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美高校本科教育比较与思考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美国是世界头号科技强国,分析研究其高等教育特征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比中美高校在本科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投入程度等多方面的异同,思考我国本科教育的进步空间,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改革方向提供思路。
关键词:中美高校;本科教育;教育改革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卓越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时刻不忘的初心。作者有幸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理工学院访问交流,亲身体验中美高校本科教育的异同,试图从多个角度观察两国本科教育异同,思考我国本科教育的进步空间,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建言献策。
一、中美本科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异同
中美高校的本科教育存在理念上的差异,我国的本科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导向,而美国高校则以通识教育为导向。我国的本科生在入学时已经确定了专业方向,入学后重新进行专业选择的可能性较小,而美国高校的本科生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专业选择或确认过程。我国本科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毕业之后能够迅速参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而美国通识教育的目标则是使学生获得学习主修专业的基础和学习技能,并为今后的工作和公民生活做好准备[1]。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差异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美国的本科教育重在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扩展视野和认识世界,因此在主修专业确认前的课程探索阶段开设大量通识类课程,同时每个院系都设置若干名顾问(Advisor)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并确立职业目标,最终将本科毕业生培养为具有良好价值观念的通才。如果学生想要在专业领域获得更高深的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则可以选择接受研究生阶段的专才教育。在我国,基于过去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对大量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我国的本科阶段实行专业教育是符合国情的做法,同时也确实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造就了我国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但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解决个人及社会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通才,因此本科教育目标是否逐步向通识教育过渡的问题也应提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程。
二、课程考核方式与教学模式异同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是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2]。美国的本科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践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因此,课程的考核通常分为考勤、多次小测试成绩、半期及期末考试。而且学生可以要求删除一次不满意的小测试成绩,并使之不纳入最终的课程考核成绩中。考核模式同样决定了教学模式,我国的本科教育中教师的关注点仍然在知识的传授,通常仍然采用与高中阶段一样的灌输式教学、应试教育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较少,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与理论以应付考试。而美国的课堂教学,课时短小却精干,通常一次课只上一小时,教学内容不多,但这种少量多次的教学更容易使学生保持注意力进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课堂互动十分频繁(一小时的课提问三四十次),除了听课就是做笔记、思考、小组讨论和问答。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美国高校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不同于国内高校的是,美国的任课教师有权决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进度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内容。任课教师在开学的第一周需要告知学生课程纲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进度、课程作业、成绩评定方式等。并和大家一起讨论课程纲要,最终形成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份“契约”,从而保障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进度。提高我国本科教育的质量,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解放教师的思想,允许并鼓励教师能够“因课制宜”地制定自己的教学纲要以及教学和考核模式,并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达成某种共识,才能在双方共同参与下实现教育目标。
三、中美本科教育学生投入异同
课程的考核模式与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的学习投入通常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衡量,即课前准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完成作业[3]。美国高校本科课堂频繁的小组讨论和问答会“逼迫”学生提前预习,否则很难跟上课堂节奏。[4]高强度的课堂氛围中基本没有玩手机或睡觉聊天的人,老师的高频率提问与学生的积极回应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只限于分享与讨论观点,每个学生都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国本科生的学习投入情况则差强人意,其原因存在于多方面,如课程学时长度、教学任务安排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等。从笔者个人及同行经验来看,尽管教师会留作业帮助预习,但由于学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而不能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情况较差。我国本科生在完成作业方面的投入十分不均衡,具体表现为抄袭现象严重。而作业抄袭在美国高校却是禁忌,一旦被发现,轻者停课,重者开除。可以发现,我国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的投入程度明显低于美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善。其一是要增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话语权,鼓励教师自主设计教学方法,开展多样的授课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情感沟通,制定多元的课程考核方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投入程度,真正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其二要加大对于学术欺骗行为的惩罚力度。要对学术欺骗始终抱有“零容忍”的态度,在所有课程的教学纲要中明显标注出现作弊或剽窃行为将面临的处罚并严格执行。只有在这样的严厉政策之下,学生们才会认真独立地完成课程及作业,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本科教育质量,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四、结语
中美两国高校的本科教育尽管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势。我国的本科教育基本符合过去几十年的特殊国情,但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本文从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课程考核方式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投入程度等多方面对比中美两国的本科教育特点,分析并思考我国本科教育的进步空间,力图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最终服务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致谢:本文为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访问学者项目(201807095039)的成果之一,同时感谢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本科生TracyFu和YihongLiu接受访问并提供素材。
参考文献:
[1]林上洪.中美高校本科生专业选择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7,(3):81-85.
[2]张靖晞,李洪军,贺稚非.中美本科教育模式比较分析———以圣本尼迪克与圣约翰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29):95-96.
[3]常桐善.中美本科课程学习期望与学生学习投入度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4):10-19.
[4]王海东,刘安.美国高校之间的转学机制与学分认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1):121-125.
作者:银了飞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