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但当前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仍是农村教育。目前农村教育存在教学基础设施单一,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可通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在农村教育岗位就业,改善教师待遇问题;落实政策,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完善并落实课程安排,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师发展;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我国密切关注的问题,是实现我国整体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部分。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在于缩小教育差距,通过普遍提高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完善课程组织结构和实施情况,为实现每一位学生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教学的目标创造条件。近年来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的关于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师资、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针对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四川省南部某市的8所农村学校进行调研,对345名教师进行关于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问卷调查,对其中55名教师进行访谈,希望找出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一、四川省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58.17%。笔者对四川省南部某市的8所农村学校开展调查,发现农村教育的发展整体上呈现的仍然是不平衡的状态。尽管很多的老师在访谈的过程中表示,随着近几年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农村教育均衡的问题得到改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跟城市学校相比,农村教育更是呈现不平衡。调查中发现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主要呈现在教育基础设施单一,师资力量的不平衡,课程安排与实施不一致三方面。在教育基础设施中呈现出单一的情况,体育器材和教学所用的多媒体比较完备,但在音乐、美术方面的设施有所缺失。调查中11.11%的教师认为存在部分资源浪费严重,使用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中75.56%的教师表示农村教育存在教师结构不平衡的问题,73.33%的教师认为存在教师数量质量不够的问题。目前,农村教师仍然存在教师老龄化的问题,缺乏后备力量,整个教师队伍缺乏活力。很多农村中都是代课教师,真正在农村中正式任职的教师很少。我们了解到在农村任职的教师大都是本科学历的教师,缺乏高学历的教师。从教师本身出发,跟城市教师的差距可谓一目了然。调查中55.56%的教师认为课程结构不合理,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课程的安排与实施上不相符。教育部对于学校课程的安排涉及德、智、体、美、劳五方面,但调查中发现“美”方面的课程并没有真正实施,存在其他教师占课的情况。许多教师表示自己身兼数门科目,授课压力比较大,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
二、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1.农村任教缺乏吸引力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差。调查显示,农村教师的工资与同学历、同职称的城市教师相比,平均低三分之一左右,在其他福利待遇方面也远不及城市教师。近几年国家一直改善这种情况,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农村教师千方百计想逃离,而年轻教师更不愿去农村任教。长此以往,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后继乏人,情况堪忧。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前景渺茫。一些年轻的农村教师希望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发展,但由于农村条件限制,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几乎为空白,这就打消了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大。许多教师在调查中反映,由于学科教师的缺失,许多教师都兼带三、四门学科。
2.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力调研中发现48.8%的教师都谈到希望有真正的落实政策。《教师法》明确表明,教师享有参与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但在实际的农村教育中,许多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太大,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机会参与进修,教师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有35.56%的教师表示政府的财政拨款没有落实,学校没有资金配置专业性的教学基础设施,只配备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但无法配备实验室一类的专业器材,造成教学基础设施单一。最新的《四川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提出会给予贫困县的教师生活补贴400元,但将农村教师的工资跟城市教师的工资相比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
3.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安排上缺乏差异性,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课程模式。由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基础不同,所教授的方式不同,导致课程的实施的不同。在与教师访谈中发现,许多教师认为,农村学生缺乏艺术类学科的基础和学习条件,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进行教学是不能改变的,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就直接省略艺术类课程。另一方面,被采访的教师表示为了解决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许多教师都是代课教师,缺乏专业教师,这就造成课程的专业性不足。
4.教育观念落后,学习环境缺乏调查中,42.22%的教师认为阻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有家庭。农村地区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农民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资源的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是否接受教育并不在乎,对孩子的教育得过且过,对学校的学习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这种落后的观念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学习,最终影响教育均衡的发展。
三、破除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困境的对策
1.提高教师待遇农村的教学环境与城市的教学环境相比,地方位置偏远,工资待遇低、工作辛苦,最吸引新教师的方法就是提高待遇。提高对偏远地区的经费支持,为实现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根据地区的偏远程度,贫困程度设立个性化的津贴补贴制度,着力解决由于轮岗换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和交通问题;在教师晋级和评优时将比例有意识的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激发农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师合理的流动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均衡配置。
2.落实并完善农村教师聘任制政府部门要制定农村教师专门编制制度,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和专业教师编制,并将教学编制与后勤编制分离,依据老龄化情况完善教师退休制度,大量引进优秀大学生,保证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水平。以本地名师为核心,实行定向招聘和定向培养方式引进本土优秀大学生,协商规定本地大学生要在农村中小学从事教育服务5年后方可任职其他学校。
3.建立和完善教师轮岗制度在城市与农村教师制度之前建立联系,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如果已建立,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完善并落实教师流动机制。明确规定流动教师的年龄、在同一所学校的任教年限、教学水平,每年流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必须控制在10%左右。
4.落实和贯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贯彻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必须首先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制定全面合理的规划,重点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和辅助设备的问题,切实改善农村教育的整体面貌。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渠道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根据农村办学情况,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到农村合资、合作办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多元化的发展,减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5.完善并落实课程安排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要遵循课程设置的原则严格执行。课程根据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不同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年增加,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6.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定期开家长会并设立学校开放日,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家长参观学校时既能看孩子生活的情况,又能与教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孩子优点和问题所在。家长对老师、学校的建议和教师对学生的建议都能得到很好的交流。采用微信、邮件等交流平台了解学生平时的动向。开展经常性家访,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环境的很好的方式,教师和家长经常性互通信息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宗晓.“互联网+”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
[2]李慧.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J].新西部,2018
[3]郑红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的突围方式分析[J].科教论坛,2017
[4]田发顺,拜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8
作者:李晓红 刘伟 单位:宜宾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