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论文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大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为分层标准,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475名大一新生,其中男生213人,女生262人,文科系204人,理科系271人,平均年龄为18.33岁。2.研究工具本次研究在Smith和Betz(2000)的成人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Black(1988)学业适应和人际适应量表以及Diener(1985)的SWLS测量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基础上,并结合对大一新生有关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我们编制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调查问卷”。该问卷采用Likert五等级量表,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分半信度为0.85。3.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百分比、简单效应、因素分析等处理。

(二)研究结果1.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处于被动状态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对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入学教育要达到的效果等问题认识不到位。在入学教育实践中凭借自己的经验行事,并未充分考虑新生的发展要求、心理特征以及个体差异,不能有的放矢,以致偏离目标。这样极大阻碍了新生接受入学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图1可以看出,在教育计划、内容、形式的选择上,教育者与学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入学教育与当前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结合不紧密。在与大学新生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新生接受入学教育时,并没有感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脱离个性特征目前,高校入学教育的内容基本局限在校史发展、专业了解、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军训等项目中,对于学生今后将要面临的生活、学习等实际问题却很少涉及。而当前高校新生已经由“90”后群体组成,“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区别,个性特点十分鲜明:自我意识强烈,主体意识突出;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缺乏坚持能力;心理素质弱,抵御挫折能力差。从表1可以看出,“90”后大学新生与“80后”大学新生在“自我认知”、“自尊自信”、“自控能力”、“抗挫折力”因素上呈现年龄主效应,在“坚持能力”、“抗挫折力”因素上呈现性别主效应,同时在“抗挫折力”因素上出现显著的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3.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枯燥乏味现在,许多高校沿袭过去固有的入学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开学典礼、报告会、讲座等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形式枯燥乏味,不少学校在入学教育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以单一灌输为主,缺乏与新生的互动、沟通和交流。4.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时间把握存在误区在长效机制的构建上,大学生入学教育缺少统筹规划,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的系统计划和设计,忽视前延、后续教育,入学教育停留在“讲一讲”,“看一看”,“训一训”,“等一等”的局面,无法根本解决新生切实关心的学会生活、适应生活、热爱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调查中,发现仅有15%的学生认为入学教育对他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有较大帮助。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入学教育需理念先行古希腊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4]“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育人理念。这既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学生收到院校通知书开始,就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首先,了解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人数、性别构成、学生生源地、家庭成员相关情况等基本信息,并且建立班级数据库,便于日后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准确评价。其次,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形成师生间积极良好的双向互动。大学新生上大学前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在班主任的监督下学习,独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并且对自己的认识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进入大学后,新生需要在辅导员的帮助下,重新认识、评价自己,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第三,关心扶持弱势群体,树立自信,走出阴霾。教师要特别注重对班级中弱势群体,如对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有服刑人员家庭、吸毒家庭的学生的关注,倾注满腔爱心,创造和谐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二)优化内容,入学教育需丰富多彩“教育的目的一旦隐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就会通过活动产生各种情感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教育者预先设计的境地。”[5]面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加强学生对学校丰富生活的了解,鼓励学生参加适合自己的社团,乐于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高校可以将一些传统教育中没有涉及,但是与大学生活相关的内容纳入入学教育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身在大学四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认清恋爱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疏导、解决新生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开展必要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科学、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注重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内容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学生早准备、早规划,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三)朋辈引导,入学教育需方式创新对学生示范作用最大的群体是他们的同辈群体。“传帮带”“小老师”的教育方式会效果较好。同辈群体年龄相同或相近,关注事物的兴趣点相同或相近,对彼此的心理世界也更加容易了解和理解。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朋辈教育开展帮扶活动是很有效的一种形式。高年级中的优秀生,其事迹和在学校良好的行为表现,对大学新生起到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新老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增进了高年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责任心。但在朋辈教育时,应该注意教育和影响的典型性、方向性、全面性,比如为新生班级配备学习方面的引导员、配备生活方面的咨询员,既要关注新生的生活适应、学习适应,更要关注新生的心理适应,使新生愉快生活、勤奋学习,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四)家校合作,入学教育需多方合力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够圆满完成,也不是仅靠学生进入大学短短几天就能做好。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持之以恒,才能事半功倍。首先,要建立家校合作的工作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负责。大学新生处于“第二个断奶期”,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家校应共同承担起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任。在新生入学期间,辅导员应定时、随机、主动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对学校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初步客观的了解,增进家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识,尽早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其次,建立短期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机制。对新生的教育工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开学前短短几天的入学教育仅仅是让新生对高校相关方面的简单了解,仅仅是他们适应高校生活的开始。由于学生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被动,思维固化,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所以特别需要教师花更长的时间来对新生学习方面进行指导,尤其是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更新学习观念等,使大学新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生活,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

作者:陈阳单位: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