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究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的四个维度范文

探究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的四个维度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究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的四个维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探究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的四个维度

摘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同时它为高校教师树立崇高师德提供了宝贵而深刻的理论启示和现实指导。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的实践可以从四个维度展开: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以人为本,反对官僚主义;干事创业,反对享乐主义;艰苦朴素,反对奢靡之风。唯有如此,高校教师才能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层面实现严格自律,防微杜渐,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群众路线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九十余年的光辉历程,群众路线宛如一根红线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之中。在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会议上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1]群众路线聚焦作风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在不同行业、领域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均有违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认为只有党政领导干部才应当反对“四风”的观点是对群众路线的僵化理解,是当下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高等教育是国家和平崛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2]要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教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师德‘一票否决’。”群众路线在指导高校教师提升师德水平方面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启发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根据“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全员教育理念,本文指称的“高校教师”不仅包括专职教师,而且涵盖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以及其他一切行政管理人员。在群众路线的启示下,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的实践可以从四个维度展开。

一、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在高校教师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知行不一,脱离实际。例如,如何改进大学生的学风是许多高校教师致力解决的难题之一。之所以称之为难题,是因为学风建设尽管年年搞、月月抓,但雷声大、雨点小,工作流于形式,效果出现低水平反复。部分教师对学风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把工作的手段与目的、动机与效果混为一谈,缺乏巩固建设成果的长效机制。第二,疏于学习,不求甚解。由于科研、教学事务繁忙,部分教师政治学习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或者即使进行理论学习,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部分政治理论素养不高的教师的言行偏离了正确的政治轨道而不自知,导致他们在面对学生提出的现实困惑和理论疑难时感到力不从心,无法给出具有理论说服力的答案,从而弱化了教育效果。鉴于此,高校教师务必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精神,对待工作持之以恒,善始善终,防止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一)夯实理论基础,坚定政治方向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走向纵深,各种社会思潮交互激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我国高校呈蔓延之势,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核心价值的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互联网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既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使负面、低俗、错误的信息易于穿透政府意识形态的管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形成了消解高校德育效果的“负能量”。个别高校教师民族意识淡漠,迷信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更有甚者,在涉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不敢亮剑。上述现象已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重大关切点。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教师不仅要做知识传授和学术启蒙的“经师”,更要做大学生道德成长和政治成熟的“人师”,始终致力于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要做到这一点,高校教师必须原原本本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旗帜鲜明地宣传、捍卫马克思主义,树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应社会热点及难点的勇气,正如学者陈先达指出:“要传道,必须信仰坚定;要授业,必须导向正确;要解惑,自己必须清醒。”[3]教师只有对马克思主义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才能真正感染和影响学生。

(二)树立问题导向,注重工作实效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实践唯物主义,要求高校教师从根本上解决“光说不做”的问题,脚踏实地,不图虚名。在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彼此联系的实质内容,问题则是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树立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高等教育中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要迎难而上,重视调查研究,针对调研结论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方法。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5]288-289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诸如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而有些问题则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大学生的情感丰富,个性张扬,具有一定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解决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有的问题由教师的单次干预也许会暂时好转,但极易出现反复。所以教师要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和热心呵护大学生的道德成长,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强化已有的工作成果。高校教师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大学生的实际进步与成长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规避工作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相混淆的误区。

二、以人为本,反对官僚主义

就本质而言,官僚主义是宗旨服务意识淡薄的直接体现,在高校则表现为教师高高在上,对学生颐指气使,不愿探究教育教学规律,对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漠视学生的发展诉求和理论困惑。“群众”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体现了具体与历史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的是要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做人的工作。”[6]在高等教育视阈中,学生是教育工作指向的对象,是高校教师为之服务的“群众”。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把学生时刻放在脑际心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的关键,也是高校教师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逻辑和价值目标。对高校教师而言,“以人为本”的实质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是高等教育认识论高等教育认识论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结构、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系统回答高等教育“是什么”。1952年,“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在美国哈佛大学就“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课题率领研修班展开深度研讨,得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结论,继而引发欧美高等教育界最为深刻的认识论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影响过程,这一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教师将渊博的学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学生逐渐成为教师的一个“新我”,即学生是教师的“对象性存在”。学生毕业后以健康的人格心态和扎实的学识基础改造社会,造福人类,高校教师的人生价值则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得以拓展和延伸。可以说,只有学生成长成才,教师的师德才能被赋予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二)“以学生为中心”是高等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方法论回答的是高等教育“如何培养人”的实践逻辑问题,致力于探索高校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途径、动力机制等范畴。高校教师可以从道德激励和知识传授两个方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论。第一,道德激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的逻辑前提在于“以学生为中心”。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被关注、被肯定的主观愿望。“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大拇指教育”“朋辈的师生关系”等诸如此类的教育理念无一例外地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老师一句公开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微笑都会在大学生的心中荡起一丝涟漪,从而激发前进的动力。高校教师宜采用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慎用惩戒的工作方法,变管理、说教、惩戒为服务及启发和激励,发现并牢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适时地给予勉励与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第二,知识传授。知识传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于理论与人的结合,马克思在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作过集中的表述。他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如何才能做到“彻底”,做到“说服人”呢?马克思认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7]11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使教学内容彻底说服人,只有抓住学生这一根本。具体来说,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成长规律,做到深入浅出。所谓深入,就是教师在遵循教学大纲、把握教材整体性的基础上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这一过程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理论纵深,提升学生接受教育的获得感。所谓浅出,是指教师引领学生由教学体系向教材体系的适当回归,这既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又巩固了学习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深入还是浅出,教师要时刻把学生的理解力与感悟力作为推进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理论过于艰涩玄奥,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理论过于浅显,教学沦为照本宣科,学生会丧失探究兴趣。这一限度的拿捏与把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

三、干事创业,反对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是与我国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根本对立的歪风邪气,主要表现是及时行乐、玩物丧志、迷恋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最终放弃了高尚的人格追求。有的教师固步自封,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滞后,这看似属于教学范畴,实质上是享乐主义人生观滋生的懒散、不作为在教学工作中的直接体现。高校教师应提高抵制享乐主义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时刻保持思想上的纯洁状态和行动中的进取精神。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面向大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也是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德育是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分内之事,而对于专业教育,尤其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许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是价值中立的,从而否定了开展德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种观点是对高校德育内涵与实践的机械理解。党中央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8]杜威认为:“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9]按部就班的教学秩序、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均是宝贵的德育资源,而高校教师敬业奉献、甘为人梯的人格风范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最为鲜活、直观的价值示范与道德激励。对于教学与德育的关系问题,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如是评价:“我得立刻承认,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10]高校教师在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教学技能的同时,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真正做到高等教育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学术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二)立足本职,开拓进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代,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攀升,而大学作为知识精英的聚集之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大学在走向社会生活中心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承担多重功能的综合性社会组织,大学肩负的使命亦趋向于多元化。与此相适应,高校教师也由传统社会单一的教书育人向承担多重社会角色转变———人才培养的教育者、科学研究的探索者、社会服务的提供者、文化存续的传承者、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者。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教师要不辱使命,走出书斋,奋发有为,既要潜心问道,又要关注社会,增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祖国和人民。

四、艰苦朴素,反对奢靡之风

奢靡之风主要表现为铺张浪费、骄奢淫逸,在工作中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奢靡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不可否认,目前大学校园不同程度地受到奢靡之风的渗透和侵蚀。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面对这些不良风气,很难独善其身。在拒斥奢靡之风、引领健康向上的校园风气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责任重于泰山。

(一)公正清廉强调:“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1]诚然,“为民、务实、清廉”不仅是中共党员的日常行动指针,而且是高校教师师德体系的重要范畴。高校教师做到公正清廉,一尘不染,营造风清气正、相互砥砺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道德成长的意义是积极而深远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1]286经典理论给予高校教师有益的启示———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相结合,落实国家对大学生的政治关怀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奉献精神相结合。在与学生政治发展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多工作环节中,个别教师未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与学生存在不正当的利益往来,违规收受学生及其家长馈赠的礼品、礼金,在学生群体中造成恶劣影响。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5]106教师精神“缺钙”,得了“软骨病”,势必会“传染”给学生。教师的渎职循私行为常常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社会、人生的否定和悲观评价,扭曲学生的道德观念,如此一来,教师的师德受到质疑,德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被抽离现实基础,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高校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种种诱惑,经受各种困难考验,永葆“人师”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底色。

(二)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铺张浪费不仅与我国目前着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而且为文明校园建设所不容。例如,有的学生社团活动片面追求“酷炫”“人气”,曲终人散之后,若问及活动的品质与内涵,怕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究其根本,社团活动忽视了根本动机和出发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且助长了大学校园的奢靡之风,就要求相关指导教师坚持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思想价值引领,坚持勤俭办学,经济、高效、务实地使用学生活动经费,打造内容健康向上、学生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各类晚会、竞赛应着力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以格调高雅、情趣健康的社团活动主导大学生的品质养成与人格塑造。又如在仪表、仪态方面,部分教师的日常着装过度追求名牌,穿金戴银,珠光宝气,与高校教师的正统职业形象相去甚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教师的表率会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竞相效仿,攀比炫富,背离了高校德育的主旨和初衷。在奢靡之风侵蚀大学校园的当下,高校教师应以重塑勤俭节约的班风、校风为己任,带头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艰苦朴素的教育要有“小题大做”精神,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开始,用身边的种种“小善”春风化雨地涵养全体学生。针对校园中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教师应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层面严格自律,防微杜渐。期望学生养成的意志品质,自己要身体力行;禁止学生沾染的不良习气,自己要率先垂范。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针对“四风”的危害,高校教师要秉持“四心”:对教师岗位要有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对学生要有视如己出的关爱之心,对物质生活要有随遇而安的平常之心,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只争朝夕的奋发之心。《学记》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研究发现,源于对教师的敬畏与信任,学生的价值立场、学术旨趣不同程度地存在与教师“同构化”趋向,在客观上使教师的言行超越了个体的价值判断而被赋予影响大学生道德成长的社会属性。正因如此,高校教师更应谨言慎行,砥砺品格,磨炼意志,做大学校园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参考文献:

[1].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迈向新高度[R].2013-06-18.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3]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的专业与信仰[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4):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5]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A].中发〔2004〕16号,2004-08-26.

[9]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64.

[10]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教育学卷一[M].李其龙,郭官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5.

作者:孙凯1,2 单位:1.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