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美学教育论文:语文教材中的美学内涵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本文作者:朱莉萍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当中,诗人从滚滚长江执笔入手,将雄伟壮阔的长江东去之景与“千古风流人物”联系起来,故垒、乱石、惊涛、好一幅“江山如画”,苏轼没有将大江东去、旧时故垒的全部景象描绘出来,而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展现了“以一当十”的艺术魅力。这是苏轼从这些大自然雄伟画卷中得出的自然总结,如此锦绣河山也必然孕育出无数英雄豪杰。诗词中之景绚烂多姿,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又“言有尽而意无穷”。诗词中之景,就是画中的“江山”,它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大自然之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侧重于让学生细细品味诗词当中语言编制出来的意境美,而不是拘泥于具体的意象本身,要适时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这种意境是由生动、可感的语言文字所营造出来的。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到的“隔”与“不隔”的问题,他认为,“不隔”才是杰出的诗作的品格,而这种“不隔”即“语语都在目前”,即具备生动具体可感的艺术意象,让人有一种耳濡目染、沉浸其中的氛围。
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诵读诗词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是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诵读,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方向。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上阕中所描绘的是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自然景象,教师不妨在让学生诵读时先播放一首《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这种高昂激扬的音乐感染下,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会被激发起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完整的布局和合理的发展为表现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欧亨利在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当中,塑造了贝尔曼这位舍己救人的老画家形象。如果说贝尔曼是那一株残败的常青藤,那么琼珊就是依附在藤枝上的最后一片树叶。正是贝尔曼身上的“人性美”成为了琼珊的精神支点,她曾一度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她甚至等得心焦,“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但是,当“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的最后一片藤叶“顽强地挂在离地面二十英尺高的一根枝上”时,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却在这一刻明白了自己是多么的愚蠢,“不想活下去是一个罪恶”。小说最后谜底终于揭开,琼珊知道了那最后一片藤叶是老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也正是这片由老贝尔曼生命凝结的叶子激起了琼珊对生的渴望。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丝温情,这里闪烁着人性最美的光辉。正如史铁生在《命运与反抗》中说:“如果我们从这个命运中走过来,发现了生活的美,生命的美,因而对生命心存感谢情绪的话,我觉得非常好。心存感激,很好。”
小说当中有很多空白情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想象。如老贝尔曼是如何在风雨之夜去画那一片藤叶的,学生要试着用自己的心灵去发挥想象,再去创造。同时,对小说当中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对人物性格气质的细腻描写与准确表达,这对学生认知人、认知人的性格,进而对认知现实的人和了解自身的性格,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后,教师还应当让学生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情感,当面对苦难时,要微笑面对,活出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风采。而人性之美,在于人们心中有爱,人性因爱而美。教师要让学生深入老贝尔曼这个角色内心,去感受、去体会人性美的力量,这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教育,总是或强或弱地同伦理道德中的正义感、同情心、挚爱之心产生紧密联系,这皆是源于“美”与“善”的紧密联系。语文教材当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内涵,这要靠教师们用智慧的眼去发现,用细致的心去挖掘,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从而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也是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