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晏阳初对农村教育的作用范文

晏阳初对农村教育的作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晏阳初对农村教育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晏阳初对农村教育的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它演绎了历史上最罕见的国家危机,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了中国近代的一条历史主线。我国有识之士对教育做出不少贡献,但在这时的教育仍暴露出诸多弊端。晏阳初指出:“中国数十年来的所谓教育制度与内容,无非是东抄西袭,不合国情,不切需要,不曾与一般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所以不能完成‘造人’的使命。”[1]因此,他倡导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运动,以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渊源

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其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在我国教育界,也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1943年,晏阳初被美国百余所大学的学者们推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伟人”之一,与爱因斯坦、莱特、劳伦斯、下浦瑞、杜威等人齐名,成为当时获此殊荣的唯一东方人。就教育思想的产生渊源而言,“大概思想学说的由来,都在遇着困难的时候。譬如走路,遇了困难才发生造舟车的思想。不但个人的思想如此,便是人类共同的思想,亦复如此,总要一切制度、风俗、习惯,到了一个时代,或者不适,然后才有社会的思想与政治的思想发生。”[2]平民教育思想体系不仅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也是有识之士思想的升华。晏阳初说:“三C”影响了我的一生,“三C”即孔子(Con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具体地指:“来自远古儒家的民本思想,来自近世的姚牧师和史文轩兄的榜样和来自四海的民间疾苦和智能。”[3]

晏阳初说,“虽然读的古书有限,但它们却悄悄地,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一粒微妙的火种,要经过一、二十年,我才发现它的存在和意义,那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天下一家的观念。”[3]儒家民本思想对晏阳初的影响极深,也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铸造了他的社会观、政治观以及教育观。并以儒家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的理论体系。晏阳初就中国外遭列强凌辱,内受君主专制和贪官污吏枉法弄权,农民百姓疲惫衰弱,任人宰割的国况民情,指出“吾国男女人民号称四万万,估计起来,至少就有大多数一个字不识,像这样有眼不识字的瞎民,怎能算做一个健全的国民而监督政府呢?怎会不受一般政客官僚野心家的摧残蹂躏呢?“本”既不固,“邦”又何能宁呢?”[1]晏阳初在中国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问题上,倡导通过乡村改造和平民教育,改造平民的能力和素质,来唤起民族的生命力。他在定县推行平民教育理论和实践,使得传统的儒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孕育了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晏阳初自称“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相结合的一个产儿,确是有使命感和救世观;是一个传教士,传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3]晏阳初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且也深受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人道主义影响。他少年时代,就立志以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来改造世界。还在保宁府的西学堂中学习的时候,由于姚牧师言传身教的影响,晏阳初接受洗礼信仰基督。[4]姚牧师和史文轩是晏阳初的两位老师兼学友,两位带来了西方的基督教的献身精神,为晏阳初投身教育实验提供了思想基础。1916年晏阳初是在基督博爱精神的驱使下,去法国为苦难的华工服务。他为当地的华工做写作书信、翻译等日常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晏阳初目睹了华工生活的艰辛,以及遭受轻侮和蹂躏,并认识到被成为“苦力”的这些华工,并不愚笨粗鲁,只是缺乏读书识字的机会。晏阳初认为,他们的苦不仅苦在体力劳动和生活上,更重要的是苦在缺少文化,连受教育的权利和政治上的平等地位也被剥夺了。[4]他立志帮助他们从初步的识字学习,帮助他们减少苦难、摆脱困境。晏阳初首开华工识字班编制识字教材,这是他从事平民教育之始。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总能看到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民主精神、牺牲奉献精神、战斗进取精神。他相信,信仰耶稣基督能革心,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能改变一个民族的精神。[4]他笃信只有以基督传教精神才能把科学和民主的源泉引入到落后的乡村,拯救中国的农民,实现“民族再造”,达到救国的目的。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他的基础,但为什么主要是以上几个方面呢?晏阳初自身求学的经历、近代社会的现状以及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分析。晏阳初自幼学习儒家文化,他不仅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而且也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早期的留美求学和服务欧法战场的经历,使得晏阳初认识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人道主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同时,也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和民众的愚昧,以及民众与国家势力强弱之关系。企图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完成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晏阳初探索出一条改造民族的救国之路———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体系的解读

晏阳初在欧洲战场与华工的朝夕相处,使得他有机会了解到“苦力”的“苦”,同时也发现到“苦力”的“力”。于是下定决心将终身奉献于解放劳苦大众的事业。回国后,他与我国一些有识之士投身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并成功的建立了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为手段,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连环进行和整体推行为特征,以提高大多数农民的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造就一代“新民”为奋斗目标的一系列完整的平民教育体系。[1]

(一)平民教育对象

平民教育不是为少数人专有的“贵族教育”,而是为全民而有的教育。晏阳初说:“平民教育的“平”字,含有“人格平等”、“教育机会平等”的意思。[1]所谓的“平民教育”的“平民”是指一般已过学龄时期(十二岁以上)而不识字的男女,或一般已识字而缺乏常识的男女。据中华教育改进社的调查,不识字的人民占我国总人口的80%以上,晏阳初相信“在社会组织未经改良之前,惟有努力于教育机会的平等,使人人所蕴藏的无限能力都有发展的机会。”[1]因此,平民教育的对象,从狭义上讲就是知道这一般是学的青年和成人;从广义上讲,就是一般粗通文字没有常识的男女,也应包含在内。

(二)平民教育的目的

平民教育是针对一般已过学龄时期(十二岁以上)而不识字的男女,或一般已识字而缺乏常识的男女所实施的教育。所以它的目的就是以下两个,一是,使一般十二岁以上不识字的男女都能够运用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文字。二是,是一般已识字而缺乏常识的男女均领受共和国民应有的基本教育。这两种目的又可以总结起来说:平民教育的目的是将目前全国的“平民”都培养成二十世纪中国所需要的具有智识力、生产力、公德心以及健康体魄的“世界新民”。

(三)平民教育的原则

平民教育不同于欧美的“成人补习教育”、不同于我国传统社会中“贵族教育”,平民教育具有独特的实施原则,一是全民的,即一般已过学龄时期,而不识字或识字而缺乏常识的青年和成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有接受平民教育的机会。二是以平民需要为标准的,即学以致用,平民因为缺乏某种常识或技能而来学习。三是适合平民生活状况的,即学习的内容和时间要符合平民的社会生活,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四是根据本国国情和人民心理的,即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教育的目标、方法与实施的步骤。五是地方自动负责的,即平民教育普及全国,由本地方的人出钱办事,更能养成本地责任观念和自立精神。六是人人均有参加的可能,即受过教育的人,可以去教人,未受过教育的人,可以来受教育。

(四)平民教育的内容

回国后,晏阳初通过对中国各省的调查,发现中国的社会问题千头万绪,并将问题的根源概括为“愚”、“穷”、“弱”、“私”四大问题。也就是说中国是以农立国的的农业大国,85%以上的人民是从事农业的农民,他们不但缺乏知识,简直愚昧无知;生产技能薄弱,生活极其的破落;并且大多数人民不懂团结,不懂合作,缺乏道德情操。晏阳初还指出,在这几个缺点下,我们便需要开展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第一,文艺教育是让人民取得求知识和能力的工具,来解决愚的问题。第二,生计教育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来解决穷的问题。第三,卫生教育是通过积极建设保健体制,确保科学医药设施的完备,来解决弱的问题。第四,公民教育是培养人民的公共心、团结力,以及基本的公民常识和政治道德,来解决私的问题。

(五)平民教育的方式

平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晏阳初运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实施“四大教育”,以谋求解决中国社会的“愚”、“穷”、“弱”、“私”问题。具体而言,学校式教育是主要针对青少年开展,包括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初级平民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识字为主;培养人民基本的读、写、说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采用导生传习制。并且从初级平民学校毕业的部分青年,能进入高级平民学校,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意识。高级平民学校的学习内容是更具体的四大教育的知识。关于生计巡回学校,它实施以成绩优良的“表证农家”,作为典范。社会式教育是向一般大众和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实施的教育方式,本阶段的学习内容也是取材于四大教育。家庭式教育是每个家庭对其成员进行的教育,其学习内容也是四大教育,但它更注重家庭需要与身份特点。

(六)平民教育实验

在服务法国战场的华工时,晏阳初目睹了华工因不识字的痛苦,从此,他立志要从事识字运动。回国后,晏阳初游历各省进行认真的调查统计,并创新性地构建一个完整的平民教育思想体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在农村有着丰富的“脑矿”和人力资源,农民的问题得以解决,中国便会繁荣昌盛。晏阳初指出,想要改变中国,首先要进行社会调查,剖析农村发展落后、农民生活贫苦的根源。1929年,晏阳初放弃了城市里的舒适生活,与平教同仁一起携家属迁居河北定县,开始了著名的“定县实验”。并提倡知识分子们“到农民的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1]形成壮观的“博士下乡”的景象。也就是说,我们欲“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来实现“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的目标。通过调查统计,晏阳初还指出,农村的问题千头万绪,其最主要的问题可以归根于四个方面,即“愚”、“穷”、“弱”、“私”。并根据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教育”。具体是指,主张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5]晏阳初认为,想要通过平民教育实施四大教育,解决农村的“愚”、“穷”、“弱”、“私”问题,必须要有的系统方式来完成。他提倡运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来系统地实施平民教育。并坚信,学校、社会、家庭相互促进的工程,具有普及性、适应性、科学性、操作性的特点。正是如此,“定县模式”才会取得极大的成功。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的启示

晏阳初在对平民教育不懈追求的过程中,他打破以往狭隘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将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文化、卫生、道德等方面相结合,构建了更为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也认识到“中国真正最大的富源……是三万万不知不觉地农民”。[6]晏阳初客观地分析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实施途径,在不断的求索和开拓中发展和完善平民教育,对当今社会的农民产生毋庸置疑的影响。

(一)贯彻“以民为本”思想,力求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晏阳初指出,平民教育思想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真正着眼于提高人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和团结力,使人民大众共同担负起民族的兴盛的重任。它激发了农民受教育的积极性,也鼓舞了人民为教育奉献精神。这在当今农村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晏阳初还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85%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并意识到在中国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民众的“脑矿”未开。当前我国新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也就是晏阳初所谓的开“脑矿”。

(二)突破以往狭隘的教育观念,力求教育与社会多方面的融合

晏阳初认为,中国数十年来的教育制度与内容,无非就是东抄西袭,不合国情和需要,也不曾与一般人的生活发生关系。他用“大教育”概念指代他的教育,将农村改造当作一种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和重建的社会改造事业。他还指出:“整个的农村建设,当然要从政治、文化、经济、卫生种种方面着眼,同时并进,不容稍事偏颇。但是各种建设的成功,自须经过一个教育阶段。”[1]社会是一个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有机体,因此在开展农民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融合教育与社会诸多方面的关系,注意相依并进,互相影响与促进的原则。

(三)关注农村和农民的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回国后,晏阳初游历我国各省进行调查统计,并将“深入民间、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协助平民解决问题”列为十大信条之一。在定县,正是依据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用调查和研究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农村的特点与现状,实施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案。晏阳初带领一批怀着赤子之心的爱国知识分子驻入定县,他们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实验,并提出“科学简单化,简单科学化”的口号,将先进的农业技术、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引入定县实验中。就当今我国新农村发展的热潮中,更应该吸取晏阳初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以便更好的开展农民教育工作。

时势造英雄,中国社会的客观环境赋予了中国教育家神圣的历史使命。晏阳初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实现“民族再造”,达到救国目的。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仍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坚信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体系。坚持“以民为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打破以往狭隘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将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文化、卫生、道德等方面相结合,力求更的程度地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与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