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师范生师德教育全程全方位模式构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高校师范生的双重身份与师德教育的双重功能,是对高校师范生进行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逻辑起点。在全程全方位师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深刻把握师范生成长发展的特点、严格遵循师德教育的规律,设置“同向型”师德课程、生成“耦合型”师生共同体、搭建“协同型”育人平台,构建“互联—互动—互融”的全程全方位的师范生师德教育模式。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教育;立德树人;全程全方位
高校师范生作为一个特定的具有双重身份的大学生群体,其师德养成,既关系到他们未来教师生涯的专业发展问题,也关系到现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思想教育问题。同时,师范生师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既是师范生的专业教育,也是师范生的思想教育。因此,无论探讨师德教育双重功能的本质属性还是关注师范生双重身份的成长发展,都需要坚持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双重身份与双重功能:师范生师德教育寻求全程全方位的逻辑起点
1.师范生的双重身份。首先,师范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具有学习者的身份属性。他们有义务接受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等。对此,需要严把师德的“养成源”,审慎对待包括师范专业授课教师在内的能够影响到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诸多因素。因为在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逻辑中,这些师德的“养成源”可为师范生提供多元的师德“养料”,在高校育人主体的引导下帮助师范生“输入与内化”师德。其次,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育者,他们有义务促进未来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高校师范生如何精准体认到“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师德内涵,并将其精准“滴灌”在未来的育人沃土中,需要全程全方位的师德教育,需要关注并帮助师范生“内化”师德、“表达”师德。
2.师德教育的双重功能。师德是教师教书育人过程内隐于心的伦理道德与外化于行的规范标准。因此,师德教育首先是一种思想教育,帮助师范生端正思想认知,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从培养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来看,师德教育作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旨在帮助师范生形成全面而科学的教育观、职业观,从而引导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关注的是师范生思想问题,围绕着“如何当好教师”而延展的“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观问题。因此,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要“往前看”“长远看”,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价值困惑,进而帮助他们汲取着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养料”,并转化为德性的力量;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将其内化为未来从教的行为中。
二、师范生师德教育实现全程全方位的“互联—互动—互融”路径
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从认知层面,设置“同向型”的师德课程,并将其作为师德教育的主驱动贯穿于师范生大学四年,立足于“全程”实现师德教育的全程育人,有效解决师范生的师德认知;从情感层面,构筑“耦合型”师生共同体,将其作为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润滑剂,潜移默化地影响师范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着眼于“全方位”实现师德教育的全方位育人,引导师范生适当表达师德情面积极融合“全程全方位”,并将认知的、体验的师德践行于师范生育人的实践中,从行动中感受着师德教育的全程全方位育人。
1.互联“同向型”师德课程,即实现思政教育与师德教育的全程全方位互联。现行的师范生师德教育因缺乏对师范生感知教师职业价值方面的引导,导致师范生在师德养成中不能准确把握“正当”的度,一味追求“高尚”,而这种“笼统、抽象地确立过高的师德要求,容易让师德教育变得不‘可亲’”[1]。由此,高校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显得极为重要。对此,师范生师德教育应从师德认知开始,遵循师德结构的“知、情、意、行”统一完整性原则有序发展。要坚持师德育人导向、突出师德价值引领,设置“同向型”师德课程体系,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现师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育人。具体而言:首先,高校教师应把握“教师即课程”的内涵要义,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注重师德榜样的引领;其次,深化推进教师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师德教育“育新人”“育新师”的价值;再次,加强师范专业各门显性课程的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师德教育元素,充分运用其思想价值,将师德育人的中心目标贯穿于师范专业学科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让师范专业学科教学最终回归到“师德育人”的本真目的,实现“学科知识传授”和“师德价值引领”有效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
2.构建“耦合型”师生共同体,推动榜样力量与内生动力的全程全方位互动。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2]也就是说,大学首先应是一个师生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存在逻辑基础是交流:既有人际层面的双向度师生交流与多维度的师生、生生、师师交流,又有学科认知领域的交流与情感层面的精神对话,最终师生携手共同走向“耦合型”共生。然而,现行师生的话语表达思维依然停留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惯性表达中。这种表达很难符合师生共同体的精神内涵。因为这种师生话语表达思维挑战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核心地位。它将师范生规训为师德规范标准中的“受教育者”,导致他们丧失对师德内隐情感的体验与潜在行为的实践。此时的师德教育“只有通过严明的纪律规范,严格的控制要求,才能达到师德教育的目的”,其“所直接关心的是人们行为的当下正当性、合法性”[3]。而师生共同体下的师与生,应是“学习促进者”与“学习者”,传递着“教学相长”的价值,表达着师生关系的多重意蕴。这样的师生共同体理念贯穿于师范生师德教育中,启示着教师更加注重师德的自我表达,从而引领师范生在师生共同体中全方位地感知师德的“真实”、体认师德的情感法则、从而践行师德。如此则能精准诠释师生关系在道德方面是相互促进的本质规定,则能最大限度地调适师德教育中师范生遭遇的“正当”与“高尚”的伦理冲突,避免“神圣化”的师德教育,不再重复“无人”式的师德教育“灌输”。
3.构筑“协同型”育人平台,坚持师德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全程全方位互融。首先,高校在养成师范生师德过程中要协调师德影响;其次,要为作为育准教育者身份的师范生搭建“准教育者”的实践平台,引导他们通过教学实践,获得“准育人”体验。同时,衡量师范生师德是否养成以及评判师范生师德高低的根本标志是师范生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德行为。因此,搭建“协同型”育人平台,将有助于为师范生养成崇高的师德,并践行其师德理念。从高校的师德教育体系看,“协同型”育人平台是高校育人主体提供的针对“育”师范生的平台,需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有关师德教育的影响,凝聚各方面的师德育人力量,从而实现全体教职工的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全方位育人。从教育教学实践体系看,“协同型”育人平台是师范生的“准育人”平台。因为师范生的准教育者身份,所以暂且称为“准育人”,其实践则以师范专业现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为主。因此,高校师范专业应首先保障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学时,再按照“逐级递进,全程贯通”的理念安排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可以通过“行业认知、课程见习、项目实训到综合实习”四年贯通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师德理念能够和教育模式相统一,实现师德教育的全程育人。
参考文献:
[1]曹子建.师德:从“灌输”到“养成”[N].光明日报,2013-01-23(16).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家军.规约与关怀:当代师德建设的伦理冲突及价值选择[J].江苏高教,2006,(2).
作者:毋靖雨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