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和谐健康的民族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存在的瓶颈问题
1.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外流失严重学生和教师是学校教育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资源,尤其优秀的学生和教师。但,近年来,这种优势的教育资源在民族地区却在不断严重地流失着。其中原因有多方面。总的来说,这是“社会转型期”必然的社会现象。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大量的人口从落后边远的山区或农村迁徙到中东部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这成为中国当下不可逆转的人口流动大潮。具体到当下民族地区教育资源流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进一步列举为三点: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尤其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先进的教学设备都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性提高,从而引起学生家长失去对学校的信任。其结果必然是,只要家庭条件稍好的家庭,他们都愿意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中东部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学校就读;第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与中东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学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一些民族地区乡镇学校教师的工资还时常有被拖欠的现象,民族地区教师工作积极性因此遭受严重打击。工作环境等的不如人意,迫使部分民族地区教师做出新的选择,他们不得不到更有发展前途的中东部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寻找机会;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发展,部分民族教育教师受市场功利化的影响,民族教育责任意识逐渐淡化,他们中一些人不再愿意承担自己的民族教育历史责任,彻底抛弃了“当老师的行当”。人口的自由流动本来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前面所提到的“人口流动”绝对谈不上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表现;相反,它是社会不公——具体表现为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所产生的不良现象;任其发展,毫无疑问,会给本已脆弱的中国民族教育带来致命的打击。
2.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单一带来的被动局面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长期处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经济欠佳的后发展状态。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大多地处偏僻落后的地域环境。尤其民族地区的儿童少年很难获取应该的学习资料、信息,他们大多知识量少,视野狭窄。由于长期居住在边远落后的山区,少数民族的小孩在入学初期一般都不太通晓汉语普通话。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聚集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师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只好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进行授课。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已经可以使用“双语”进行教学。不过,对于本来就存在“文化隔阂”的少数民族儿童少年来说,要他们完全掌握“老师的语言”已经非常困难,但他们还是被要求跟全国同龄的中小学生一样都要学习英语,以及学校所开设的规定使用全国统编汉语教材教学的各门功课;更困难的是,他们还要跟全国同龄的中小学生一样,都要使用“同一张标准化考试试卷”……简之,跟一般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障碍性客观上是多了几层,而语言思维的障碍恐怕就是其中一关。在全球化、现代化已席卷每一个角落的当下时代,少数民族学生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尽可能地接触和学习更多的现代技术文化知识,尤其要适应和通过现行的各种考试和选拨(而这些考试与选拨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多少有不公平的地方——是起点上的不公平)。因此,很多就读于基础教育或者中等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只能忍痛割爱,选择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随之对本民族的文化也就弃如敝屣。在应试教育标准单一的考核评价“指挥棒”下,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正在面临民族文化根性彻底丢失的危险,他们有可能要迅速蜕变成现代社会里缺乏民族精神定性的“无根人”;而这样的人,要么是缺乏自信,要么是狂妄自大,身心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二、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的路径探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总结民族教育经验与教训,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尤其大力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这是历史的潮流所向,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值得深入探索。
(一)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留住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这是突破当下民族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尤其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这句话语的重要精神,始终把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其中,要留住优秀的教师和吸引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安心长期甚至终身从事民族教育,国家必须对民族地区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确实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制定相关的监督保障机制,确实落实和完善民族地区教师社会保障政策,保证教师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而要留住学生资源,特别是留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对于民族地区学生的各种扶持政策,做到“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3],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发达地区学校的差距,办好民族地区民族学校,重新赢得学生家长们对民族教育的信任。
(二)不断完善民族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在全球化时代,真正的民族教育应该既要强调“民族性”,又要强调“现代性”,必须做到两者的高度统一。但,目前的民族教育似乎还无法完全担当起这样的重任,症结所在无疑与目前还在执行的过于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有关。尤其针对民族教育而言,只有深入改革现行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变单一的考核评价为多元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试行适当减少全国统一规定的考试科目,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考核;根据少数民族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行选择考试科目,等等。简之,从实际出发,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出发,不断完善民族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民族教育的时代困境才有望得到突破。
三、结语
概而言之,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确实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民族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千方百计留住民族地区的优秀教育资源;同时,围绕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需要,进一步改革现行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特殊灵活的考核方式,为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保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以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作者:李金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