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美与审美核心的联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自然本身具备的各种属性是构成自然美的物质条件,它们为自然美的形成提供可能性,而作为审美主体人的活动实现了“自然的人化”。人的活动使自然的属性同自己的生活发生联系,自然界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先前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这点来看,自然美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它与审美主体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其次,对于自然美的认识需要审美主体精神方面的提高,要求审美主体具有一定的修养,认知水准等。人们把自然美看作是生命的外延,从深层次上看,它与我们人自身的生命的韵律是同构的,只有将自然美视作人生命的一部分,自然美才能更好地在人类面前呈现出来。在康德确定的审美的主体性原则中,他认为审美的前提是审美主体首先要有趣味判断,他强调了审美中对审美主体的要求。审美是我们人在身外世界中把握、理解属于人自身的东西。审美主体要实现审美也需要有全面的意识,同时能够将这种意识扩展到自身以外的美的世界。由此可见,审美主体不仅对于自然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对自然美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中,人也是起到关键作用的。
第三,在对二者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中,人们不能认识审美主体对自然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然而往往忽视了当自然美被审美主体所认识、接受和欣赏的同时,自然美对审美主体所认识、接受和欣赏的同时,自然美对审美主体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至今人们仍然无法解释自然美为何会有这么强大的作用会对人的行为、思想、精神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不可否认自然美的确是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中进行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深深陶醉于世外桃源所体现出的自然美当中,远离喧嚣,淡泊名利,对人生荣辱得失泰然处之,能一生本着这种难得可贵的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在美妙和谐的大自然中找到了能够永恒支撑和充实生命的精神力量。即使是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美也是对人的生活、精神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刹那间捕捉到的体现出自然美的瞬间会让人激动、受益;儿时常映入眼帘但未曾留意的大自然的美景,那种宁静、生机在若干年后可能会成为一个人精神上不竭的源泉。
而自然美在现在看来似乎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了,人们将更多的审美目光投注于社会美、形式美等其它形态的美。在自然美与审美主体的关系中应重视到二者间是相互作用的。第四,人们历来对于自然美的地位有着不同的评价。黑格尔不把美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他认为美在历史各个发展阶段上有着高下之分。他不承认自然美,因为他认为美集中表现在人们的心灵世界中而自然事物是没有心灵的。
直到现在,我们的美学体系中仍旧存在着对自然美的贬低,对社会美的褒扬的倾向。在审美生活中人们易于接受社会美而难以接受自然美,这可能与自然美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在美学的历史中出现得较晚有关,它是在魏晋南北朝才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的。当然,也有人认为自然美的地位高于社会美。我们认为自然美、社会美或者是其它形态的美,其地位并无高下之别。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关键在于是怎样的审美主体来欣赏这种形态的美的。
比如一个山水画家和一个文学评论家对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地位认识可能就有所不同。画家用彩色和线条来描绘自然界美好的事物,以欣赏者和感叹者的姿态将眼中收录的自然美呈现出来。在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中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在他看来,自然美的地位是高于社会美的。而文学评论家在评价作品中人物美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能达到内在心灵美与外在形体美的统一。在二者不能兼备的情况下会侧重于关注人物的内在精神所体现出的情操、格调是否崇高,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美的人物形象会使读者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提升。在他们看来,可能社会美的地位会高于自然美。对某种形态的美的地位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美主体对于这种形态的美的理解深入程度,同时也依赖于人从这种美中得到启示的多少或受益的程度。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来看,可看出这两者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由此推而广之,其它形态的美与审美主体间也是相互作用的。对于某种形态的美的地位进行评价是没有必要的,重要的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可以从这些不同形态的美中获得启示,深化认识,汲取力量。
作者:延慧单位:渭南师范学院