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德是师之本,德是师之魂,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教育工作者的灵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师德作用,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新形势;高等院校;师德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性因素。而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也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2018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
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师德本质的建设。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当前阶段,高校教师师德的本质可以大致概括为献身于教育、爱岗敬业和淡泊名利。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业在教师。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将“传道”作为责任和使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认清这份职业的伟大与神圣,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坚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和超越自我;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能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到“理必求直,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利居众后,责在人生”。
(二)加强师德核心的建设。师爱,是教师职业之爱的典型体现,是在自然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尚的社会爱。师德的核心是师爱,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师爱的重要性被不少高校教师所忽视,他们抱着“只负责教学,其他的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心态,不愿与学生多交流,上完课就走人,不想多管学生的一件事。渐渐地,已经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成了昨日黄花,显然这是不合适的。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把学生当亲人一样对待,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经常关心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知识,教做人,将育人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的始终,与学生平等,和睦相处,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气氛。
(三)加强师德人格力量的建设。身正为师,教师不仅仅是科学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思想教育者和师德示范者。师者,为师亦为范。强烈的典范性是教师工作的本质,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身教最为贵,行知不可分”。崇高的职业以及重要的使命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做一个具有道德和高尚情操的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作为教师应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积极的人生观,务实的作风,以身立教;严于律已,依法从教,真正做到“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四)加强时代对师德新要求的建设。加强知识更新能力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一项高要求。作为21世纪的高校教师,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适应时展的要求,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树立教为学服务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转变出发点,即从以自身的“教”转变为以学生的“练”。教为学服务,是启发学生学、鼓励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和激活学生思维。教是为了不教,是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五)加强师德新内涵的建设。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层出不穷,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出现了国际职业专业化的六个标准:即专门知识;专门的职业道德;较长时期的专业训练;能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自主权;有行业自身实行监督控制的约束等组织;要终身学习。面对“生有涯,而知识无涯”的现实,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志存高远、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目标。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所谓“善学者进德”,就是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深厚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等。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努力培养创新教育的新思想、新模式和新方法。
三、结语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一系列要求,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人师者先修身,立业之士先立德,师德是师之魂。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高校应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放在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上,开展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培训,使其常规化和制度化。加强师德建设,高校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重教师素质教育,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以情育人,以理塑人,以行正人;为社会更好地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袁迎红.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促进高校和谐发展[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刘志申,王艳芬,王淑欣.弘扬优秀传统师德—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3
[3]张志勇.转变非理性教育思维推进教育改革新突破[J].教育研究,2011,2
[4].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10(2)
作者:齐宝宁 刘辉 杨鑫 吴怡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