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关联性的民族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生态断裂现象分析
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生态断裂现象并不是自然、经济、文化中的某一类资源能够为教育活动制造不延续性,而是指以上三类生态资源与教育活动之间没有确立一种联动共生的关系,由此为少数民族教育带来了发展障碍。首先,根据对少数民族教育的自然生态关联性分析,应认识到自然地理条件作为原初性的“随境式”教育环境对学习者的支配,因此“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自然生态范式的断裂指向少数民族地区自生性共生教育的失落”,即教育空间与教育形态的分离。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学校教育活动都是基础教育形态的变种,如回族学校教育形态即是由田间教育、回坊教育、经堂教育一步步演变而来的。在回族古代田野教育过渡到现当代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变化的不仅仅是形态,还有空间。由于少数民族生态教育空间向社群教育空间的变化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得教育形态创造大过一切,主要表现为对汉族教育形态的模仿,例如实施科研网拓展工程;进行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资源开发战略等等。工具性知识教育极大压缩了价值性知识教育的生存空间,在促使少数民族神学思维解体的同时放弃了生态环境对教育受众的自主化行为塑造,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其次,在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关联性中,我们区分了经济类型与生计方式的不同影响机制,由于决定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框架的经济类型具有较长历史时期的稳定性,因此探讨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与经济类型的关联性必须以整块历史时期为参照系,不符合当下教育活动的改进需要,因此我们倾向于从生计方式入手考察少数民族教育中知识控制与社会劳动分工的脱节。我国民族教育学家林耀华先生曾指出,如果将少数民族家庭的社会劳动看作一种教育,“那么它必然是一种自然的、直观的、奠基性的教育”,将其与统一性的、体系化的、课题化的当代教育模式接轨决不能照搬汉族学校教育惯常的“知识控制”手段。“知识控制”是指学校教育将社会生产中的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流经济主张进行理论化,通过学校教育增强其知识价值的普适性,这里面几乎不涉及少数民族纺织、酿酒、栽培等传统经济知识,或者仅仅是将它们停留在认知层面,对于如何进行传统经济资源的改造利用使其成为社会共有资源往往被教育忽略了。再次,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是作为“历时态”还是“共时态”存在于教育活动之中的区别,仅就结果而言,前者(历时态)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社会大众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濒危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生态链的断裂等同,其中的误区在于人们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濒危是教育自身的传承机制出了问题,实质上却不然。英国著名生态学家、教育学家埃里克阿什比曾说,传统文化的社会沿袭依赖教育的传播与借用,但对传统文化的主体接纳却不是简单的教育接触能够解决。我们可以发现当代德育教育的“礼”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大多进行了变形,不再纯粹是孔孟儒家学说中的交际礼仪,而是用来强化少数民族个体或部落的“集体协作能力”。因此看起来是教育在选择文化,其实是文化在选择教育,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与文化生态的断裂现象表面上是学校教育忽略了民族文化传承,实质上却是文化教育与接受主体的衔接出现了障碍。
二、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生态链接途径
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生态链接是通过修复少数民族教育与自然、经济、文化之间的联动关系,维系少数民族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首先,少数民族自然生态教育空间向社群教育空间的演变促使工具性知识大大压缩了价值性知识的比例,削弱了生态环境对教育受众的自主化行为塑造。因此,重建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与自然生态的链接需要“从共生的角度解决教育空间与教育形态的分离”。尽管随着时展,少数民族自然崇拜让位于科技、工具理性毋庸置疑,但塑造两者的对立并不利于少数民族价值性知识的合理组织,须知在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最为崇尚西学的年代也没有完全以科学知识代替“四书五经”,而是将它们置入“释典礼”、“成人礼”、“开学礼”等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的行为礼仪规范及治学精神。因此我国少数民族维持学校工具性知识教育与外围价值性知识教育的平衡需要在对现代教育思潮的适应中融入“民族教育”关于自然审美的、意识形态的或人文意蕴等方面的价值尺度,例如塔塔尔族的学位授予仪式是在田野上举行的,要求学生亲自杀猪、犁地来作为学生生涯的结束,此类自然仪式体例即是对少数民族自然生态教育空间的保留,促使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受教育者应该承担的个体责任,工具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得以衔接。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经济生态链接同样要求学校教育提升少数民族传统经济资源的价值普适性,而不是仅仅将它们作为认知性成果给予呈现。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中的知识控制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少数民族传统劳动技术的史料性介绍,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性需要。对此,“任何少数民族都创造、发明过自己的科学”,例如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傣族的水利灌溉“分水器”,这些曾经在少数民族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过的传统科学技术怎么才能摆脱“历史文献”整理的范畴,使其与当代自然科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充分结合呢。笔者认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本身便具有文科与理科的综合性功能,例如云南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如果纳西族传统城镇设计、哈尼族的传统梯田技术没有融合在少数民族旅游景点之中,那么少数民族旅游经济便失去了独有的魅力,因此少数民族教育活动完全可以通过综合性课程设置“促使历史经济遗迹与当下社会发展的经济价值保持一致”,而不是将它们隔离划分,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担负起对传统经济技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责任。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文化生态链接也是如此,需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建立“共时态”的联动机制。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的文化“位育”理论认为,文化起到了将生物人与社会人结合的作用,学校教育培养的即是社会人,文化与教育的“共时态”关系旨在“致中和”,人无法放弃对自身生命的关注,“文化”辅助教育活动协调人性与社会性的冲突,笔者提倡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生态链接采用“多种族文化教育”策略而非“多元文化教育”策略。当代教育所提倡的“多元文化教育”是个模糊概念,虽然它具备文化统整、降低偏见、平等团结等开放性教育框架,但其提供给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判断却并不明确。以纳西族多元文化教育为例,纳西族学校教育通过增能校园文化来打造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公民身份,从而实现文化兼容的教育目标。然而文化生态链接并不是对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多元文化教育策略是“舍一体而倡多元”,此种教育主张抑制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内在动机,暗含着传统民族文化生态断裂的危险。因此,笔者提倡以“多种族文化教育”取代“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文化的兼容并蓄,而是直面“教育如何解决传统文化取舍与现代文化迎拒的矛盾问题”。多种族文化教育是区别了民族性的文化教育,在尊重不同文明的同时也尊重文化价值判断的主体对象,使得学生文化吸收具备自身民族性的“主体立场”,提升学生主动选择文化生活的可能性而不是无止境地进行泛文化输入,更容易被少数民族学生所接受。
作者:龙雪津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