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研究范文

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研究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的表现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城市化”

城镇化的发展虽然为农村社会成员拓展了增加经济收入的环境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缩减或消除,这无疑成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城市化”的社会基础。具体而言,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以城市教育为模板,其办学理念和模式亦步亦趋于城市教育的身后,没有追求自我的价值定位。可以说,农村教育走的是一种“无取向”的发展之路,原因在于它没有自己的“主张”、“选择”、“判断”,只是“尽其所能”地“听从”和“模仿”城市教育“声影”。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没有弄清楚“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的本质问题,将教育僵化为没有“灵气”的一潭死水。如果我们认可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的对象是创造文化的主体,那么毫无疑问教育应孕育和生长在自我文化土壤上,在“根扎实”的基础上让枝叶向着“有光”的地方蔓延滋生。可事实相反,农村教育从头到脚都以“主流面貌”示人,以其漂亮的“容貌”博取主流社会的“回头率”,在追逐着“升学率和高分数”的同时却使得自我“奴颜婢膝”。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缺乏真正属于“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现行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表现出畸形的“向城化”。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目的的“工具化”

如果说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城市化”是一种内隐的思想、思维,对农村教育发展起着根本的导向作用,那么农村教育目的则是对这种取向的直接反映和实践诉求。作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农村教育,其最直接的作用就在于培养促进“城镇化”的主体。而从现实来看,农村教育目的是“工具化”的,这可从受教育对象的培养结果中得以体现,如通过逐级升学考试而分流回到农村社会的不少青少年面临着“就业无门、致富无路”和“种田养鸡不如嫂”的困局,这恰恰证明农村教育没有给予受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教育,而以“未来的彼岸生活美好”为“借口”催促着学生逐级攀爬学校教育系统的“金字塔尖”,却牺牲了受教育对象当下的完整生活,将其宽广的生命“时空”高度压缩成片面的“分数或考试”,理由是“高的分数或成绩”等同于未来的好工作和好报酬。在这种功利目的指引下,农村教育内容的重心围绕着升学考试来组织,其教学方法是高强度的“知识技术训练”,而评价和管理则围绕着“分数”来考核。显然,如此教育之下的农村社会成员被看做为了实现“遥远、不可知的理想”的工具,而忘却了人的自身才是目的。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环境条件的“世俗化”

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大方面的环境条件,其一是整个社会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农村社会发展要适应城镇化的转型;其二是“非城镇化”的农村社会自身的发展问题。可以说,农村教育在面对这两个环境条件时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农村教育被上述两方面的环境条件所“世俗化”。首先,农村的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它在发展初期所构筑的以“形和量”为特征的“上楼化”往往容易“欺骗”农村社会成员的视觉,让其容易沉溺于所谓“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美好物质生活幻想中。而农村教育则通过诸如校点合并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所谓的“优质教育”,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未来能适应城镇化的教育环境。然而许多时候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不少农村孩子会因交通、开支、歧视、生活习惯的差异而身心疲惫。其次,非“城镇化”的农村也面临着“城乡一体化”的诉求,农村社会成员往往追求经济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农村教育的选择或逃避很大程度上就是以能否实现经济价值而权衡,甚至有些时候对农村教育经济价值寄予一种“幻想”而勉强支撑子女的教育学习。在这种观念下,与课程、考试“无关”的“学习”都被认为是一种“浪费”而消除。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明显受到教育之外的社会世俗化影响,使得农村教育发展随波逐流而乏“坚守”。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的原因

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偏重于对经济、物质等外在功能的认同,而农村教育在经济、科技上积极追赶城市主流文化发展水平的同时,却丢弃或丧失了农村自我文化个性的存扬。那么,造成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传承主体的“无力”

众所周知,农村教育要促成人们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认同,其前提是农村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活中有着稳定的组织农村传统文化活动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或权威。然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和当下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不再依靠单纯的农业生产,而是通过非农生产的养殖、渔业、手工作坊、旅游服务、外出打工等来增加收入。这就意味着主导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是青壮年劳动力,而过去浸润在农业生产中成长起来的中老年人群体失去了农村社会发展“话语权”,他们的喜好或习惯化了的农村文化生活不再被年青一代所认同,随着他们社会权威身份的降低而无力“发动或组织”传统的农村文化活动,而这些活动在青年人看来可能是“繁琐、迷信、落后”的,并在心里和行为上加以排斥。因此,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实践主体力量的薄弱和农村文化传承的后继无人,不断使得人们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加之,新生代的儿童少年在传统文化淡化的家庭和村落里成长,以及农村学校教育有意识疏远农村传统文化之下,农村社会成员的农村文化认同将面临危机。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心理场”的消减

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除了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的主体性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农村“文化心理场”。可以说,农村“文化心理场”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价值及审美意识等,原因在于农村“文化心理场”中的服饰、建筑、礼俗、歌舞等是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是一种参与式而非任务式的“身体、情感、思想”的对话活动,从小在这种“文化心理场”中生长起来的人们在“血液”里流淌着“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确保主体思维方式有着浓厚的农村文化个性,自然也能保证社会成员对农村文化怀有喜爱之情。然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文化心理场”日益衰落或遭到破坏,如农村传统土木建筑逐渐被“亮丽整齐”的“水泥钢筋”建筑所取代或让人们往城镇“上楼”;农村传统婚丧嫁娶礼俗也因“耗时耗力”为由而被简化为在城里摆一桌“宴席”而完成,而原先礼俗中的祝福、告诫、警示、劝导、交流的功能因活动载体的缺失而消逝,充满生命力的文化活动简化成一种单一的应酬活动。换言之,农村“文化心理场”作为一种情景化、随意性的教育活动陶冶着人们的“仁爱、亲和、敬畏”的心灵。因此,农村社会成员对农村文化认同的弱化与农村“文化心理场”的减少、消亡是分不开的,这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便难以生存是一个道理。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去乡土化”

农村学校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较之农村“文化心理场”而言更为系统、自觉地影响人的发展。因此,农村学校教育是“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心,只要农村学校教育有意识地将“农村文化”传承作为自己的一种使命,农村文化的存扬就有了最为坚实的保障,因为农村学校教育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农村文化的重要性,并建立起对农村文化的积极情感态度。然而,现实中的农村学校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从价值、目的、内容、手段等方面都表现出“去乡土化”,使得农村学生“生”在农村却“活”在城市、“养”在农村却“长”在城市。可以说,农村学校教育是“城市文化”在农村的延伸和入侵,而作为农村学校教育主体的教育者没有一份乡土情怀,成为“去乡土化”的“恶的平庸者”而危及年轻一代对农村文化的认同。并且农村学校教育“去乡土化”造成的后果并不仅仅在于受教育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不适应农村社会生活,更关键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学生“向往城市”而在意识上“漠视、敌视、背叛”了乡土文化,成为没有“乡村文化血液”的“陌生人”。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的消解

文化认同是一个“向内”和“向外”的统一,“向外”指的是与他文化进行交流时取其长处而不排外保守,“向内”指的是与他文化进行交往时能够自省缺点却也不妄自菲薄而积极坚守自我文化个性,这才是一种良性的文化认同。那么,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如何转变其文化认同功能的失衡,促进农村社会成员良性文化认同的构建呢?

(一)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农村社会经济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农村物质文化的一种繁荣,也是一种进步。可它并不等同于农村精神文化的同步上升,原因在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的繁荣在满足了人的“植物灵魂”和“动物灵魂”的同时,并没有让人的“精神灵魂”得以抚慰,人们沉溺在经济和物质的竞争攀比中丧失了生活的“意义”。比较典型的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儿童和老人独守乡村,以一种“经济补偿”的方式来“填平”三代亲子关系的疏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农村的“空巢化”使得农村文化由“沉寂”走向“死寂”。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人文精神,一方面通过政府的引导倡导人们过一种文化的生活,过一种属于自己传统文化的生活,而非一味地献媚于现代化的物质生活,具体的方法是在乡村建立由老中青人员共同参与的乡村文化活动小组,由村委会及乡镇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和技术支持,使农村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共同存在于农村社会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乡村所在的乡镇及县政府要积极调整本地的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吸收当地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使其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从而能够保证农村发展的“实心化”,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主导性的主体力量;再者,当地政府部门要将农村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扬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借助于大学生“村官”队伍可以很好地将这个工作落实下去,让其积极宣传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让农村社会成员逐渐自觉到自我文化的重要性。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路向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因而好的教育必然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种教育将人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统一作为自己的目的指向。那么,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能否是单一实体化的?显然,那种要求所有的人都变成一个标准要求下无个性的对象的教育是“非教育”,它只能算是一种教学技术,一种以知识获得、技能提升为目的的训练,而缺乏对人心灵的化育启迪。换言之,教育是具体、微观的“活”态存在,不能以某个教育模板来要求所有的人适应它、接受它、认同它,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守则”。因此,我们也不能同样要求城市教育成为农村教育的“标杆”,农村教育也不应“奴颜婢膝”地屈从、屈服于城市教育的“威严”之下,而是真正走自己的路,走一条“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路向。换言之,农村学校教育要基于农村学生生命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农村学生身上皆具人类的类特性或人性;其二,农村学生生命成长的文化土壤有其独特性,这种文化土壤的独特性影响着他们思维、价值的个性化。因此,农村学校教育一个方面要积极挖掘每一个农村学生身上的“人性”潜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延续和发扬农村学生身上的“文化”性格,而不能剪断其生命发展的完整统一性。为此,农村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及管理都应围绕着农村学生的整全生命而展开,不能“非此即彼或厚此薄彼”地走片面化的实践路径。

(三)构建农村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互补机制

农村教育是一个综合化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丰富的,其形式和类型也是多元的。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却呈现出僵化单调的发展局面,往往以农村学校教育独尊,而且这种学校教育正如上述所言的是“城市取向”的,至于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则形同虚设。因此,单从培养人的适应社会能力层面的农村教育也是残缺不全的。此外,农村校外“文化心理场”发展呈支离破碎状,原因在于人们只在疯狂地追求经济增长,一切不利于“经济建设”的事物都得让位于或消逝在“经济浪潮”中。可以说,农村学校教育、农村各种机构化的教育形式有意识回避“农村文化”和校外农村“文化心理场”的生存危机,使得农村传统文化发展步履维艰。因而,只有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才能较好地强化人们的传统文化认同并起到积极保护、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农村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互补机制,一方面通过农村学校教育有意识、有计划、系统性地将农村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学校、农村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来保护校外“文化心理场”,从而形成“意识”上自觉和“结构”上互补的农村教育系统来促成农村社会成员的良性文化认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存在着偏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农村文化传承主体的“无力”、农村学校教育的“去乡土化”和农村校外“文化心理场”的消褪。而消解农村教育文化认同的偏差,需要以人的文化自觉为重心,通过构建农村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的互补教育机制来保障。

作者:田夏彪单位: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