文影响力要优于非国际合著,也说明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较7所机构的影响力,总体而言,专业性的国立科研机构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力、国际合著论文影响力和以我为主的国际论文影响力均要高于综合性高校,其中就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论文影响力而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篇均被引频次特别突出,这是由于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第一作者完成单位的某篇SCI论文被引用频次高达29(MolCell,2014,54:133-146),而对应的论文数量却又偏低,因此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论文篇均被引用频次远高于其他6所机构。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力优于综合性高校,但在生命科学领域专业性的科研机构中无明显优势,特别是其国际合著论文的影响力稍显薄弱。
3结论
2009~2013年,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表的SCI论文或是国际合著论文的总量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国际合作率也维持在30%~40%的水平,这也反映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程度较高。但是在国际合著关系中,以我为主的论文数量并不占优势,仅占全部SCI论文的15%以下,占国际合著论文的三分之一左右。进一步分析国际合著论文的质量可以发现,国际合著论文的平均期刊影响因子、篇均引用频次均要高于非国际合著论文,说明国际合著论文的影响力更大。而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论文的影响力虽然稍逊于国际合著论文,但仍然比较明显的优于非国际合著论文。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关系较紧密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与日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人员出访交流的分布上反映出来,但是与学科领域的国家分布和科研人员海外留学背景也有一定的关联性。与国内知名的综合性高校和科研机构相比,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国际科技合作程度要高于综合性的高校,但是与其他同类的生命科学领域专业性国立科研机构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国际合著论文的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国立科研机构而言,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仍是提升自身科研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要重视国际合著论文的数量,更要有针对性的加大以我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自主科研实力,真正做到让我国的国立科研机构跻身世界一流的行列中。
作者:韩婧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