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明清义学对农村教育的启示范文

明清义学对农村教育的启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明清义学对农村教育的启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明清义学对农村教育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农村教育存在诸如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困境。义学大部分是由地主、富商或士绅私人出资创办的免费为族人提供教育机会的教育组织,后扩大到本乡的贫寒子弟也可以在义学中就读。义学到明清时在农村中已普遍存在,为族人、乡人提供了免费教育的机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对古代农村教育做出一定的贡献,故对古代义学的梳理、思考将开阔我国现代农村教育发展思路和视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反思性。

一、明清农村义学的概况

(一)义学的发展概况

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是以宗族组织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一直“成为封建社会机体的细胞群,封建王朝不可或缺的基层组织和赖以维系的支柱;由家族制度产生的族权是仅次于政权的封建时代的巨大权力系统。”[1]宗族中的一些豪强地主为了控制族人,笼络人心,博取声誉,常从自己的田产中拨出一些田地,作为族田。族田中的一部分用于兴办学堂或资助本族人读书应举,培养本族士子。史上最早的族田是北宋范仲淹设于苏州的范氏义庄。据范迪襄《范氏家乘》记载,范仲淹在二十七岁举进士,初任广德军司理,继任亳州节度使推官。后名益大、位益显,曾将俸禄、赏赐均与族人,并常常对诸子弟说:“吾吴中宗族甚多,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吾安得不恤其饥寒哉?且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曰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亦何以入家庙乎?”后来,他果然“尽以俸银买田于苏州,号曰义庄,赡养宗族,无问亲疏,日有食,岁有衣,婚嫁凶葬咸有赡养。”[2]此后,范仲淹的子孙扩大了义庄的范围,并制定详细的义庄的规则条约,使义庄的管理更趋合理化。随着义庄的发展,其到南宋时已在许多地方出现,元代,义田已相当普及。由此可见,义学一开始是由族田的收入中抽出一部分创办,带有慈善性质。义学从宋代兴起,到明朝更是兴盛,清代达到创建的顶峰。史载:“义塾之设日益多,故人家子弟之愿入塾读书者亦日益盛。非独城中义塾无不在坑满坑、在谷满谷,即乡镇极荒僻之处,亦无地广人稀之患。”[3]随着义学的发展,其招生范围不止局限于本族子弟,而是扩大到同乡、外乡的贫寒子弟甚至富人子弟。如“元至正间,歙人郑潜为泉州总管,徙居于此,创义学以教乡闾子弟,置田百亩以给之。”[4]义学出资办学的人也从族人捐资兴办,扩展到有能力之人兴办,“雍正二年,胡官屯八里庄人林涛、高振斗邀乡众三十余家捐资购地六十亩,公立义学一处,后又增地二十余亩。”[5]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闽县人林国通募建“凌云义塾”于易俗里,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里人公建“东山义塾”于遂胜里[6]。义学为族众、乡人接受免费教育提供机会,一方面有助于团结族人,解决困难,促进族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团结乡里,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

(二)明清义学的特点

明清义学扎根于农村,不仅具有教育组织的一般特征,而且与官办教育、社学、书院等教育组织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1.提供免费教育的机会。一个家族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影响着这个家族的发展与兴旺,“培植得一两个好人做将来的楷模,此是族党之望,实祖宗光之,其关系匪小”[7]。义学利用族田的收入,在义庄内设义塾,让族人接受教育,并且学习成绩优秀的族人,甚至给出费用让其参加各级选拔考试,因为义学的教学是不收学费的,因此就算是贫苦的族人、乡人也可以就读,并且义学为他们提供纸笔砚墨等资助,保证衣食,为他们安心读书提供了保障。义学对当时发展农村教育具有推动作用。

2.教师素质有保证。义学的教师人选有严格的要求,首先是名师,即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者有名声的人,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因朝廷“复准令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延请明(名)师,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8]其次对于教师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在明神宗万历三年专门给提学官发敕谕,要求学校:“务求明师责成,其行止有亏及训诂句读音韵差谬、字画不端、不通文理者,即行革退。”[9]同时对教师的品行也有所规定,“义学师必择学中品行端方、经义明通、文理优长者由阖邑士绅公举,由县具书延聘,不得阿私所好,随意邀致。”[10]“四齐职教者各一人,生员恒百五十人”[11]正因为义学对教师的品德、行为、素质等有要求,义学才能够在农村长期存在并培养出一批人才。

3.义学的内容。义学无固定教材和学习年限,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及和道德修养的培养,蒙学教育教材大多采用《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诗》、《昔时贤文》等启蒙书籍,高年级的学生主要学习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当然,不同地方、不同的人创办的义学,其学习内容有差别,如桂西武缘乡琴泉义学除了学习义学大部分学习的书籍外,还要学习《历代名臣奏议》、《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性理大全》及兴办桑蚕的书[11]。

二、当代农村教育的困境

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影响到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的稳定。目前,农村教育存在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经费不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两个方面。

(一)经费不足

农村教育的经费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农民无余钱投入到教育上。对于农村的教育经费,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投入,但是仍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需要。相对于其他投入,农村教育经费所占比重较小。2000年我国义务教育总经费为1085亿元,占教育预算内拨款的52%。而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1.93亿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78%,相比之下,义务教育经费明显不足。在这不足的经费中,农村义务教育费用仅占25.36%[13]。目前农村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经费配置水平相当低,几乎90%的经费用于人员吃饭;公用经费不能适应正常运行和改善办学条件的要求;而且地区间差距还在扩大[14]。可见,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实际上还是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需要,有的地方的农村教育经费还不能落实,发展农村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现在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日渐重视,只要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让孩子接受教育,但教育费用所占家庭支出比例较大,教育费用偏高,农村家庭大部分都无法承受,因此出现了让孩子接受短暂教育、中途辍学的情况,或有多个孩子的家庭,只能选择学习好的孩子让他继续接受教育,而其余的孩子就被剥夺了教育的机会。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出现了无力、无钱投入的情况。

(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是由于城乡教师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差距拉大,农村教师呈现出往城市流动的现象,并且流出的教师相对是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这必然导致留在农村任教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二是农村教师受地域限制,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条件不足,导致他们的教学观念落后,知识更新速度慢,缺乏创新的精神,不能够适应教育的发展水平;三是农村代课老师多的现象突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县以下代课教师达到54万,其中乡村有47万。”[15]代课老师相对公办老师待遇差,地位低,这就影响了代课老师的授课水平,并且代课老师的工作不稳定,必然会引起流动。

三、明清义学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

明清农村义学教育的办学形式、教学方式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对明清义学的研究,反思,可以挖掘其中值得现有农村教育借鉴、学习的闪光点。

(一)在农村加强学前教育

农村教育从学前阶段就落后于城市教育。目前,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是直接读小学,缺少学前教育的阶段,这会影响他们接受小学阶段知识的能力,而且也使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在一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时就没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在农村创办义学这样的教育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讲授基本的知识,让农村的孩子接受必要的学前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二)义学可成为正规教育的有力补充

义学可以改变传统农村学校单一的办学模式,创办符合当地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学校,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特别是为家贫者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一些没有学校的农村,义学更是可以在私人捐资建学的情况下,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弥补正规教育学校的不足。

(三)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解决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农村可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解决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农村教育经费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广泛募集、私人投资等方式筹集。

(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师资队伍的质量对整个农村教育的质量起重要的作用,农村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首先要留住或引进优秀教师,这关键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出资办学者可以在教师待遇上多投入,让优秀教师能安心留在农村教学。其次,农村学校的教师要如义学教师一样选择品行好,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因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自然形成的家族组织和村落组织是中国古代传统民间组织的最初形态[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族组织受到了打击,但是其在中国并没有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农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宗族复兴的局面。农村大部分是有血缘或地缘关系的族人、乡人,农村教育可以借鉴明清义学教育的方式,使义学成为贫困子弟接受教育、解决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一条新路径,为农村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