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教育发展新走向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社会转型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教育受到社会发展的规约和影响,有什么样的教育条件和水平就会催生什么类型的教育。教育就像根植于社会这个大地中的一棵大树,为了生存,它必须适应社会土壤的特点,而它的生存又对社会土壤的改造起着特定的作用。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地区中学校发展和变革的内容与方式,社会大系统对教育这个子系统存在着较为严密的规约。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项目的提出都不是与时代背景无关的设计,而是与社会变革的主题紧密相连。教育不能安享传统教育的安宁和成就,而要去勇敢面对现实环境的复杂、涌动和多元,要激发出自身内部尝试摆脱困境的一种变革性力量。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先驱杜威(J.Dewey)对美国社会转型的深刻体悟是,当时的时代特征促成“理性主义向来新生的有条不紊和一成不变,这时便受到怀疑,相反,革故鼎新和大胆尝试以及日新月异和敢于实验却成为金科玉律”思想有着广泛的市场,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于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开放的民主社会有着强烈的需求。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尝试通过改变传统教育与社会和儿童个人脱离的缺憾来实现自己设计的理想国,引领了20世纪前半叶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的风潮。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因为它提供了有关环境的知识,于是教育便可以运用这种知识,帮助社会觉察到它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正在步入深水区,教育作为社会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既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充足的经费投入,享受着趋于优质多样的教育资源,又感受着现代化进程工具理性和效率至上带来的种种异化和阵痛,价值、意义逐渐远离我们而去。假如你想正确估价一项教育事业的优劣,合理规划教育的未来,那么你就必须认真考虑一下世界范围内影响教育并且正在形成未来教育的主要力量,这些力量包括经济变化、政治动荡和稳定、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人口变迁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主题和方式变革的向度与力度取决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性与传统力量、中心与边缘、理性与感性的反复对抗和融合。
首先,社会转型促使教育发展主题产生变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改革真正开始于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其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教育领域出现的“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问题,中共中央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从而开启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虽然我国在一些政策中也提到了素质教育、教育质量以及教育结构等词汇,但是本阶段教育政策、教育改革重点关注的是宏观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是如何通过体制改革提高效率、建立新秩序的问题,提高教育效能、教育质量的问题没有在政策实践中实现根本的改观。在21世纪初之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主要体现在数量、规模以及体制改革方面。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社会各界关于公平、质量、效率以及结构等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起来,教育也不例外。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逐渐对质量和公平问题进行了关注,认为“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体现了教育政策在教育发展主题上的转型。2006年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作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规定。如今,人们已经不担心“有学上”的问题,却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情况的挑战。从教育失衡背景下择校成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好学”成为广大社会民众最为迫切的要求,教育发展的主题已经悄然从数量和规模转向了质量和公平。如何在国家和政府大力投入教育之后保证教育的产出成效显著,也是关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公平、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效益成为教育政策、教育研究以及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也意味着教育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演变。
其次,社会转型促使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教育作为受到强烈影响的社会子系统,转变发展方式也势在必行。可以说,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要求既来源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又与教育事业发展难以让人民满意的现状相关联。一直以来,教育界对于教育投入可能存在一种误解,即农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教育质量低下,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因此只要增加投入,农村教育就可以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但是农村教育效益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提高,其原因在于传统教育发展方式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新问题,教育实践的各种此类现象表明,实现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教育变革的当务之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在培养方式、选拔方式、评价方式、招生方式、管理方式、育人方式、投入方式、教师管理方式等维度进行变革,这充分体现了“转变方式”在政府政策和教育研究中的意义。在传统教育发展中,企图通过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教育发展的规模、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等手段,来实现推动教育整体进步的目标,在如今看来已经很难成为现实。教育改革需要的是一场教育发展方式的超越和转变。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本位型、投入驱动型、外部依赖型、规模扩张型、硬件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协调发展、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育基本制度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保障公平效率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必须在城乡和政校关系、教育投入、学校自主管理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只有如此才可能有效地推动教育变革的顺利进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节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二、什么是农村教育发展
我国政府曾经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也在普及义务教育以及扫盲等工作中作出卓著的贡献,这对于我国整体教育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传统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困境。
首先,传统农村教育发展关注维度低级。在过去的农村教育发展中,我们大多只关注农村教育的数量、规模、投入以及硬件设施建设等维度。诚然,纵观从古到今的农村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农村教育的落后、衰败、贫穷、分散与经费投入有着紧密的关系,多年来出现的“农村教育城市化”热潮大概能够体现农村教育之于城市教育在这些要素的弱势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说3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而不是“发展”)取得了不俗进展的话,那么这些进展主要也是在城市中取得的。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只是促进农村教育发展走出落后泥潭的必要条件,农村教育结构、质量、活力、效益等方面并没有进入管理者的意识之中,然而它们对于农村教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传统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对象单一。在一般人看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对象主要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的学生,与家长、社区其他人等无关,这好像已经是确信无疑的常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也正遭遇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各地在办学过程中存在思想观念偏差、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师队伍难以适应发展要求以及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学生数量也正日益萎缩。受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冲击,农村大量刚建不久的中小学也被撤销、合并,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步履维艰,农村学校生源大规模地流入县城学校,农村学校正在经历着无“生”可教的尴尬。
最后,传统农村教育发展系统结构封闭。农村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农村经济、政治、教育等系统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基于不同的结构特点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社会结构及其功能共同维持着农村整体社会的稳定运行。然而,在传统农村教育发展中,农村教育往往与周边的村庄和社区没有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甚至很多当地居民并不认识这个学校的教师,而学校的教师也没有主动与他们沟通和交流的愿望。久而久之,农村学校虽然是深入农村的国家机构,承担着基本的国民教育和意识形态影响的责任,但是它并没有真正“嵌入”到农村社区和农民生活中去,没有展现出“村落中的国家”所应具有的象征和意义,逐渐成为悬浮在农村地区的一座文化孤岛。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封闭特征所伴随的城乡二元制度的缺陷显得更加刺眼,我们必须经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走向更加开放的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传统教育的种种弱势限制着农村教育现代性的生成和现代化的质量,它已经不足以承担未来农村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选择发展战略的责任,我们需要一种新型农村教育的想象力。什么是农村教育发展?笔者认为,农村教育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的流动日益频繁,未来的农村将在地缘、结构、形态和功能上与当前农村有着极大差别,教育的未来也更加开放、自由和多元,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的现代人。农村教育的发展性所体现出的复杂性告诉我们,应该对它的内涵有着多元的理解和期待的想象,任何一种情境性化约都只是一种片面的裁剪。另外,如何理解其中的“发展”是认识农村教育的着力之点。有些人曾约定俗成地把发展等同于增长,事实上增长和发展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区分的两个概念。其中,增长的理论内涵较为狭窄,主要是一个偏重于数量增长和规模变化的概念;而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它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结构、规模以及程度的概念,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以及质变与量变的相互统一,发展意味着系统各个要素全方位的进步。
一般而言,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是增长并非意味着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11年的《人类发展报告》(HumanDevelopmentReport)对发展与增长关系的观点更加彻底和开放。其指出,各国并非一定要通过经济增长来应对健康和教育发展进程中的诸多问题,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十分微弱。它认为,人类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即便没有快速的经济增长,人类发展也可以取得重大进步。根据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复杂现实以及农村教育周遭生动的社会氛围和自然环境,基于对传统农村教育发展的反思、对“农村教育”“发展”两个概念的学理梳理和实践理解,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要实现真正的“发展”,需要摆脱传统观念和制度的路径依赖,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野性的思维”和想象力,提出一种新型的农村教育发展思考逻辑。新型农村教育发展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对一个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问题、经验的充分认识,更重要的是它是针对当前社会转型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而尝试进行的一种反思和回应。
三、新型农村教育发展“新”在何处
新型农村教育发展应该是一个更具包容性、前瞻性和复杂性特质的穿行于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话语。新型农村教育发展是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改变传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旨在促进系统中各个要素全方位进步和社会结构功能不断增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农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人。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至少应该包括农村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农村教育对象和主体本身的发展以及农村学校社会服务的发展三个层次。
(一)农村教育系统自身发展
新型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关注过去一直强调的数量和规模等相对低级的维度,更要有一种发展的眼光和力争上游、追求卓越的态度。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结构的优化、教育活力的激发、教育效益的提高,必须成为未来农村教育发展关注的重要议题。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村“普九”的历史任务,每个学生都有着平等的入学机会,时代需要我们在保障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农村教育转向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农村教育现代化在价值理性的指导下应该树立一种新的教育质量观,重视包括创新和行动能力、思想道德、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在内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公平是现代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现代性价值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现代教育的对象是面向全民,不会因种族、阶层、贫富、性别、区域等方面的差异而剥夺任何人受教育的权利。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性决定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失衡状态,在城镇化进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村教育的非均衡状态也体现在教育层次、专业、空间结构上的失衡。教育效益体现现代性的工具理性效率要素,投入产出比例的计算是衡量稀缺性教育资源是否得到优化配置的重要指标,同时它也关注教育产出必须符合社会需要的目标指向,因此教育效益是克服效率至上的合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维度。为了激发农村教育发展的活力,管理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加大开放力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破除现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束缚,坚持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学校办学活力。
(二)农村教育对象和主体本身发展
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新农村建设已然成为促进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等全面进步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它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具体体现在作为人力资本生产能力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体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和作为政治主体公民意识的现代化三个维度。在传统农村教育观念里,农村教育的对象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甚至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对象就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狭隘的现代观和教育观。在现代社会里,农村教育结构形态的影响群体不仅包括学生,而且也包括所有农民。在新型农村教育的对象中,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人不仅仅指在校学生,也应包括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兴趣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农民,他们作为农村教育的“受教育者”共同承担着新农村建设的职责,而农村教育也要体现所有农民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农村教育存在的核心目的就是让所有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上向现代性靠拢,最终成为具有现代生活方式和理念的现代人。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化视野里,新型农村教育不仅对象包括广泛的群体,其主体也并非仅仅局限于学校。促进人的现代化并非仅仅局限于学校,工厂和农业等社会结构同样具有现代化的意义。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工人大多数时间的生产生活环境与工厂相关,工厂里到处张贴的严明纪律和操作规范,存在着现代科学技术直接的实践和应用。工厂已经给工人打上了现代性烙印,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中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所以,除学校之外,人们也可以通过工厂、农业合作社以及其他社会结构来获得新的认知。社会是一个大学校,人们可以时时享受教育、处处接受教育,这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我们越来越不能说社会的教育功能乃是学校的特权,所有的部门都必须参与教育工作。这就说明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且还要考察农村周遭的非学校教育结构分布;不仅要关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培育,而且也要留意新型结构形态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三)农村教育机构彰显社会服务功能
农村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农村教育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结构,对内外环境发挥着各种功能。20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曾经采用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来应对愚、贫、弱、私的农村问题,这便是农村教育对于农村社会功能意义的体现。农村学校社会服务应该包括农村学校对农村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农村教育对农村产业升级服务能力的增强、农村教育对农村文化发展服务意识的提高等方面,这是农村教育真正嵌入农村社会、成为农村社会结构有机构成的必然要求。农村地区的人口、产业结构和新农村建设构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宏观社会背景,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反之,农村教育机构的存在也会对人口、产业结构和新农村建设的变迁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农村教育对农村产业升级服务能力为例,从对我国农村地区不同产业结构的回顾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农村生产结构与市场消费结构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第二产业也出现诸如倒闭和亏损企业数量增加、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速度下降、普遍效益不高等问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当前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任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需要在运营中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肩负着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技术能力人才的农村教育,应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扮演与地方各个产业交流和指导的重要角色,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驾护航。笔者曾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挂职锻炼,发现该地成佳学校的“茶人教育”就是农村教育机构彰显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经典案例。十余年来,成佳学校通过加强与家庭、企业和社区的联系,努力凝结教育合力,逐渐丰富和发展“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四位一体的现代田园教育茶乡模式,改变了过去农民传统落后的种茶观念、知识和经营方式,为当地茶企提供关于茶道、茶史的知识和现代管理理念,真正实现了农村学校教育为学生、家庭、企业、社区服务的目的。
作者:凡勇昆邬志辉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