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审美心神的静态透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审美知觉与审美心境
审美寓于知觉中,是一种直接知觉到的、与直觉相似的象征性知觉。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处于非审美状态,以非自立、非本真状态存在,木木然沉迷于万千色相,而在审美心境中是主体意识中某种伟大的或合理的东西在感性形式中的表现,更是灵魂的伟大气魄对伟大事物的不可克服的渴望,是心灵作出努力或反应来同气派宏大或力量无穷的气象展开某种竞争,在这种努力或反应中,主体觉得自身有了比通常经历更深刻的精神力量,这种审美心境中的知觉就是主体真实地看见了对象。而“看”一样东西和“看见”一样东西是存在巨大的差别的,在我们未得到审美感受之前,事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即未成为主体的对象。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来看审美心境中的知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具有理想性的审美价值、人格价值,明月有光辉,是价值的向外拓展与实现。“疑是地上霜”中的“霜”预示着生存中的困境,现实的混沌、污浊。天上明月的光辉被误解为地上人间的霜雪,这是人生追求中常见的困顿与迷惑,强大的混沌的现实存在往往将具有审美人格的主体推向对立面,但并不是所有的探索与寻求一直都是自觉自知的,故而李白将“明月光”误为“地上霜”,这是常见的人生境况。李白的眼光没有沉迷于地上之霜雪,预示人生没有迷失于混沌、虚无,而是毅然将眼光投向“明月”。在“举头望明月”时,李白已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量,新生的李白看见了真实之“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审美心境中的“还乡”,此“故乡”非实指地域之故乡,是作者心灵的家园,情爱的寄居地,更是温暖的人文港湾。《静夜思》形象地书写出审美心境的知觉是主体与对象间的共鸣,是主体意识在对象上的倾注,并与对象发生深层的共振后在心理上留下的审美印象,是主体意识与对象间朴素而令人心动、愉悦的和解。在审美心境中,每个人看见的东西都不一样,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主体眼中其存在状态也不一样,艺术、审美的意义正是保留这种知觉上的歧义与多元,捍卫宽容和差异,彰显人的主体性与自由。
审美想象与审美心境
审美中的想象有模仿的性质,其从原形得到一些因素或灵感,但更是一种象征与表现,一种恰当的独创。想象充满了智慧,在现实启发的前提下,能够创造出现实中前所未有的东西,甚至包括无形的东西如情绪,想象可以达到更高度的意蕴和表现,能给智慧和情趣找到确切的表现。在审美心境中,审美主体面对对象时,既依赖于主体对对象这一实在事物的知识,也在于主体能否抓住对象的暗示,在心灵中运用想象性创造使对象重新诞生,在心境中使对象具有同主体在想象中想要的那样非常相像的惟妙惟肖的形象,使对象的美在心境的世界中二次诞生,诗意地再现对象,同时表现主体意识,也就是在主体审美理想的选择下,完整地创造出审美对象的形象,勾勒出吸引审美主体的东西的总印象,映照审美主体的理想意识。
审美情感与审美心境
主体的志向、理想与人生境界表现为主体对外界的审美情感状态。如郑板桥对竹的喜爱,他在《郑板桥集•竹石》篇中说:“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行,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也爱我也。”作者对竹的感情之深,正是因竹身上寄托着作者的志向、理想,竹的形象、品性与作者的人生境界相符,故作者对竹表现出特别的感情。相通的道理,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玉质的坚贞而温润,它们的色泽的空灵幻美,却领导着中国的玄思,趋向精神人格之美的表现。……不但古之君子比德于玉,中国的画、瓷器、书法、诗、七弦琴都以精光内敛,温润如玉的美为意象。”
中国人对玉表现出的感情,正是因为玉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怀;也正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审美情怀,使中国人长期对玉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中国古代诗论中说:“情志者,诗之根柢也;景物者,诗之枝叶也。根柢,本也;枝叶,末也”。这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说审美情感的,而诗歌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常见的艺术样式,诗歌的创作代表着艺术的创作,也代表着审美中以情志为本的主要特点。审美心境中的情感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主体意识中本来已经具有的对某事物的稳定的情感,即主体已有情感;二是由眼前对象激起的情绪;三是升华后的审美情感。主体已有的情感倾向影响对事物能否成为审美对象的选择,主体在自己的情感选择对象的审美过程中又会自觉地维持这种心境,并将自身情感投射到对象中去。中国清代的吴乔在《围炉诗话•卷1》中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就是说,主体情感移入了对象,使对象也具有了主体的情感,主体对对象的审美同时也就是对自身情感的认同与借物升华。王国维也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物在审美关系中是主体思维掌握下的对象,诗词中的景物已经是审美意识外射下产生的情象结构,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生活情感选择了审美对象并移入审美对象,这种情感在具体对象的审美心境中会发生变化,生活情感在与物的交流过程中,会有由对象激起的异于生活情感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能激起主体对对象的迷恋,产生进一步享受或占有这种对象的渴望,这种情绪反应是在生活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生的,能推动审美进程,维持审美心境向深处发展。在生活情感与审美情绪的推动下,审美心境向纵深发展,主体头脑中孕育出审美意象或艺术形象,产生一种关于审美结晶的稳定的升华了的审美情感,艺术家对自己的精神创造对象大多具有这种稳定而深沉的审美情感,如曹雪芹对贾宝玉、林黛玉的情感,汤显祖对杜丽娘的情感,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情感等等。这种情感中寄托着作家对整个人类深厚的爱和关怀,是一种超越升华了的人文情感。
人格与审美心境
不同精神层次的主体表现出不同人格,不同人格的主体心境状态存在层次的差别。
(一)人格
人格,源于希腊语persona,在古罗马是个演剧用语,甚至在今天的欧洲戏剧界,在安排演员时,仍然使用“person”这个词。而其含义之一就是:演员是不变的,但演员所演的角色却是变化的,人格一词在这里强调的是扮演各种角色的演员本身,强调不同角色是由特定的同一的演员完成,而不是它的变化性,也就是说人格一词具有个体性,同时又具有一种稳定性。
(二)人格层次与心境层次
席勒说:“抽象可在人的身上分辨出持久不变的和经常变化的两种状态,那持久不变的,称为人的人格(person);那变化的,称为人的状态。”也就是说人可抽象为相对稳定的人格和变化多端的外表形态,人格相对于变化的外表来说是稳定的,主体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人格的支配与控制的。主体人格中具有很多稳定的力量,强大的人格因素稳定地支撑着主体的人格构成,使人在其人格支配下产生的行为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人行为的方式、形态中却融入了许多技巧与伪饰的成分,会随环境、情境的变化而调整,相对于人格来说具有更多的变化性。席勒又说:“人在他的人格性中无可否认地带有这种趋向神性的天禀,而人通往神性的道路——如果可以把永远不会达到目标的东西称为道路的话——是在感性中打开的。”人格趋向神性,人格是人的精神结构,精神层次的不同表现为人格的不同。
人格具有多层面性,从人的全面本质的角度来看,有的主体人格不完整,有的比较完整,有的甚至走向人格的变异。非完整人格出现人格的片面性,是一种片面人格。正如席勒所说:“抽象的思想家常常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分析印象,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时才会触动灵魂;务实的人常常有一颗狭隘的心,因为他们的想象力被关闭在他职业的单调的圈子里,因而不可能扩展到别人的意象方式之中”。席勒说的“抽象的思想家”与“务实的人”都是一种片面的人格。片面人格出现的方式很多,如有偏执的拘泥于伦理关系的卫道士的伦理人格;有固执于陈说旧学问中的教条的老学究人格;有凡事只看政治得失的政客人格;有遇事只求利益得失的经济人格;有行动只为信奉上帝的宗教人格等等。片面人格的强化会使人性发生变异,人性的变异致使其心境出现变异,出现片面心境、异化心境与病态心境,而心境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与行动。
伦理人格的主体出现伦理心境,遇事便以伦理要求去想问题看是非,做出符合伦理要求的行动;教条的学究人格的主体,其心境也是僵化而刻板的,一切以陈说旧式为标准,心胸狭窄,打击新生事物;政客的心境是政治心境,一切以勾心斗角的官场争斗为原则而无视人情人性的正常要求,使主体异化为游戏政治者或被政治游戏者;经济人格的人,其心境是经济心境,唯利是图,唯钱为亲,导致伦理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混乱无序;宗教人格的主体,其心境是宗教心境,可谓失去了主体精神上的自由,错乱了生存的目标。主体的人格状态影响主体心境,主体的心境产生主体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行为方式,只有辨明主体人格,才能更好地辨析其心境。审美呼唤着完整的主体人格,美育的核心就在于培养主体人格的完整性。
(三)完整人格与审美心境
古希腊人追求人格的完整,政治上追求民主,审美理想追求崇高,美学家们都视野宽广,涉及政治、哲学、道德、文学,甚至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他们的美学观就包括在政治、哲学、文艺或自然科学著述中,所有这些学科学问构成他们思想总的体系,形成古希腊人完整的人格结构。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清晰的人格概念,但同样有完整人格的意识与追求。在中国古人的思想意识中,完整人格的建构思想是非常多的。孔子提出“贤人”与“仁人”的概念,认为所有的人只要努力追求皆可成仁,实现“美名”、“美政”。孟子提出“养气”,人要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就是主体精神要强健、壮大。荀子提出“全”与“粹”的概念,他在《劝学》篇中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君子知夫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所谓‘全’和‘粹’是指通过学习以达到‘德操’修养的完全纯粹的境界……强调人的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后天培养的关系。”
“全”、“粹”是充实,是内在精神的完整,是人之内美。在中国历史上,屈原用生命书写着对政治民主、民族强大的炽热追求。晋人的“血性”与“超脱”,唐诗所展现的唐人意境,清代小说中以庞大的角色形象群对社会的反思与透视,均是对完整人格的追求与书写。中国人对人性全面发展与完整人格实现的追求从未停息过。科学主体论美学还人生以本位,还关于人生的科学以科学,将意识、精神、人格建构、美育统一在人的身上,实现从人类性、历史性美学高度上的意识、精神、人格的建构。人类活动是有层次性的,在相应层次的人类活动中建构相应的主体精神与人格,逐层向上,互为基础,抵达美学与历史高度的人文理想指标,获得无限的发展空间与可能。
在人的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性的各种欲求是其生命之基,维护好人性中各种欲求力量的正常释放与健康发展,需要人具有健康的生命生态意识,生命生态意识外化而达于自然,从而自觉维护良好的外界自然生态,进而建构人类健康的生命生态主体人格。对人类生命的认知既是科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更是美学建立的基础。人的各种心理因素,人类情感,人的精神结构等人类生命的本真面目是美学的根基。人类的生命活动构成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最初级也是最普遍的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形成日常大众生活文化。要引导日常大众文化与审美潮流,首先需要塑造主体的时代精神与具有人类性历史性高度的时代人格。
而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一般社会活动关系混乱的现象,人们越来越紧张、焦虑,挫折感严重加深,冷漠与不信任显著加剧,受伤感明显增强,这些都是因为人们一般生活活动秩序混乱所造成的。众生喧喧,盘根错节的现实关系如果仅从外部进行规划与治理,并不能从实质解决混乱的问题,只有从对主体意识与人格精神的人文引导与人性重建入手,才能使之得到实质之解决。人们日常生活活动进一步文明化就构成文明社会活动关系。文明离不开对人本身的重视与尊重,文明必然追求政治的民主,追求人性化的伦理文化;文明是人性的自由舒展,是合理社会形态的内核;文明来自于每一个人的意识文明,精神文明,人格文明。文明社会中的文明人要将文明的人类精神外化向自然与宇宙,于是人们进行科学活动,还宇宙本身以本来面目,还自然以原生态,于是人类进入太空研究地球以外的星球,深入探寻地球以外的所有大自然实体。这是人类自身文明之后将文明向外界的展开,还必然王国以本来面目,这需要人类具有科学精神与科学人格素养,而越来越深入的科学活动正不断完善着人类的科学精神,塑造着人类的科学人格。
科学活动可使人类抵达较高的认知高度,进入认知的自由王国。科学从多种意义上解放了人类,使人类不再祭神,不再惧怕上帝,不再恐慌自然灾害,不再对人自己无知而残害自身,使人类获得了多方面的自由。但科学同时也为仇视人类的病态异化的个体提供着巨大的武器,在带给人类自由的同时又威胁着这种自由。所以只有主体精神人格真正自由,才能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向外发散到他人与社会中。自由将人带向审美的高度,成为完整的自由的审美主体。完整的自由的审美主体其人格构建完满,在进入审美状态时,其心境才是完整的。完整的审美心境具有强大的创生功能,审美意义的发生之初在审美心境。
作者:季汝甜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美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